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德生态圈建构策略探究施

2022-05-30 10:48夏平平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生态圈立德树人

夏平平

摘要:推进学科育德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生态构建,形成以教师建设为主体,以育人为主旨,以科学评价为遵循,融学科德育与德育主题活动为一体,构建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科育德生态环境,最终旨向学生道德的生长。

关键词:生态圈;学科育德;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7A-0033-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21年3月发布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强调学校要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把“立德”作为育人的首要任务。

教学中如果缺少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教育。道德教育如果离开课堂教学,就是失去手段的教育。当前的学科道德教育面临着应试教育的挑战、管理制度的约束、评价机制的偏离、教师素质的瓶颈等诸多困境,我校积极建构学科育德生态圈来尝试破解当前的困境。所谓学科育德生态圈,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生态构建,形成以教师建设为主体,以育人为主旨,以科学评价为遵循,融学科德育与德育主题活动为一体,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科育德生态环境。

一、加强学科育德生态圈的主体建设

教师是构建学科育德生态圈的主体,是立德树人的积极行动者、学科育德价值的创造者和育德路径的建构者。教师学科育德素养包括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学科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等要素。

(一)强化师德修养

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与学生的每一次交集都可以转变为一次育德的契机。教师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首先成为那样的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1]。

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将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首先,强化教师身份认同感。学校利用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新教师进行入职宣誓,引导教师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内涵,坚定职业操守,把对这份职业的喜欢、热爱转化为一种职业信念。其次,师德模范示范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开展最美“诚恒”教师评选,通过寻访、学习身边榜样,引导教师保持正念,积极处理自我关系、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带动师德内化提升,努力锻塑“以形象影响形象、以人格培育人格、以才能造就才子”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再次,重视师德评价。学校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体现在各类考核评价、岗位聘任、绩效奖励、培训选拔等工作目标任务上,促进教师把教书与育人的要求变成一种行动自觉。

(二)增强育德意识

育德意识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道德品德形成的规律与学科教学的特点,深入挖掘学科本身蕴含的德育元素和德育资源,通过恰当的方式、合适的时机,自觉主动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教师的育德意识是学科育德有效开展的触发器。首先,要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当自觉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其次,要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教师应当意识到德育工作不单纯是班主任的事情,学科育德也不单纯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的事情,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成为学生成长的“大先生”,努力营造门门学科育人、人人参与育人的良好局面。再次,树立发展育人的理念。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学科育人的知识积淀,造成学科育德的不自信,甚至担心推进学科育德会干扰、影响正常的学科教学。针对教师的困惑,学校通过定期开展政治学习、专题研讨,提高教师对学科育德意义、价值的认识,强化教师实施学科育德的理念自信。

(三)提升育德能力

教师育德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科育德的成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生搬硬套开展德育说教,而是要按照科学的理念,采用灵活的方法对所教授的学科进行统筹设计,达到“润物无痕”的教育效果。

学校定期开展教学展示活动,通过课堂实践展示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设计、教学生成,以及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师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高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学校制定了学科育德研修制度,各学科以“一月一主题”开展学科研讨活动,丰富教师的育德知识。开展学科优秀育德案例评选,基于学科德育案例萃取、提炼与创生育德策略,为教师育德实践提供参照。推进学科育德课题研究,形成对学科育德路径和策略的总结和创新,并鼓励教师将其有效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学校积极推进三大工程,即“研训营”工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师范”阅读工程—引导教师在阅读与学习中充实理论知识,“139卓越教师”工程—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作用。与南通大学牵手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推进区域学科育德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多措并举,逐步打造出一支校内外专家领衔,多学科教师支撑,“教”与“学”良性互动的师资队伍。

二、建构学科育德生态圈的路径

提高学科育德的实效性,需要我们从学科德育的本源和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角度出发,积极探寻学科德育生态圈建构的路径。

(一)挖掘不同学科的育德特色

在推进学科育德的过程中,把握学科特质,体现不同学科的育德特色,是学科育德的基础。因此,各学科应结合学科特点,运用恰当的育德策略,让学科教学回归育人本真。如“文以载道”“教文育人”本身就是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在语文课堂上,“道”通过“文”来承载,“育人”的价值通过“教文”来实现[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温度、文字的魅力,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之情、践行爱国之志。“抽象、推理、模型”是数学学科思想的核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抽象中获得理性的思维,内生出数学学科德育核心价值,即知行合一、求真至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这四大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高度凝练与表现,因此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形成超越学科知识、技能、价值观的综合素质。历史学科在跨越千年的对话中,通过以古鉴今的方式让学生感悟社会变迁与发展成就,促进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教師应充分挖掘本学科的学科特质,从中挖掘有效的育德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学科育德绝不是简单的“学科+德育”,应立足于学科实际、学生实际,挖掘学科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人文精神、法律意识、社会责任等隐性德育因子,有效利用加工,实现浸润式的学科育德目标。

(二)提炼学科育德的共性策略

各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学科素养要求和课程目标,但在学科育德过程中又具备某些共性特征,学校要求教师树立大德育观,坚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在实践中提炼学科育德的共性策略。

