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数字化建设

2022-05-30 10:48陈凯肖芒
兰台内外 2022年20期
关键词:文献资料

陈凯 肖芒

摘 要:文中在剖析海南省民族文献数字化系统现况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信息社会中民族文献资料数字化系统的发展途径。文章阐述了海南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具体论述了民族文献的搜集范围、搜集方法和整理加工,并就特色数据库建设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海南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数字建设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除了汉族,还有黎族、苗族、回族、壮等少数民族。在海南省少数民族中,黎族人口最多,其次是苗族、壮族和回族。海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琼中、保亭、白沙、乐东、昌江、陵水,以及三亚、五指山、东方市等。海南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为136万。在信息时代,图书馆除了对全国各地文献信息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服务外,也可以为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高新科技等给予高品质、有效地服务。

一、民族文献数字化的重要性

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实际意义,应在民族文献的原创设计、出版发行、发展和运用的基础上,授予其新时代的意义。对于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信息资源以及信息资源数字化等诸多概念都有一个比较精准的定位,并且对于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资源数字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精准的划分和掌握,可以为少数民族的教育信息数字化以及资源数字化给予强大的理论支撑。

1.民族文献数字化有利于弘扬各民族文化

中国数字图书馆新项目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体现中华民族特点、具备多种多样中华民族文化含义的数据库。这一目标是由国家项目执行,体现在中国的各个单独数据库中。数据库建设正日益变成全世界资产投资和市场竞争的网络热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关键是体现其民族和民族历史时代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久远和文化多元,为了更好地发扬我国各民族文化,推动全球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应在民族文献工作上选用数字化建设的技术方式,创建民族文献数据库,使民族文化信息在信息时代和全球文化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2.民族文献数字化有利用于抢救保护民族古籍

中国的民族古籍一般指1949年10月之前,以民族文本(包含口语)撰写和记载的全部文化媒体。它包含下述三个层面:第一,由古时候各民族发展起来或应用,但如今不会再应用的古文字撰写、印刷和包装的文献。主要包含有法卢文、焦书——龟兹文、于阅文、突厥文、鲜卑文、粟特文、回鹘文、察合台文、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满文等,这一部分文献具备较高的学术研究和使用价值,但没有确切的数据分析;第二,在历史上有很多由极个别民族撰写、印刷和包装成文字的文档,迄今仍被权威专家应用。例如,据调查,中国藏文古籍60多万册,蒙古古籍1万余册,北京市彝族古籍1000余册,散播在中国的傈僳族经典数万部。在2万多份彝族历史文献中,仅佛教书籍就有84.1部书,长诗500余首,古壮文数十万字;第三,是各民族根据口述和用户反馈的方法世世代代广为流传和储存的民族文献,如《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这三部英雄史诗在全世界都广为流传,还有侗族的《侗歌》、土家族的《摆手歌》、哈尼族的《哈尼创世史诗》、赫哲族的民间说唱文学《伊玛堪》、苗族的《古老歌》、水族的《古歌》、彝族的《阿诗玛》,甚至是目前仍颇有争议的黎族口述史《吞德剖》等全是經典之作。民族古籍不但卷帙浩繁,并且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播。但同时,很多宝贵的古籍因为损坏比较严重,急需拯救维护。

3.民族文献数字化有利于民族文献的充分开发利用

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深入我国民族研究,民族文献应用数字化建设的方式,向教科研工作人员给予研究动态性和最新研究的成效,掌握研究方位,正确看待民族教学内容,使民族地区数字化系统建设步入正确轨道。另一方面,民族文献数字化为党建工作领导干部、机关单位和企业的科学管理决策给予信息咨询。民族文学类的民族文献在我国数量较多的,有多种多样的课题。光凭人力资源检索某一主题的有关文献可能会花费很多的人工和时间,民族文献数字化系统应用使得信息查找系统均值每1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一个课题研究,其劳动量等同于一个人阅读了30种语言表达的2000种专业刊物和9000篇科学论文的劳动量。国家文献信息数字化建设不但利于研究者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查找和剖析,还能够利用互联网上的商品流转和共享资源,因此,实现数字化对民族文学类充分开发和运用意义重大。

