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策略研究

2022-05-30 10:48:04王伟
文理导航 2022年24期
关键词:作业小学数学

王伟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小学数学教学也逐渐产生了新的需求和教育思想。当前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能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又能养成对数学知识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为接下来进行长远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但是根据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思维虽然活跃,但是学习自制力不足,教师在设计并布置数学作业后,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就无法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所以教师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过程中,要秉持多元化原则。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

一、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欲望

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愿意向教师主动反映自己在数学作业完成中的困惑。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困惑调整教学策略,使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更具有针对性,以此增强教学的综合效益,也使学生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愿意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数学作业,改善自身的学习模式。这不仅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帮助学生增强数学知识实践能力

教师设计多元化作业,首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然后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实践能力,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也令学生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中,愿意听取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建议,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以此使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感官。除此之外,学生数学实践能力提高后,还能在生活中更好地感知数学元素,在数学学习中也能反思生活。这两者相辅相成,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帮助学生完善数学知识学习体系

正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还尚未完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大量的引导和教导,才能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学习的技巧,进而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改变了这一教学现状,多元化作业的特点就是能营造更为轻松愉悦的作业探究氛围,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或者书面作业。这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延伸自身的数学思维,认识到自己对数学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还可以从生活中抓取数学元素,并且得出数学的学习意义。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其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愿意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参与到实质的教育中,从而增强作业的综合效益。

二、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设计游戏化作业内容,提高数学作业趣味性

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思维活跃,渴望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设计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游戏化作业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化作业的完成,既能感受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学习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枯燥无味,使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数学学习印象,也让学生通过游戏作业的完成感受到更为广阔的数学天地,让其养成在课堂外也愿意自主进行数学游戏的良好习惯,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完善,也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教师就可以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将本节課的知识与美术进行结合,让学生通过角的度量知识,绘制不同的多边图形,了解多边形之间与角的度数之间的关系,这就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掌握有关角的度量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多边形边的条数和角的度数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同时也拓展延伸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数学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意义,同时也了解到了不论是在美术还是在生活中,都存在数学元素。许多学生在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过后,都能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多元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也让学生在游戏中及时地反思数学。

(二)设计信息化作业内容,丰富学生的数学感官

信息化作业内容使学生在回顾课堂知识的过程中,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画面,丰富感官的同时,也能进一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愿意自主完成数学作业,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水平。教师在设计信息化作业内容时,不仅要结合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以及数学学习中的兴趣,通过微课的形式以及学习软件的途径,帮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养成对数学知识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以此延伸课堂教学的效益,也让学生在完成信息化作业后,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独特魅力,进而发展数学思维,增强信息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在设计作业之前,先利用互联网平台搜索一些有关图形运动的图片以及图形运动的视频资源,再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成微课,上传到班级的多媒体平台上,供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观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摆脱了书面形式作业的枯燥和无味,又能在视频的观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观看教师所设计并布置的微课过程中,认识到数学不必拘泥于课堂,在课外也可以用信息化途径探究数学知识。同时学生通过微课作业的观看了解了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平移等内容,这就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

(三)设计生活化作业内容,引导学生的数学实践

数学本就是一门源自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学科,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也是数学必备发展的条件之一。随着近些年来教师和学生重视学习的成效,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讲授法构建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讲授下掌握数学知识。这虽然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部分数学基础知识,但是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打击。所以教师在设计多样化任务时,就应当摆脱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采用生活化教学内容,并将其渗透到作业的设计中,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加深记忆印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元素,并进行计算,促使学生建构自身的数学学习体系,也提升教师设计多元化作业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数学统计任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搜索自己所喜爱的元素的具体数据,可以是动漫或者剧情的影视资源播放的集数以及观看的人数,也可以是游戏的下载量和浏览量。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自主探究的欲望后,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容,将搜索的数据进行统计,然后做成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哪集影视比较受欢迎,或者哪款游戏在日常生活中被最多的人玩。这就使学生在了解了自己所热爱的元素后,也能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学生通过完成生活化数学作业内容,提高了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效率。许多学生在经过本节课学习后,都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并且解决数学问题,也会在数学学习中去深刻思考数学学习的意义,这就促使生活化数学任务带给学生的效益更高。

(四)设计分层化作业内容,增强数学作业有效性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虽然能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书面作业,但是这种形式较为枯燥,而且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设计符合学生个体学习的数学作业,以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让学生通过分层学习,掌握更牢固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综合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优势,让数学图形思维丰富的学生负责多边形的绘制,然后让数学计算思维较为发达的学生计算同学所设计的多边形,最后让其讲解给图形思维较为丰富的同学。这既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使学生在分层作业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促使学生在分层的基础下学会合作,这就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许多学生在经过本节课学习后,都能找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数学作业,这就使课堂印象更加巩固,数学视野更加开阔。

(五)设计多元化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建立自信

评价是数学作业设计的必要环节,因为当前学生学习自尊心强,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的进步,传统的作业评价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在设计多元化作业的过程中,应当设计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作业的完成以及教师的点评,既能看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亮点,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生愿意通过他人的建议改变当前学习中的不足,也愿意将学习中的亮点分享给其他同学,从而落实提高全班整体数学综合水平的教育目标。除此之外,建立正确的多元化评价,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以此才能促使下一步所设计的作业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并且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例如,教师设计多元化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后,就可以给予学生完成任务的成效,并给予学生客观合理的评价。对在学习过程中愿意在多元形式下完成数学任务,并且建立自己独特的心得经验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表扬,并且让学生尝试发表自己对多元化数学任务的见解,然后维持此名学生的学习恒心。对表现有所欠缺的学生,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开展自评和他评,让学生承认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思想。教师等学生建立稳定的学习情绪后,再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数学多元化任务完成中的不足,并且能够与其他同学交流和讨论,主动反馈问题,帮助教师获取在多元化任务设计中所存在的隐患,通过师生努力,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施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创新评价制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当前的教育大背景下,更新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布置的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学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除了要运用好以上的教学策略外,教师还应当围绕学生主体设计作业内容,以此促使学生既掌握数学知识,又形成自主探究数学的意识,同时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杨莹.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1(30).

[2]王翠珍.关于中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36).

[3]陳爱春.探析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6).

[4]吴艺玲.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10).

[5]黄超慧.小学数学作业趣味化设计与多元化评价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9).

猜你喜欢
作业小学数学
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作业人”
作业联盟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快来写作业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4:32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1:4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