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叶圣陶先生的“三步读书法”读《背影》

2022-05-30 10:48陈心怡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叶老叶圣陶背影

陈心怡

  • 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带有很强抒情性的写人记事散文,文章记述了作者回家奔丧,与父亲在浦口火车站分别的事,突出表现了父亲的“背影”。文章以真挚的情感、写实的笔法、素朴而又感染力的语言,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背影”本身也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经典形象。

2、学生分析

林语堂曾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但在现实教学中,我发现能体味亲情感人至深力量的学生不多,他们与父母,尤其是父亲,是存在隔阂的。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怎样与作品产生共鸣、读懂文字中飽含的深情,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课标分析

“文本细读”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当前课程改革中一次全面性、根本性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脱离文本,将语文课堂变成视频欣赏课,或是问题堆砌课。我们应当多些“细嚼慢咽”,去品味语文真正的味道,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交流空间、体验空间、表达空间,加深他们对文本的体悟,对作者情感的感同身受。

  • 教学步骤
叶圣陶先生在数十年的教学、写作、编辑的经历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步读书法。就是对重要的需要精读的书籍或文章,分初读、复读、再读三步进行。而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学习叶老的读书法,将课堂交与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初读、复读、再读的形式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父子间的深厚情感。

怎样初读?叶老认为:“就其中的一篇或一章一节,逐句循诵,摘出不了解的处所;然后用平时阅读的经验,试把那些不了解的处所自求解答,得到了解答,再看注释或参考书。”初读,即要经过三个环节:求疑、答疑、复核,而这三个环节,都离不开学生自己的思考。

①“差使”“交卸”“赋闲”“迂”“颓唐”“琐屑”等词是什么含义?

②“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父亲的“背影”为什么令“我”“最不能忘记”?

③“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为何父亲还拿紫毛大衣铺座位?

④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父亲为什么这样做?

⑤“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里的“聪明”怎么理解?

......

通过初读,学生们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疑问,部分疑问较为浅显,借助预习提示、书下注释即可解决;部分疑问可看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较深,可再次阅读文章,寻找答案。

猜你喜欢
叶老叶圣陶背影
两个背影
霜的工作
弃单间和学生一起办公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叶圣陶:精神的健康
叶圣陶为什么会长寿
山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