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友 李思齐
摘 要:当代寻根小说有丰富的中华文化精神蕴含,对展现文化中国形象有独特价值。这一类型作品在海外传播中获得良好接受,海外读者的译本解读与深度阐释呈现了复兴的民族文化传统、崇德守信的道德伦理、魅力无穷的乡土风情以及瑰丽神奇的民风民俗,建构起了饱满的文化中国形象。这表明当代寻根小说承担起了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和建构中国文化形象的重要任务。其海外传播向世界传递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内涵,展示了积极正面的当代中国形象,对当下完善海外中国形象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当代寻根小说;海外传播;文化中国;形象建构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22)02-0068-07
Constructing the Image of Cultural China in the Overseas Dissemin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Root- Searching Novels
ZHANG Liyou1,LI Siqi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Anhui 235000,China; 2.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Stanford University,Palo Alto,State of California 94305, USA)
Abstract: Contemporary Chinese root-searching novels contain rich Chinese cultural spirit.They are particularly valuable for shaping the image of cultural China.This type of work has been well received in overseas dissemination.The revived national cultural tradition,the morality and ethics of respecting morality and trustworthiness,the charming local customs and the magnificent and magical folk customs have been presented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depth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nslated version by overseas readers,and a full image of cultural China has been constructed.This shows that contemporary root-seeking novels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task of disseminating Chinese culture and constructing the image of Chinese culture.Its overseas communication has conveyed the rich and colorful Chinese cultural connotation to the world and displayed the positive image of contemporary China,which is of great value to improving the image of overseas China at present.
Key words:contemporary root-searching novels,overseas dissemination,cultural China,image construction
20世紀80年代,寻根小说反思、批判传统文化,探寻民族文化之根,重构中华文化精神。具有此类特质的文学作品经海外译介获得良好接受效果,其海外传播不仅推动了文化蕴含丰富的中国故事走进世界,而且建构起了鲜明的文化中国形象。在当下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背景下,考察当代寻根小说海外传播中的文化中国形象塑造,有助于反思如何以文学为载体完善海外中国形象。
