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音乐“身心合一”的策略研究

2022-05-30 10:48:04徐雯
文理导航 2022年24期
关键词:身心

徐雯

【摘  要】本文重点论述分析了具身教学思想理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同时论述了身心合一的教学思想在音乐课堂上应用的策略,教师给学生创造舒心的教学空间,创设必要的教学场景,来提高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体验感。

【关键词】具身认知理论;音乐鉴赏教学;身心

合一

人们的认知是大脑和身体器官及外部环境共同形成的反应。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听音乐、鉴赏音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关注学生听音乐,忽略了学生各种身体认知功能,造成了学生身心相脱离,这对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和走进音乐、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激情不太有利,会形成负面的影响,也会影响到目前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了解了目前课堂教学的特征,构建起自身认知之下的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内容,能够使现有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一、具身认知理论在音乐课堂教学的使用意义

分析

我国教育部发布的音乐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指出了小学开设的音乐课程要重点实行音乐艺术的实践,学校内开设音乐活动需要重视现有的艺术实践性,并将其作为学生感知音乐、学习音乐、获取音乐演唱鉴赏技能的基本路径。音乐也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身体力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身体认知有一定的怀疑,教师担心学生参与的活动会耽搁实际授课时间,会影响教学秩序,他们不相信学生会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知识,因而在教学中会约束自己的身体,限制学生身体的参与。有一些教师认为小学生太过活泼,音乐活动身体的律动不太适合这些年龄较小的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静静地聆听,感受音乐,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学生尽管在课堂上只是静静地听,教师播放音乐,但是学生对音乐既没有反应,也没有形成共鸣,这种静止的被动性学习,使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不能深切地感知音乐,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作品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审美的创作。在鉴赏教学中,学生只是静静聆听是远远不够的,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听音乐,这样才能正确地认知音乐作品。

音乐课堂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身体解放出来,凸显身体力行参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具身认知的音乐课堂知识讲解中,教师创造有助于学生身心体验感及提高身体互动参与性的音乐教学场景,让学生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气氛下参与学习,而且促使学生身心合一地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建构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具身性的课堂学习能够在这种意义上主动地学习,让学生们都进入学习状态,充分提倡采用身体力行认知的方式去学习,通过身心投入使学生走进音乐学习的深处。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促使当前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具身性的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学生具身的认知思想意识,给学生带来更充足的学习动力,以创造学习场景,提供了学生实践参与的教学工具和手段,高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借助自己的具身思考,行动起来,掌握知识点和学习技能,进而促使当前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一)提供环境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

基于学生身体认知的要求,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创造乐趣,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身体处于活动状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身体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从座位上走出来,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往往都是音乐课学生的座位与其他的文化课的座位排列方式一致,学生的活动空间相对狭窄,而且有大量拥挤的桌子、狭窄的空间限制学生的自由活动。在这种认知指导下,音乐课学生的座位不应该是过于死板的排列,座位悠闲排列更有助于开展一些音乐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采用开放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在小学校园内,各个教室和走廊的墙壁都是可以互通的,这样就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更充足的活动空间。打破教室之间墙壁的限制,实现开放教学空间和开放教育环境,让学生更加自由,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让学生走出教室这一狭窄的空间,让他们立于广阔的发展空间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舞曲这一堂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操场中讲解舞曲,让学生在操场上运动,伴随着音乐,学生跳起小舞步,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音乐教学。教师让学生参加音乐竞赛活动,比教师在教室单纯地灌输知识要记忆得更加深刻。教室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教室内的空间都应该属于学生,教师应该合理布局教室内部的空间,保持空间的开放,让学生的身体得以自由舒展。

教师还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的创作提供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过去的传统教学,教师站在講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去聆听,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不影响音乐课的实践,教师要给学生身体施加一定的压力。但是压力过大也会造成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音乐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身体是认知的工具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身体会影响到其学习的效果。要让学生学习更加有效,在现有学生的认知基础之上,音乐课堂教学要给学生创造更多自由的活动场所空间,使学生都可以自由去支配自己的身体。