二、民族文献信息资源数字网络化现状分析

全文文献信息愈来愈多。比如,到现在为止,中国已经开始经营各式各样的数据图书馆新项目,包含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并准许的“国家公共图书馆二期和国家数据图书馆基础建筑项目”。国家科学数据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专业知识创新新项目的核心构成部分),中国高教育文献适用系统(CALIS)二期新项目——国家教育数据图书馆、湖南省委党校系统数据图书馆和国防大学数据图书馆,现在中国早已刮起了一轮数据图书馆建设风潮。数字化建设的文献资源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人们运用文献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个有着诸多民族和多种多样文献资源的国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体现中国少数民族文献信息主题的数据库,更别说相关国家数据库的建设了。高建中撰写发表在2003年第五期《中华民族》上的“谁将建设中国国家数据图书馆”的文章,深度剖析了建设中国国家数据图书馆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了建设中国国家数据图书馆的理论依据。

与中国现阶段的信息化发展水准对比,中华民族文献资料数字化系统的水准相比较低,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相对集中化,这也是我国信息化水准最低的地域。

因而,国家数据库的建设、中国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数字化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对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救治及其文献信息的开发,为执行西部大开发给予强大的信息基础支撑,将提升我国信息化的总体水准,推动我国数据图书馆新合理布局的产生,及其具备的核心实际意义。

我国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数字化系统的研究在20世纪80时代初发展缓慢,那时候都还没有“数字化建设”的界定,一般称作“计算机化”和“数据数字电子化”。比如,1984年,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沙马拉毅研制成功彝文输入法。之后,他依次开发了藏文、蒙文等计算机文本处理系统。近期,云南丽江的一位傈僳族年轻人解决了东巴象形字的计算机处理和翻译工作。东巴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图文,它的产品研发看到了解决中华文化文本处理技术的期待。

除此之外,对于少数民族文本有几种计算机处理系统,为极个别文档的数字化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数字化系统的种类包含各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立的专题、特色数据库等。

数据库建设是文献资料数字化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和行为主体,开发不同特点的文献数据库是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条件。少数民族地域的高校图书馆、文献组织和个人藏品有很多体现该地域少数民族的文献资源,为创建与众不同的少数民族专题数据库创造了有利条件。教育部可采用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机制(CALIS)的首要目的之一是创建高等教育特点数据库。

比如,内蒙古大学公共图书馆创建的蒙古族学特色图书馆是我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机制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的服务宗旨是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融合国家投资项目、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出色的技术方式、多种多样的高校文献资源和人力,搭建以我国高等教育数据库为关键的教育文献协作保障机制,完成信息资源的共创共享;云南大学融合该校发展的课程内容,创建了《纳西东巴文化数据库》,产生了含有一定民族特色和教学内容特点的专题讲座数据库。

三、数字资源库的建设

1.民族文献的搜集范围

为防止因片面化导致的互联网资源耗费,研究团队融合地区环境,依据院校特性、日常任务、服务总体目标等关键点,明确了文献个人收藏范畴。

在海南省的众多民族中,黎族人口最多,次之是苗族、壮族和回族。因此,研究团队将黎族、苗族、壮族和回族文学类明确为民族文学类的个人收藏范畴,凸显黎族文学类作为关键个人收藏的总体目标。

民族文献收集的地区范畴集中在前面提及的9个县和区,但因为17.8%的少数民族在万宁、琼海、屯昌、儋州等区县的少数民族城区,因而该地区少数民族文献也包含在收集范畴内。除此之外,海南省原是广东的一个行政区域,广东各公共图书馆也收藏了很多宝贵的海南省民族文献,这类来源于其他省区的海南省民族文献也是主要的收集目标。

对海南省少数民族文献馆藏品标准界定如下:第一,内容为海南省少数民族文献的材料、民族民俗文化和作家作品;第二,海南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区志、民族志、乡志;第三,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特点、商品散播、资源调研、经济发展、土地转变、历史时间演化、人口数量调节、自然地理演化、气候、灾难等有关文献和材料。以上文档的内容涉及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文化、语言表达能力、文学、艺术、历史、自然地理、民族宗教、风俗习惯和历史人文条件、服饰、住宅建筑、工业生产、农牧业生产、城市公共交通、休闲度假、高新技术、药业等领域。