一、当代寻根小说的诞生、独特性及其文化中国形象展现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文艺工作者踊跃回应这一时代使命,创作了一批凝聚文化传统之思的经典小说。在这些作家中,韩少功率先提出要寻文学的“根”,扛起寻根文学大旗。他认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1]。紧随其后,阿城、郑义、贾平凹、张炜、莫言、王安忆等作家在“文化热”的影响下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吸收传统文化营养、探索民族渊源、饱含现代精神、显现民族文化特色、具有现代创作风格的小说,这些作品被称为“寻根小说”。韩少功的《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阿城的“三王系列”、王安忆的《小鲍庄》、莫言的《红高粱》、贾平凹的《浮躁》、冯骥才的《三寸金莲》《神鞭》、郑义的《老井》等寻根经典大量涌现。虽然寻根文学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末退潮,但一些作家仍“延续着寻根文学的真正精神内核”[2],持续地进行寻根小说创作。当代寻根小说以文化寻根为主题,重视民族文化传统审视,强调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对儒道文化的充实完善,体现厚重的民族性。
寻根小说的创作热潮是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独特性在于民族身份认同观照下的本土文化反思与精神重构。寻根作家以强烈的生存关切、鲜明的文化意识、崇高的文化振兴使命感,书写社会变革中人的生存体验,反思现代性对人的心灵产生的效应,再现了本土与世界交融中的中华文化生态。韩少功、阿城与王安忆反思儒道文化,既突出民族文化精神的承继,又对传统进行现代性批判,寻找中华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莫言、郑义立足于乡土文化,关注农民的生存现状,追索生命存在之根。贾平凹与冯骥才注重阐释民间民俗文化,挖掘被主流文化遮蔽的亚文化,重塑民族自我。“当代作家们进行文化寻根的时候,也就决定了他们作品的民族化追求,因为他们所寻的‘根不是别的,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3]他们试图从上世纪80年代的反传统围剿中突围,但也不乏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式解剖,同时又返璞归真,挖掘传统文化的审美特质,寻觅其精髓,重塑当代中国的精神价值以抵御现代性的价值侵蚀。
当代寻根小说因民族文化书写呈现鲜明的本土性,是融传统反思和价值塑造的文化寻根故事。这类文化意蕴丰富的文学作品对展现文化中国形象有独特意义。其一,它有助于构筑一个反思与改革、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动态中国文化形象。寻根作家固然反对“五四”以来民族文化传统的疏离,但他们并不粉饰传统文化,而是依据现代意识批判中华文化中不合时宜的消极元素,展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复兴。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揭示与批判民族根性中的蒙昧性,呼唤民间原始文化思维,唤醒现代社会人的生命活力。王安忆的《小鲍庄》剖析顺从天命、愚昧迷信、假仁假义等文化劣根性,揭示现代化进程中“仁义”的衰退和传统的种种弊病沉疴,“实现了作家对民族文化的反思”[4]。张炜的《古船》是一部沧桑的民族心灵史,叙写了改革中的胶东小镇隋、赵、李三大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再现了社会变迁中的人性扭曲与异化。其二,当代寻根小说追索中国人的生命特质与坚韧的生存意志,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文化品质。贾平凹的《浮躁》讲述了传统与现代交织下的青年人从浮躁走向成熟、以睿智与顽强的意志艰苦创业的故事。莫言的《红高粱》赞颂中国人的“血性”与追求个体婚姻自由的勇气。在郑义的《老井》中,孙旺泉带领全村人克服重重困难打出井水,其感人故事传递一种顽强的生存意志。其三,当代寻根小说再现了多样性地方文化,展示了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阿城极力推崇儒道文化的生存智慧;陆文夫书写的苏州美食文化令人回味无穷;韩少功探寻的湘楚文化神秘诡异;贾平凹笔下的商州文化充满历史底蕴;在莫言书写的齐鲁文化中,自由洒脱与道德守成相得益彰。阿来关注的藏族边疆文化厚重而发人深省。虽然这些风采各异的地方文化与儒道文化不同,但并未构成“邊缘”与“中心”的二元对立关系。地方文化与儒道传统融合,共同构成了走向复兴的中华文化,其实质是各种传统思想文化资源被重新激活并且被纳入中国文化集体中。这正是寻根作家的文化寻根动机,“意在申明一种‘中国叙事的执着立场,其间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张扬和中华文明的确认”[5]。这些客观上形塑了和谐的中国人文精神生态。
由上观之,当代寻根小说是塑造文化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文化寻根故事以鲜活的现实生活题材,揭示中国文化现状,传播了中国文化精神。这种文化形象“自我塑造”对于当代寻根小说海外传播中的“文化中国”形象他塑起着正面的导向作用。
二、当代寻根小说的英译传播状况
