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中国科学研究体制之“争”

2022-05-30 10:48:04储著武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产业部门光明日报科学研究

1957年,我国科学领域开展了一场关于科学研究体制的争论,焦点是中国科学院与高等学校究竟谁才是科学研究的中心。这场争论最终由国务院做出结论而宣告结束。

郭沫若与杨秀峰争得面红耳赤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学校、产业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地方研究机构组成的统一的科学研究体制。在这个统一的科学研究体制中,中国科学院处于中心地位,高等学校、产业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地方研究机构处于从属地位。

这种地位上的差异,实质上是政策支持、经费投入、科研条件上的差异,在科研实践中往往会导致中国科学院与其他科研机构之间的“矛盾”。

1957年3月13日,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结束当晚,毛泽东主持召开科学工作者座谈会。座谈过程中,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与郭沫若因为人才调动问题发生争论。

郭沫若与杨秀峰二人的听力都不好,却争得面红耳赤。毛泽东要求双方停止争论,划定“三八线”,具体“停战协定”由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讨论解决。

《光明日报》发文致争论公开化

1957年4月2日,《光明日报》发表《高等学校应当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一文,使中国科学研究体制之“争”公开化。

《光明日報》记者对一些高等学校领导和教授的调查发现,学校领导和教授们认为,“高等学校应该成为国家的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担负起科学研究的主要担子”,有的同志更提出“国家的科学研究的中心应该放在高等学校”。对此,该文章指出:“高等学校不只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创造知识的地方;高等学校拥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人才,又是培养科学研究后备队伍的场所;而且,根据苏联重视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教训——从许多方面来看,都应该十分重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在国家科学研究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篇文章引发了科学界与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4月8日,中国科学院秘书长裴丽生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召开的科学体制座谈会上明确表示:“《光明日报》发表那篇报道不好,应引为教训。”4月13日,高等教育部副部长黄松龄也在会议上指出:“应由我负责。但原因不是借报纸攻科学院,而是理解上的问题,组织上也检点不够。”可见,中国科学研究体制之“争”已引起多方关注。

国务院做出结论结束争论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57年4月8日~13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召开科学体制问题座谈会。会上,双方各执一词。

经过几轮讨论,1957年6月13日~15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召开第四次扩大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讨论解决科学研究体制的问题。13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科学规划委员会主任聂荣臻在会上指出:“我国统一的科学研究工作系统,是由中国科学院、高等学校、中央各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和地方研究机构四个方面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中国科学院是全国学术领导和重点研究的中心,高等学校、中央各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包括厂矿实验室)和地方所属的研究机构则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广阔的基地。”这个讲话明确了中国科学院、高等学校等科学研究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就是对长期以来中国科学研究体制之“争”做出的结论。

这场“争论”明确了各科学研究力量的分工,既为当时我国科学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此后科学研究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摘自《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3期 储著武/文)

猜你喜欢
产业部门光明日报科学研究
广西产业关联及其演变趋势分析
大众科技(2023年9期)2023-10-14 03:01:06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山西省产业部门“能—水—碳”耦合研究
《光明日报》法律顾问黄晓:什么时代都是内容为王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4:42
《光明日报》融媒建设实践分析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
留学(2014年21期)2014-05-03 06:54:2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