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情怀与国家命运

2022-05-30 10:48徐芳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时代性家国情怀

徐芳

【导语】

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是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个人情怀与国家命运相系,即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的深挚的爱,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个人与社会、家庭与国家,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小我”与“大我”、“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家国情怀,滋润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佳作风采

我与国

◎郑 溪

“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我的每一粒灰也还会是爱国的。”季羡林先生如是说。

这,便是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个人心灵的感触,毋宁说是生命的自觉和家教的传承。无论是《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还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之书,更近乎你我心中的精神归属。那是将国家置于首位的情怀,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是“我”与“国”的同频共振。

家国情怀是“我”对“国”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我”对“国”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听!是李大钊写下《厌世与自觉心》以呼吁国人“改进立国之精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看!是钱学森、黄大年、竺可桢等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怀着满腔热血回到祖国的怀抱,誓力要将所学献于祖国发展。他们将“我”和“国”融为一体,而那家国情怀,便是他们全力以赴的支点,是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顾古观今,家国情怀将“时代性”展现得淋满尽致。

所谓“时代性”,是指家国情怀的主体内容会随时代的迁移而变化。古时,“我”与“国”的情感多表现为保家卫国,是霍去病喊出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目标,为之奋斗不停;新中国成立后,千千万万的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为百废待兴的祖国添砖加瓦;而今,家国情怀则是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助一臂之力。

虽世殊事异,但亘古不变的是无数个“我”对祖国的深沉热爱。那份爱,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氤氲在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山河间,支撑起华夏儿女不弯的脊梁。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王阳明如是言。知行合一,担起肩上的责任和重担,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刘烨瑶,海底万米的“奋斗者”;彭士禄,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丁良浩,高举“火焰蓝的青春旗帜”……他们知行合一,将自己对国家的情怀付诸实践,致力于祖国科技进步和国防安全,担起了“我”的责任之担,亦推动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先贤们心忧天下的情怀催生出无数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今天的国人更是融爱家情感和爱国情怀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责任走向济世安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弘扬家国情怀,青年要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将个人理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中,不断砥砺前行,让个人与国家同步发展!

自有长缨在手,笑看八面来风!让我们融己于国,肩抗责任,看红日初升!

【江苏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

◆点评

本文起笔即点明题旨出处,开门见山,亮明中心。

小作者在行文过程中首先对“家国情怀”予以释义,表明这是一种认同和归属;然后由古观今,例证“家国情怀”的时代性特质;最后联系当下,强调青年要将自己的追求与国家命运紧紧相系。结尾很有情境,画龙点睛。

整篇作文脉络清晰,思路流畅,论证充分,立意高遠,体现出了小作者真挚的爱国情怀。

猜你喜欢
时代性家国情怀
时代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词的时代性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