新时期以来,寻根小说是“走出去”的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部分,凭借本土叙事与世界性元素成功突破了西方的事实性歧视。海外尤其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世界对当代中国寻根小说有很大的译介热情。如表1所示,当代寻根故事获得了良好的译介传播效果。从译介主体来看,美国的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英国的杜博妮(McDougall)、詹那(W J F Jenner)等资深汉学家与艾梅霞(Martha Avery)、关颖珊(David Kwan)等西方本土中国文学研究者组成了一流译者队伍。他们主导了当代寻根小说的英译,为作品的海外接受创造了良好基础。英美知名商业出版社承担了当代寻根小说译本的出版发行,一些著名高校出版社也积极参与其中。前者通过主流市场和销售渠道将小说译本输送给大众读者,扩大了译本的传播范围。后者不仅将当代寻根小说引入高校学术研究领域,也带动了更多海外专业读者与评论者的深度作品阐释;而海外译本馆藏量与读者阅读评分一定程度上显示海外接受当代寻根小说的状况。如表1所示,当代寻根小说代表作译本在英语世界的图书馆藏量可观,平均为383.25家,其中,韩少功的小说集《归去来及其他》(含《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馆藏量最低(120家),莫言的《红高粱》馆藏量最高(984家)。英语世界读书评论社区Goodreads网站显示,当代寻根经典的读者平均评分在3.6以上(满分5分)。陆文夫的《美食家》得4分,高于莫言的《红高粱》,曾一度在西方掀起“美食热”。Goodreads是英语世界影响力最大的读书网站之一,拥有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其读者反馈意见有广泛的代表性,是观测图书接受效果的一个标志性参数,能够侧面展示当代寻根小说的海外传播力与影响力。较之于“伤痕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有更好的海外传播力,更有助于将民族传统文化、新时期中国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与生活新气息传递给西方世界。同时,这类作品在翻译、出版与传播中也逐渐获得了较高的影响力。汉学家为主导的西方译者群体、西方主流出版社、海外图书馆、Goodreads读书社区构成当代寻根小说海外传播的主要赞助力量。
三、当代寻根小说海外解读与阐释中的文化中国形象
国家形象是一国在国际交往中给他国人的“综合印象”。“文化中国作为中国特色文化和动态文化集成,是一个极具稳定性、包容性和持久性的概念,在国家形象的传播过程中具有适用性、灵活性与世界性。”[6]它表征的中国形象易为西方大众认同。当代寻根小说通过大众读者的解读和专业读者的深度阐释,建构起了生动的、鲜明的文化中国形象。
(一)反思与改革中的民族传统
20世纪80年代以降,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进入了迅猛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和保守意识束缚着人的发展。寻根作家在现代意识中重新审视民族文化传统,试图探寻复兴当代民族文化活力的路径。韩少功批判民族文化与重塑民族精神,他的作品经过英语世界的专业阐释,再现了反思与改革中的传统中国。《爸爸爸》书写鸡头寨人的野蛮、愚昧与迷信,文化批判得到海外学者的创造性解读。美国汉学家刘绍铭认为作品主要人物丙崽的痴呆形象具有文化隐喻内涵,理解这部小说要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僵化和缺陷联系起来。他进一步指出:“《爸爸爸》中丙崽的反常行为绝不是一个例外,尽管鸡头寨村民都心智正常和身体健康,但他们保守,拒绝接受新事物,落后与愚昧使得他们的生活毫无生机。”[7]西方读者在解读《女女女》《归去来》时大都关注主要人物的自我主体性危机,揭示处于历史变迁中的人们的生存焦虑。“韩少功提供一种自我困境的研究方法,他沿袭了“五四”以来伴随民族意识的自我寻找。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都在呼吁一种自我的主体性探寻,进而为个体回到社会发展的前沿创造便利条件。”[8]西方学者关注韩少功的文化批判的目的,即革除陋习与复兴中华文化进而重塑传统中国。在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马桥词典》中,韩少功以近100个文化词条进行深度寻根,将长时间遗失的湘楚文化融入儒道为主的正统文化。有西方读者指出,这部小说是一部词典寓言,表现了作家对文化传统充满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再现了一种文化哲思,重塑了民族文化形象[9]。“他通过阐释那些被抛弃的词条中的文化理念、道德情感与社会观念,批判带给人们苦难的文化之根。”[10]西方世界的专业解读意在显化韩少功对多样化文化之根的寻找,进而体悟走向改革与复兴的中华文化,这有助于塑造一个崭新的中国文化形象。
(二)崇高的道德伦理
