新时期的初中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即要培养学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素养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这两方面的内容,即学生能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自我管理。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学科也有了自己的学科教学方向和育人要求。初中数学学科是初中课程中三大主科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对其他学科特别是理科科目和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影响也非常大。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方面的能力,这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也体现了素质教育对初中阶段教育的要求。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数学课堂上居于核心地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也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辅助学生有效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想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谓自主学习是和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立、自为、自律,也就是自觉的三个方面。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重要保障。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教师的教学行动。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观念往往存在功利性,所以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则表现为教师完全主导课堂,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要求来进行学习和训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则会对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所以学生去解决新问题时往往自信心不足,甚至是无从下手,这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角色有了新的变化,这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育人观。这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认真地研究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研究活动。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这也是新课改的根本宗旨,在此基础上树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改变旧有的“以知识为中心”的理念;其次,要树立“主体参与”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改的新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参与、展示、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动”起来;再次,要树立“平等、民主”的教育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实际,尽量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最后,要树立“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意识。现代社会发展比较快,对教育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初中数学教师的思想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前沿信息,用新理念指导教学。这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有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积累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二、重视学生习惯养成,为自主学习提供保障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经说:“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培养人的良好习惯。”这句话道出了培养学生习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需要学生积极、主动、高效地投入学习中来,这既需要教师的引导,又需要学生的主动和自觉,也就是要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要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一)引导学生养成重视预习、有效预习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到了初中阶段,数学学科课堂学习的内容在增多,难度也在增加,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一点儿也不知晓,很容易在课上学习中出现被动的局面,对此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这就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还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来说,首先要告知学生预习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其次,要教给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传统情况下学生觉得预习作业是最轻松的,看看书就能完成,但是这样的方法对于学生针对性地思考学习内容帮助不大。教师要结合新的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要求学生既要看教材,又要关注其中的图片、表格、标注等信息,全面把握学习内容。为了给学生具体的方向,教师可以结合学习目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既要给学生预习的方向,又要引导学生有效地梳理知识,对重点问题简单探究,提高预习的实效性。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学会了怎样去预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听课的习惯,助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课堂是開展初中数学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场所。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习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非常有帮助。真正的有效听课,不仅需要学生动耳听,更要动脑思、动手做,只有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全方面地“动起来”,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才能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具体来说,数学教师一定要在学科教学的起始阶段告知学生数学课堂的听课要求,既要保证纪律,还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探究等形式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地说,积极地参与;鉴于数学学科涉及了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所以要鼓励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重视学生及时复习习惯的培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复习的重要性,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也是如此。初中阶段和之前的小学阶段学习相比,学习的科目更多,学习任务也在增加,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学后忘前”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及时复习,养成根据个人实际及时复习的习惯。在复习的方式上,不仅仅是单一地做题,一方面要做好知识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及时查看错题,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也能够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信心。
三、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就要给学生体验和探索的空间,给学生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法授课模式,采取有利于学生体验和参与的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这是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应用非常普遍的教学方法,它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利用情感与认知的相互关系,给学生创设能够引发其情感体验或者情感共鸣的直观、形象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内驱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才会更高,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学习。
也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初中阶段的数学更加抽象,且逻辑性强,更加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就导致在步入初中阶段之后学生分层明显,甚至一些学生成为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较多,其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比较薄弱。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能够在学习中有一定收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够弥补这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组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既能够实现组内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解决个体学习的薄弱性,还能够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完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初中数学的评价方式一般就是单一的结果性评价,即以学生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这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很难挖掘学生的潜力。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之一就是提倡对学生评价的多样化、实效化,特别是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可以以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评价,给学生信心,这样学生才会越来越自信,也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之一,需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进行尝试,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谢莉(1976—),女,汉族,甘肃张掖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