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她对自己身份的认定是:研究北斗导航系统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她在网上给网友科普关于“北斗”的知识,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喜爱。然而,和靓丽的外貌、自信从容的气质相比,徐颖的经历和成就更让人惊叹。她16岁时考上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32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博导,从事多元信息/信号辅助卫星导航研究。
2022年4月13日,互联网上有一段有趣的视频:徐颖谈论太空葬礼。“人们离开后可以成为行星,并使用移动应用程序实时跟踪和定位……”徐颖介绍,之前有一颗名为“极乐世界之星2”的卫星已经成为太空葬礼的载体。通俗一点说,就是将人的骨灰放置在卫星特定装置,然后跟随卫星一起飞向太空,像星星那样遨游。为此,还专门开发了与卫星位置相联系的手机软件,在手机上就能找到那颗卫星的具体位置。送一克骨灰上太空,费用大概是2000多美元。
2019年1月,徐颖和杨利伟等人一起被聘为“科普中国”形象大使。2022年,她被授予第26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徐颖说,她并不只是简单地希望大家能够获得这些专业的知识,而是希望用科学精神来激励人们,让人们对世界保持好奇心、保有想象力、保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本能。
(摘自“环球网”2019年9月10日)
◆素材解读
有人说,科学家就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盗火者,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确实,科学工作是一个伟大的职业。科学这条路虽然很艰苦,但探索的过程是快乐的,当代追梦青年,应心怀高远理想。
科学的大門始终为我们敞开,科学家的梦想要树立起来,只要肯努力,或许我们就是下一个盗火者!
◆适用话题
青春拼搏 努力奋斗 相信自己 科学精神 心怀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