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已将那些崇高道德准则融入日常生活中,并转化一种文化自觉。作家的文化寻根也意指回归中国优秀的道德伦理。英语世界对阿城、郑义、王安忆寻根经典的理解有力地回应了这一点。阿城的“三王”系列(《棋王》《树王》《孩子王》)在英语世界很受欢迎,作品传递的伦理精神激发了海外那些在地理上和政治上分离的人们的家园想象[11]。西方文学批评界对《棋王》中的优秀道德伦理给予了很高赞赏,如汉学家杜迈可(Michael Duke)认为“王一生的棋道蕴含道家、儒家与佛教智慧的道德教诲。它也包含了中国人宇宙观的基本理念、灵活的基本原则与重要本质,因而可以被看成是中国的宝贵精神遗产的象征”[12]。西方学者也时常将这部小说看成是当代中国人回归传统美德的隐喻,如华裔学者英礼华(Lihua Ying)认为,《棋王》体现了儒家的“自省”、道家的“无为”、佛教的“澄明”,叙述者扮演着反思王一生的精神世界的角色,并以一位旁观者的身份站在王一生的身旁,体悟他的心灵。如此,叙述者能够接近小说主要人物,探察人物行为表征的崇高伦理价值[13]。郑义《老井》中的打井故事感染了西方读者。英语世界大众期刊《图书馆学刊》的评论盛赞小说主人公孙旺泉“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带领全村人打出泉水的仁义之举,强调“较之于迫切地寻找饮用水与灌溉干涸的农田的水源,追求真爱显得苍白无力。孙旺泉义无反顾地放弃了自己的真爱赵晓英,选择了传统的段喜凤,扎根在乡村打井。这是忠信伦理”[14]。王安忆《小鲍庄》中的“捞渣”爱人助人的义举带给西方读者心灵的震撼。有读者称赞小说人物的英雄事迹,如美国知名报刊《民族报》(The Nation)刊发的书评,认为小鲍庄人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道义[15]。透过海外读者对当代寻根小说的解读可以发现,中华传统美德得到显著关注,这说明中华伦理精神能够获得海外的认同。“西方精神世界借此收获了一种东方式的生存智慧,以期缓解他们在自身文化体系内难以挣脱的精神困境。”[16]
(三)魅力无穷的乡土风情
寻根小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审美求异心理的影响,海外读者在阅读这一类小说时往往探寻其中的文化异质性。受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约克纳帕塔法”乡土书写的启示,莫言将高密东北乡写入到其小说中,乡土景观与民风成为新时期以来其寻根作品走出去的重要驱动力。学者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评论极具乡土韵味的寻根作品《红高粱》时认为,密密麻麻的红高粱、家族的奇诡冒险、神奇的乡间酿酒工艺、抗日战争中的血泪、江湖恩仇等交织在一起化为血肉凝成的风景[17]。张炜也是一位独具特色的乡土书写者,其作品凸显了胶东半岛的地方文化。美国学者米佳艳(Mi Jia-yan)解析了《古船》中的乡土社会:“隋抱朴面对河流干涸造成的物质困境,从村镇的道德、文化和精神史方面进行彻底反思,寻找过去的不幸中丧失的生命活力。这种反思赋予道德以力量,推动了新时期瓦里河流域的和平与物质成功。……瓦里村建立在齐国都城遗址上,古船是旧中国胶东人民的苦难的象征,而改革开放为这一地域带来生机,河运事业焕发新模样,齐都焕然一新。”[18]海外读者为这种乡土变迁所吸引,同时也能捕捉到新时期中国人的生存境遇。《尘埃落定》是阿来在英语世界影响最大的作品,译者葛浩文夫妇非常准确地临摹出作品的诗意语言,创造了审美意境,将藏族地区的乡土风情传播给英语世界,启发读者思考中国边疆的社会生活。小说译本名“红罂粟:一部关于西藏的小说”,提示读者作品讲述了乡土故事。Barbara Crossette的书评称赞《尘埃落定》真实地描摹了西藏美丽与神奇的乡村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19]。贾平凹的“商州系列”中的《浮躁》经过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翻译后,其乡土意蕴得到了西方世界的肯定。2003年,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出版社极力推介这部小说的乡土风情。“贾平凹在这部令人着迷的乡土小说中,呈现了一个令人难忘的乡土中国,一个充满异国情调,又神秘的世界。”[20]英语世界权威期刊《出版者周刊》盛赞《浮躁》是“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中国农村的一个曲折感人的故事。乡土习俗和诗学意象大大丰富了这部描写中国农村改革的小说,启迪读者深思”[21]。海外读者接受当代寻根经典时,难免对中国地方景观与文化充满想象,作品的地域特色与人文内涵得以显现。乡土中国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是一个魅力无穷的文化印象。