1.明确学科育德目标

学科育德旨在让教学回归育人本位,通过充分挖掘并合理转化学科育人价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各科教师都应把育人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学校提出了“人品与学问同步升华”的学科育德主张,通过学情调研、课标研读、文本分析、规范表达等具体步骤,形成精确、适切的学科育德目标,既体现学科思想与方法又要兼具学科特有的人文价值。在目标设计中要预设教学内容的德育融合点、教学过程中的德育联系点、教学评价中的 德育强化点[3],把教与学变成一个“问道明理”的过程,让教师找到学科育德的真正方向。

2.创设学习情境

情境,是知与行的纽带,教师要巧用问题情境、精用生活情境、善用虚拟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具体学科知识链接生活实际,形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采用辩论赛等策略,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究、交流与展示,增加自信、有所感悟、有所创造。教师可结合案例教学、社会调查、实验操作等贴近实践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将所理解掌握的知识在生活情境中应用、迁移,促进学生德性的内化与生成。充分利用AI技术,通过视频、音频和图片素材,把学生生活中难以直观展示的虚拟情境形象地呈现出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

3.在学习过程中育德

学科育德的落脚点在于学生,只有学生真正将道德规范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的学科育德才是有效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之德,让学生不仅是道德判断的主体,还是道德践行的主体,助推学科育德落细落实。首先,强化素养意识。仪容仪表、文明礼仪、课堂常规,正确的合作、竞争意识等都是学生学习之德显性的体现。其次,强化合作意识。在推进“立学课堂”的校本实践中,结合课堂育德的要求,特别强调合作精神的培养,促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有意识地遵守活动规则,有序分工、规范操作、平等交流。再次,强化荣誉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实践,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我效能,培育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育德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

(三)构建协同多元的育德格局

学生是在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每一个学习活动中,在不断地经历、体验、感悟、构建新的理解中成长的。学校积极推进“浸润式”德育,营造协同育人的育德格局。

1.成立学科育德联合工作坊

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等学科先行先试,成立学科育德联合工作坊。工作坊牵头人为学校德育副校长,由多位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组成,并邀请教科室、教师发展中心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工作坊牵头人以当好“引导者、研究者、示范者”为职责,组织成员定期开展读书交流、跨学科主题沙龙等活动;以校本项目为抓手,通过系统的行动研究来对学科育德进行多视角解读,帮助教师理解学科与德育的融合对于教育改革的深层次价值[4],不断形成“分工—协作—共建—共享”的研修范式,推动学科育德生态圈的建设。

2.开设德育选修课程

学校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推进德育选修课程。即鼓励教师充分发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自主”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选修课程,而学生则通过网络抢课的方式“自愿”选择感兴趣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培养核心能力和必备品格。通过调研发现,特别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有“新闻播评”“红色印记”“金蔷薇心灵驿站”等。学生通过具体的课程品味不同的“品德”滋味,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行动化。

3.开展德育特色活动

德育活动中能润心育德,拓展学科育德的时空,是对学科育德的有益补充。学校在德育活动的设计中注重系列化、一体化推进,形成了“一体、两翼、三育”的德育活动体系。一体,即所有德育活动的开展始终围绕学校的德育目标,追求人品与学问同步升华。两翼,是指养成教育和思想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文明礼仪、劳动实践,心理健康,思想教育包括仪式教育、传统文化浸润、主题实践活动等。三育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如利用家委会的资源,和家长共同组织开展德育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与南通张謇博物院、党史纪念馆共建德育基地等活动。通过躬行实践,促发学生在观察社会、参与实践中进行一种自发、自觉的道德学习,引导学生认同道德、践行道德,完善品格结构,让学科育德不仅有出发点,还有落脚点。

三、优化学科德育的评价体系

评价具有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对学科德育的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应坚守学生为德育评价主体的理念,通过评价驱动,充分发挥学科德育评价对学生成长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努力成为理想的“道德人”。

(一)注重评价维度的全面化

学科育德的成效不可以单纯地以分数来衡量,而应从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学习习惯、行为规范、集体观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学校利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学习生活轨迹,形成“一人一案”,为科学评价提供依据。此外,处于成长中的初中学生,由于心理与生理等各方面还不成熟,在对他们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思想道德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坚持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学生自评能够帮助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评有利于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发挥朋辈效应。教师评价是一种积极的正向引导。利用家长访校日组织家长(或家委会)进行评价,则有利于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形成家校合力。

(三)注重评价方式的科学化

学校科学设计《学生素养手册》,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方式,形成全方位、科学的评价体系,真正落实全面评价的要求。结合学生的成长变化,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以达到评价的可持续性发展。如“诚恒少年”“每月之星”的评比既关注到综合素养优秀的学生,也考虑到取得明显进步的学生。此外,还注意评价标准的差异化以及反馈矫正的及时性,充分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特性。

学科育德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使命。通过建构学科育德生态圈,能够形成深度学习实践的场域,真正打通学科教育与学科德育之间的壁垒,发挥课堂、课程、活动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道德生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9-10(2).

[2]申军红,赵岩.学科育人: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J].基础教育课程,2021(4下):5.

[3]车言勇,程蕾.区域推進中小学学科德育的实践探索——基于山东省海阳市经验[J].中国德育,2020(21):54.

[4]张诗雅.教师学科育德智慧生成的生态圈建构——基于学科育德项目的现场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21(11):101.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生态圈立德树人
平越 :做职场生态圈的串连者
新区制造生态圈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跑步生态圈
“中国创造”首开裸眼3D 超多维SuperD携梦工厂建生态圈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