2.民族文献收集的方式方法

海南省少数民族文献的收集是一项十分艰难和严谨的工作。它覆盖面积大,种类繁杂。此外,经历较长的时间,因此个人收藏尤其艰难。研究工作人员集中在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的最底层收集相关民族文献,主要是收集经常出版发行的资料和各种各样文献选编的原文材料。例如,县区地方的志办、古书、历史编年、文化核心、博物馆、市政协文史类联合会、党的知识、公共图书馆以及国家科研院所和其他有关公司。

民族地区活动涉及很多专业工作人员,他们专注于思索海南省极个别民族。很多年来,他们一直专注于发掘、收集、整理和修订民族文献,收集了一定数目的民族地区经典文献。针对这一部分收藏的原材料,研究组应用各种各样方式整理、加工,从而掌握和收集了很多宝贵的少数民族文学类资料。

3.资源的整理和加工

资源搜集整理、生产加工的有机融合就是“藏以致用”。纸版文档选用北大方正(Apabi)电子书籍系统和四方德赛(DESI)数据库建立软件,利用扫描仪将纸质文件转化成图像储存在计算机中,并依靠OCR鉴别系统开展图像处理,如版块剖析、横纵核查等,随后再开展撰写、排版设计、数据库索引等制作和处理,将多个民族地域的文本文档集成到数字化系统中。针对相片、稿件、谱子等方式的民族文献,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持其原状,使用扫描仪选用图像储存方法作为正本,确保档案信息数字化系统的高品质、高效率运行。

虽然采用这类办法必须占有比较大的储存空间,但保存了民族文献原来的外观设计和设计风格,可以真正体现民族文献的特性。视觉数据在计算机中利用专用型设备和相对应的软件转化成相应位图文件,并储存在光碟或Internet服务器中。

在标引数据制作过程中,研究团队严格遵守国家文献编目标引原则,制定了统一编目标准和标引方式,依照《中国图书馆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对文献开展归类,“关键字”依据《中国图书分类主题词表》的主题词汇,并且十分重视自由词的运用,尽量提升文献标引的深度和深度广度,扩张查找点,创建多种渠道查找方法。依据不同的资源、内容和媒体,信息数据库在海南省创建了4个单独的民族文献数据库,即《海南民族研究图书库》《海南民族研究论文库》《海南民族研究图片库》《海南民族研究多媒体库》。

四、结语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和相对密度高的储存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快速普及和发展,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系统水准已成为全球信息水准的标志。在21世纪,我国与众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机遇愈来愈多,民族文学类凝结了大家的智慧,它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藏中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珍贵信息资源。因此,加速海南民族文献资源数字化系统建设,必将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喻筱程.信息化时代下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整理与利用——以贵州彝文文献资料为例[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9

[2]郭世华.论贵州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J].牡丹,2015

[3]张炳华,郭 军.东北少数民族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模式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

[4]任 柯.HTML5构建Android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5]王幼红.贵州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06

[6]安群英,曹德玉,柳小蓉,吴 俊.我国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数字化建设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

[7]李小玲,洪秋兰.海南省高校图书馆少数民族数字资源建设的模糊评价[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

[8]章 達.少数民族历史文献开发利用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8

[9]包和平,王学艳.论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J].图书馆学研究,2002

[10]朱逸辉.略论海南文化之发展[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11]李冕斌,欧阳美林.海南地方文献收集整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3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

基金项目: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自贸港背景下海南传统技艺非遗的融媒体传播与保护多视野探究》(HnKy2022-41)前期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凯(1978—),男,汉族,四川资中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图书馆管理、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阅读推广、新媒体、民俗等;肖芒(1964—),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

猜你喜欢
文献资料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论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料PDA模式的构建
博采众长巧妙融合备出精彩
初中开展校园定向运动教学对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实验研究
关于图书馆文献资料管理与利用方式的创新研究
信息时代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管理与建设研究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图表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