(四)瑰丽神奇的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中的地方美食文化在海外深受欢迎。陆文夫的《美食家》曾在欧洲制造了“美食热”,引发了读者对中国传统美食的热爱。英国汉学家吴思芳(Frances Wood)在《第三世界季刊》《中国季刊》上发表评论,称赞小说生动地描写了苏州美食文化,阐释了作品的地方历史感。“扬子江古老小镇有美景、喧哗的茶室、漂浮在运河上的单桅小船、带着庭院的凉爽房子。老人们很惬意地照看着花草。……街头小贩们以各种方式叫卖商品,路边小摊吆喝着卖热汤和美味混沌。”[22]小说展现江浙传统美食,揭示地方历史文化,也让西方读者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景象。《美食家》的“美食之风”从英语世界吹到整个欧洲,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不仅畅销而且长销。海外读者表达了对苏州美食的高度热情。“许多国际友人到苏州都要见见这位名为美食家的大作家。他们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巨大变化,以近乎崇拜的姿态品尝、评论中国菜,感慨地对陆文夫老先生讲,‘你们什么都能改,就是吃别改。”[23]冯骥才的《三寸金莲》批判缠足对女性身体的伤害,被英译出版后深受海外读者好评,但英语世界读者大多欣赏其中的女性缠足、刺绣、饮食等民间风俗,从中窥视中国女性的生活境遇。“《三寸金蓮》沿袭了经典小说《金瓶梅》《红楼梦》的文化书写方式,集中展示了女性的服饰、饮食、室内花园与日常家庭活动,如吟诗比赛、歌舞等。”[24]邓有梅《烟壶》中的烟壶壁画将西方读者带进晚清娱乐生活。“小说背景被设置在20世纪初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读者可从中一瞥清帝国首都北京普通百姓的娱乐活动。作家以极具幽默的笔法描绘了茶馆里鼻烟壶上的山羊与烟壶壁内绘画大师辛苦劳作的场景。其奇特的艺术容易人让人想起一句成语‘瓷器店里的一头公牛。”[25]融趣味性与审美于一体的民风民俗激发了海外大众对中国民间文化的兴趣,描写民间民俗文化的寻根小说得到了海外读者的认同,建构起了鲜活的中国民间文化形象。
三、當代寻根小说海外传播建构文化中国形象的价值
中国文化形象的国际传播是新时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海外认同的最佳途径之一。较之于“政治中国”“经济中国”,“文化中国”更具稳定性、包容性与持久性,“强调本体性的真实存在,不因国家力量的消长与国际关系的亲疏而变化”[26]。当代寻根小说海外传播中生成的文化中国形象对完善当下中国国际形象、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认同有重要价值。
文学尤其是经典小说在对外建构国家形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当代寻根小说经过译介、出版、阐释,在海外建构起了传统中国、伦理中国、乡土中国与民俗中国形象,一个“文化中国”镜像在海外读者的阅读阐释中形成。具有这种文化特质的文学作品对外展示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中国民族文化形象、中华民族的崇德守信形象与多彩的地域文化形象。然而,长期以来,西方的“他者中国”形象常停留在“落后中国”与“中国威胁”两极,“西方长期的历史经验累积的对中国异域想象模式的惯性力量,使得有关中国的叙述失去了自足性,有关中国的话语表述都被放在已有框架中被‘定型化,以符合西方人的既定想象,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参照意义,维持他们对世界的理解系统”[6]83。通过阅读当代寻根经典,西方读者不仅认识到经济上摆脱了贫穷与落后的中国有博大浩瀚的文化蕴含、开放进取的民族品格、仁义守信的崇高品质,而且还能体悟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了现代意识,具有了当代价值。寻根小说的海外传播中建构的文化中国形象使西方世界对当代中国耳目一新,进而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有了更为真实的理解。阅读与接受当代寻根小说也使得西方读者能够敞开自我认知,从当代中国的现实出发去寻求理解中国,进而逐渐改变西方媒介话语中充满狭隘偏见的、定型化的消极中国形象。这有助于英语世界从文化价值层面深度认知中国,对于完善当下海外中国形象有重要价值。
四、结束语
当代寻根小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此类文学作品在海外传播中建构的文化中国形象有助于消解西方世界长期以来带有偏见的中国形象,对外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新形象,促进了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情感的理解与认同。某种程度上,它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这类独具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在世界之旅中生成的文化中国,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海外认同和完善当下海外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 韩少功.韩少功作品自选集[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354.
