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拓印”社团化教学实践研究

2022-05-30 10:48:04顾卿卿
文理导航 2022年24期
关键词:拓印校园

顾卿卿

【摘  要】拓印是对雕刻或蚀刻表面的手工复制品,是将一张纸紧紧覆盖在作品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拓印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近年来,为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非遗”进校园成为备受推崇的有效策略。校园“拓印”社团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拓印的兴趣,提升拓印技能,丰富学生美术知识,发挥了强力的助推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非遗”进校园背景下,校园“拓印”社团化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校园;拓印;社团化教学

一、科学组建拓印社团,做好具体活动设计

校园拓印社团化教学,首先要根据学生对拓印的兴趣,组建校园拓印社团。参加拓印社团的小学生,应该是校园中对拓印有共同爱好和特长的同学,他们组成了有共同目标、发挥群体优势的团体,在社团中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充分发挥集体大智慧和力量,创作出优秀的拓印作品,让拓印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的奇葩尽显风采。

校园拓印社团具体活动的设计应该以以下三方面为切入点:

(一)确立拓印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

拓印社团的组建要以对这一艺术形式感兴趣的学生为主,以学生自愿报名参与和教师的推荐为原则。以学生的所在年段为单位组建社团,每个年段组建社团的数量,以参与报名和教师推荐的人数为依据。社团组建完成后,再根据自愿组合的原则成立各个小组,推选出组长,并为小组命名。

(二)要确立各个社团合理的培养目标

各个社团合理的培养目标,需要在教师对社团成员的学习能力、兴趣特点、技能技巧作出准确的分析确定后制订。在拓印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通过相应的方法教给学生拓印的技巧,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更好地挖掘自身潜能,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比如,對于中年段的社团,教师要降低拓印的难度,给出一些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而对高年段的社团来说,由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拓印技能技巧,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些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自主选择拓印素材,并自由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三)做好社团活动空间的开放与整合

校园拓印社团要打破班级授课制,社团活动场所比较灵活,不仅可以安排在校园内,也可以延伸到校园外、学生家庭等,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提升认知。教师进而可以整和学科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创造条件。

二、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赋予拓印教学趣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 拓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校园拓印社团化教学,是培养学生美术学科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拓印学习中学生需要观察生活,了解周围事物的特点,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拓印社团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赋予拓印活动趣味,拉近学生与拓印创作活动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从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拓印素材

拓印社团化教学中,学生拥有更自由、更宽阔的活动空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作,绽放自己的个性。同时,教师还应告诉学生,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宝藏,应到生活中选择拓印素材,这是所有艺术创作的源泉。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打开了思路,他们会从生活中挖掘出多种多样的素材。比如,有的学生创作了“踢足球的孩子”,有的创作了自己在草丛里看到的“七星瓢虫”,有的创作了家里养的小猫、小狗、小兔子等,这些是学生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都成了创作素材,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如何观察生活。

(二)应用生活化拓印材料

对拓印创作来说,最好的材料源自生活,源自大自然。比如,每一片树叶,每一块石头都可以成为拓印的原材料。用实物拓印成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实物上涂上颜色,再覆盖上纸;一是直接将纸覆盖在实物上面,拓印出图案。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放飞想象,大胆创新,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

三、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培养鉴赏能力

拓印社团化是“非遗”进校园背景下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形式,小学生对这种传统艺术的了解比较肤浅。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引导社团成员欣赏拓印作品,鉴赏其图案、构画等方面的优点,提升学生对拓印知识的认知。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优秀的拓印作品,让学生来欣赏,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

比如,在《图形印章》的教学中,教师在导入环节利用课件为学生呈现网络搜集的印章,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印章,并在教师的介绍下,知道了印章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历史悠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的奇葩。以图案花纹或者人物肖像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印章称为肖形印章,又称象形或图案印章,它是刻印艺术的一种,生肖印是一种专题印章。随后,教师引领学生观赏、分析教材上呈现的印章,并利用课件呈现朱文、白文印章各一枚,提问学生:它们的表现手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教师教授了具体的刻印方法和步骤。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印章的造型特点,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激发了对祖国治印艺术的热爱。

四、创新教学发展个性,打造高效社团活动

(一)巧妙设问,促进思考

在拓印社团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优秀的作品,并结合学生的学情,巧妙设问,帮助他们从中获得信息。比如,在教学拓印海底鱼之前,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海底动物的图片,这些形状各异的海底动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观察之后,教师提问学生,你从海底动物图片中观察到了什么?这些动物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创作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这对他们的海底鱼拓印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关注细节,活跃氛围