(二)创设教学场景唤醒学生身体参与的欲望

小学生自身认知的一个突出特征,特定化的场景在学生认知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学生也是当前学习认知的活动主体,受到一些教学场景的影响。因此,以学生认知作为基本参考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教学场景,唤醒学生参与音乐课堂活动的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兴趣,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音乐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让学生的参与更具互动性,学生每次听讲都要有更丰富的动机,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样才能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学习场景中。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拉丁美洲的歌舞音乐,教师先播放巴西世界杯的主题曲,让学生进入欢快的拉美音乐的教学场景中。热情奔放的音乐,教师载歌载舞,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周围学生会受到教师的情绪影响,而伸出双手,随着教师打拍,学生就会舞动起来,这时课堂也会显示出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进来,会受到教师和音乐的感染,这些都是发自学生内心的一种投入,教师在这种强烈的音乐氛围下,让学生享受热情奔放又具有特色的拉美音乐歌曲。

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创设必要的教学场景,深度挖掘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那些趣事,能够创设出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心理相适应的音乐教学场景,借助于深度音乐教材来提升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使用音响、多媒体动画等方式来创设场景,以此换取学生参与的兴趣。通过音响创建,选择满足学生需求的优质音乐,美妙音乐就能创造优美的律动,进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性,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身体韵律来体现现有歌曲的节奏和情绪,最终获得好的音乐体验。

(三)参与课堂实践,注重学生音乐学习的体验

在日常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学习是学生身心体验的一种实践,经验源自学生身体的认知。传统的音乐教学立足于教师的讲解与分析,着眼于教师的知识传承,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需要。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课程的主动性不足,不能形成与音乐交流的体验,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终端介绍音乐,学生需要通过一定方式来活动,将自己获得的音乐感受体验有效地展示出来。在鉴赏教学环境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身体体验和在整个学习中的地位,多给学生创造身体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能够将身体技能引到实践巩固中,从而提升角色扮演性和情感渗透,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深度体验。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奥地利舒伯特作品的魔王,让学生扮演该作品中不同的角色,如魔王、父亲、儿子,让学生将自己身体置于这种教学的场景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不同语调的变化。持续的变化让处在这些场景中的学生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环节,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扮演期间,手、脑、眼、口等多个器官都会协同调动起来,去感受音乐的魅力,能够通过身体器官去接受外部信息,并反馈对方投射来的信息,以持续推动学生思考,进而能够在生机盎然的环境中学习音乐,做到身心相合投入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讲授“鼓乐”这一堂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到这种音乐的独特打法,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先去播放鼓乐演奏的视频。让学生在多媒体设备播放的视频中,去细细观察鼓手使用哪些乐器去击鼓,让学生也在锣鼓上去模仿。教师给学生展示之后,就播放视频去让学生观看信息,观看不同种的鼓乐的表演方法,让学生在这种虚拟化的教学场景中去学习。教师带着学生运用齐奏鼓乐的方式,通过力度变化、身体变化,去贴合锣鼓的场景。在黄河船夫曲学习中,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船夫人生完美的演绎,教师先带着学生去学习民歌。然后在教师的指引下,领唱齐唱,要求学生边击鼓、边演唱,随着乐律的变动,学生身体也会随之舞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船舶与黄河搏斗的场景,采用唱动演的综合方式,使学生实现身心合一,更加深刻理解作品的深邃内涵,这样也可以使音乐教学效果更好。

三、结束语

在学生现有的认知角度上,音乐鉴赏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发挥学生身体认知的基本功能,让学生使用自己身体去亲身体会感受音乐,实现学生身心都投入音乐教学中的目的,也会促使目前的音乐教学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教师在学校给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创建浓厚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音乐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必要的演唱技巧和技能。教师创建教学环境會极大地吸引学生参与互动活动,也会给学生带来更多丰富的学习体验,以此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实现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要大胆地借助现代化教学媒体设备,在媒体设备上去播放教学音频、视频,利用媒体创设教学场景,给学生带来更多丰富的音乐鉴赏体验。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表演活动,结合媒体中的内容来创设教学场景,以此使现有教学互动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欢畅的音乐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互动,相互借鉴学习,了解到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向其他同学学习。教师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音乐学习,此时,学生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课,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倩.基于个体认知理论的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构建[J].戏剧之家,2018(21):198.

[2]王春明.元认知理论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的使用[J].新课程(小学),2018(3):58

猜你喜欢
身心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药浴益身心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5:06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34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重视养阳 身心更健康
基层中医药(2020年7期)2020-09-11 06:37:46
兼修文武身心沛 不误言行举止端
丹青少年(2017年1期)2018-01-31 02:28:23
漫步山林石水间大自然给你身心抚慰
海燕(2017年5期)2017-05-12 03:01:24
漫步山林石水间 大自然给你身心抚慰
海燕(2017年3期)2017-03-15 01:56:16
给身心降个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