[2]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06.
[3] 熊学雨.寻根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民族化[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58.
[4] 李军辉.从《小鲍庄》的批评位移看媒介对经典的重塑[J].中州学刊,2019(7):149.
[5] 张伯存.跨世纪的旅程[J].当代作家评论,2018(1):28.
[6] 陈薇,彭紫荆.“文化中国”形象的隐喻建构与多模态叙事[J].中国电视,2020(2):83.
[7] LAU,JOSEPH S M.Visitation of the Past in Han Shaogongs Post 1985 Fiction[C]//WANG WIDMER.From May Fourth to June Fourth.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35.
[8] CAI,RONG.The Subject in Crisi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M].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 i Press,2004:177-179.
[9] LEE,VIVIAN.Cultural Lexicology: Maqiao Dictionary by Han Shaogong[J].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2002(1):145,177.
[10] LEE,VIVIAN.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Han Shaogong,Mo Yan,Su Tong[D].Vancouver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01:161.
[11] WANG,DAVID DER-WEI.Reading Contemporary Fiction: Taiwan,Mainland China,Hong Kong,and Overseas[M].Taipei: Yuanliu Publishing Press,1991:20.
[12] DUKE,MICHAEL.Two Chess Masters,One Chinese Way[J].Asian Culture Quarterly,1987(3):57.
[13] YING, LIHUA.Answering the Call of Tradition: The Root-seeking Move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D].Austin: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1992:65.
[14] TUCKER,DEBBIE.Old Well (Book)[J].Library Journal,1989(18):114.
[15] MINER,VALERIE.After the Deluge: Baotown[J].The Nation,1990(11):389.
[16] 谢淼.德国汉学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与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231.
[17] 王德威.跨世纪风华:当代小说20家[M].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254.
[18] MI,JIA-YAN.Entropic Anxiety and the Allegory of Disappearance: Hydro Utopian-ism in Zheng Yis Old Well and Zhang WeisOld Boat[J].China Information,2007(1): 127-133.
[19] CROSSETTE,BARBARA.Other Side of the Mountains[J].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2002(7):18.
[20] JIA PINGWA.Turbulence[M].Howard Goldblatt,Trans.Louisiana: Louisiana University Press,2003: cover.
[21] STEINBERG, SYBIL. Turbulence by Jia Pingwa and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J].Publishers Weekly,1991(39):66.
[22] WOOD,FRANCES.Chinese Lives[J].Third World Quarterly,1988(4): 1618.
[23] 胡殷紅.吃遍天下还是回家[N].文艺报,2001-01-20(1).
[24] TWITCHELL,JEFFREY.Feng Jicai,The Three-Inch Golden Lotus: A Novel on Foot Binding[J].International Fiction Review,1995(2):169.
[25] KITCHING,BEVERLEY M.Snuff-Bottles and Other Stories[J].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1990(23):197.
[26] 金元浦.重塑文化中国形象[C]//于慎之.大变革时代下,中国将如何通往繁荣的未来之路.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7:156.
[责任编辑:吴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