在拓印教学中,细节处理是关键,教师在教授时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同时要灵活应用游戏化的教学吸引学生关注,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拓印内容名及要点编成口诀,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在涂色的环节,教师把相关的技巧编成三字经打印出来,贴在墙上,使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以此作为指导。如“第一步,要记牢,用彩笔,把边描……”这样朗朗上口又方便记忆的三字经,对学生创作发挥了助推作用。

(三)使用创新材料,鼓励学生创新

拓印材料十分丰富,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实物拓印、纸板拓印两大类。其中实物拓印是凭借实物进行拓印创作,在创作中实物的状态是没有变化的,实物拓印材料保持了物体本身的特性。在小学拓印社团教学活动中,主要的拓印方式有树叶拓印、水墨拓印、泡泡拓印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这类材料,进行创新性的创作。比如,在水墨拓印添画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材料: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东西,请你们来看一看。学生看到了宣纸、盆、水、墨汁等,然后,教师告诉他们,这些东西是可以画画的,猜一猜怎么画?教师给学生介绍了水墨拓印的步骤,让学生进入练习。水墨拓印成功后,教师再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适当添画,出示了一些准备材料,提出要求让学生添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新方法创作的乐趣。

纸板拓印是用纸板方式作拓印创作,如刻线法,用圆珠笔或者自制的粗细各异的硬币,按着画稿的线条,在纸版上刻下凹迹,然后滚上油墨。凹下去的点、线不着墨,拓印就成为白点白线,形成阴刻画面。这种材料的创作方法十分丰富,如拼贴法、撕纸法、揉纸

法等。

(四)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拓印社团化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社团化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啟发、设问等,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创作中产生灵感时,给作品加上一笔,也许就会妙趣横生。

(五)渗透传统文化教学

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印社团化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应该引起关注。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渗透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比如,拓印社团在教学关于“古钱拓印”的内容时,与学生一起学习蕴含着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顺口溜“华夏文明是古邦,悠悠历史五千年。璀璨辉煌钱币史,历久弥新广流传。使用货币第一国, 开创世界新纪元……”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先留下的货币文化。

五、开展多种拓印活动,促进拓印社团交流

(一)开展拓印主题活动

拓印社团开展主题活动,可以使社团成员开拓美术视野,感受美术活动的丰富多彩。拓印主题活动要结合社团成员的学习时间,最好安排在节假日的课外活动中,这样更便于营造热烈的活动氛围,调动学生参加拓印活动的积极性。

比如,在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来临时,教师组织社团以中秋节为主题,让各个成员开展拓印自由创作活动。各个社团创作的作品有月饼、玉兔、嫦娥、花好月圆、象征团员的全家福等。秋天到来,教师又组织社团开展以秋天为主题的拓印活动,各个社团又创作出了瓜果、树林、太阳花……每个社团成员的作品都蕴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活动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在主题活动开展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功能,把优秀作品呈现出来与大家共同欣赏。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学生对拓印作品的创作有了新的认知,对创作中的颜色、纹理等方面把握得更好。

(二)欣赏交流,有效评价

每个社团成员的个性化拓印作品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成员在社团内交流,指出作品的优点和值得学习之处,同时要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做到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学习。每个成员都有评价的权利,可以自由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在社团成员评价完成后,教师可以做出公正的、专业化的评价,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亮点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六、促进家校之间合作,争取家长积极支持

除校园拓印社团成员要有效互动外,学校还应争取家长参与拓印社团创作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拓印艺术的神奇。在创作的过程中,家长的思维还会和孩子的思维产生碰撞,点燃灵感的火花。为了更好地吸引家长参与,学校可以通过微信群展示家长和孩子的作品,让群里的家长和学生共同欣赏、交流,从而培养家长和孩子进行拓印创作的兴趣,为打造高效化的拓印社团教学活动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在“非遗”进校园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在校园拓印社团化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对“拓印”这一传统文化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学情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传授创作技巧,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以创新性的校园拓印社团教学方式,高效化地开展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拓印校园
树皮拓印
幼儿100(2024年15期)2024-04-24 08:42:32
植物拓印
幼儿100(2023年45期)2023-12-18 06:49:00
有趣的拓印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南方周末(2018-06-28)2018-06-28 08:11:04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海绵拓印小鸟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