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探究

2022-05-30 10:48苑艺苑光临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9期
关键词:绿色经济发展研究民族地区

苑艺 苑光临

摘要:绿色经济发展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要抓手。研究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现状,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路径方略,将传统生产方式转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表明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重要性。然而,在长期绿色经济发展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方式已成过去时,低碳环保清洁高效发展成为新时尚,践行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常态化。

关键词:民族地区;绿色经济;环境治理;发展研究

一、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简要概述

(一)绿色经济发展基本内涵

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首次提出绿色经济概念。所谓绿色经济实际上是在社会条件和生态环境下建立的一种“可承受经济”。民族地区是指以民族为主聚集居住的生活地区,也是国家行政区域内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基于此,我国学者提出民族地区绿色经济,是以农业、工业、旅游和特色产业为主四种驱动模式,旨在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态势,逐渐缩小民族地区与国家经济之间差异。中国绿色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原理和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相结合,树立市场经济发展常态化理念。有效分析自然与经济结论,经济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促进绿色经济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绿色经济是实践性持续发展经济理念,以资源高效利用可循环再利用为核心,以低能排放和高效产出为特征,把能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持续消费融为一体,经济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利用微小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盘活资源生产效率。绿色经济是构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呵护人类健康为目的新发展格局。绿色经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产业经济为基础,自然资源价值和经济生态价值深度融合,确保经济与环境均衡发展。

(二)绿色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绿色经济发展追求自然与经济协同发展新兴模式,发展的最终目的为理性长久经济发展,其重心放在生态优先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绿色经济发展必须在环境资源可承受范围内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环境之间友好发展。

绿色经济发展强调人与经济辩证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以人民根本利益为中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绿色经济发展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使人们在美好环境中追求幸福生活。绿色经济目标是通过绿色发展为民生创造福祉。

绿色经济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发展自然生态产业,保护自然环境原生态。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人为打破生态环境平衡,违背自然规律发展经济必将遭到大自然报复。

二、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现状

(一)基于经济系统

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根本动力。民族地区与国家经济发展相比,县域地区平均发展速度较慢。2019年民族地区平均经济增速保持6%,我国平均经济增速12%,民族地区平均经济增速是我国平均经济增速一半。从经济总量看,民族地区平均经济与我国平均经济相比差距较大,表明民族地区平均经济基础薄弱。从人均GDP看,民族地区人均GDP与我国经济人均GDP相比不足一半。可见民族地区人均GDP有上升空间。从三个产业产值结构看,民族地区各产业产值比例从高到低依次: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是主要产业。

(二)基于社会系统

个人社会行为叠加将对社会产生较大效应,绿色发展理念已融入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绿色经济发展要求政府作为和企业担当,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行动。强化制度执行引导公众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养成绿色生活良好习惯。民族地区社会生活指标均落后于我国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甚至不足我国平均水平一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比较低;城镇登记失业率较高。近年来,民族地区民生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GDP比重近40%,医疗水平每万人床位数差距接近。

(三)基于自然系统

“十四五”规划建议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环保安全发展,持续改善环境和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开发使用效率。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构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在人与生态环境和高质量经济发展前提下,制定统筹开发利用资源合理计划,实施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民族地区经济生态环境转型发展采取必要措施,生态环境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绿化覆盖率平均值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PM2.5年平均浓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基于文化系统

绿色经济文化發展继承发扬传统浓厚原生态文化,自然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基础,社会文化促进自然社会环境发展,构建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坚持企业文化是经济发展灵魂,有效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民族地区与全国相比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师资力量比较短缺。大部分知识分子由于工作调整、求学和毕业分配等原因流向发达地区,无意中减少知识分子所占比例。从2020年各民族地区人口普查情况看,人口中专科文化程度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90.5%;大学本科文化程度以上占总人口数9.5%,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三、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现状主要原因分析

(一)绿色经济创新发展理念不牢

绿色经济创新发展理念淡漠是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原因之一。首先,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理念提出较晚,深层次理念体系还处于完善阶段,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路径手段方法有待提升。绿色经济发展意识不强,将导致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更谈不上掌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核。其次,认识偏差使绿色经济发展管道畅通受到阻碍,例如:产业排放物污染严重、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环境治理举措不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成熟。绿色经济发展涉及经济产业监管诸多领域,如果缺乏系统完整战略发展愿景,制定规划措施就会缺乏目的性和长远性。此外,绿色经济发展理念是发展行为先导方向、路数潜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守护好地球家园是民族地区新经济增长点和生活质量制高点。

(二)绿色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偏低

首先,随着后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企业未来在应对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将成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我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中国政府郑重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其次,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实施资源管理市场化,坚持使用环境资源要付费,鼓励保护环境资源,破坏环境资源要惩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此外,人才是推动民族地区绿色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民族地区绿色发展人才匮乏或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原因是有先进管理理念创新人才或高校毕业生、出国深造或委培人员学成归来后不愿回家乡发展创业。

(三)绿色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失衡

民族地区第二产业是主业,以化工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其次是非金属矿务制造业,最后是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第二产业中排在前三行业都消耗大量能源资源。首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处于后工业化时代,产业生产规模仍在低层次扩张运行,企业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生产出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同时受资金和人才多维因素限制,产业规模难于壮大,生产技术难以创新。其次,民族地区第一产业产值较高,农业对经济发展起到较强推动作用。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张,农副产品深加工发展后劲显得不足。生产技术不高,深加工领域相对比较滞后。此外,民族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比较低,农产品以餐饮批发零售和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金融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结构不合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第三产业结构,发展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

(四)绿色经济发展乡镇企业规模偏小

乡镇企业受不确定因素制约,乡镇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首先,从事餐饮业、零售业和其他服务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县域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商业区和街道办事处。其他乡镇内经营企业不成规模,达不到企业统计标准要求。其次,农业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规律要求是一个长投入,慢产出,持久循环发展新业态。农业是与人民温饱健康安全最为密切一个战略行业。乡镇企业受地理环境交通便捷度影响,大多数乡村企业经济规模还处在低层次上循环,保留着传统时代气息。小超市、小餐馆、小旅店和小诊所随处可见。特点小农户生产效益低,小生产加工原料少,小企业研发能力弱,小品牌市场销量低。应从传统粗放经营方式向绿色集约体制转变。此外,从整体上看,中央财政近几年向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发放专项扶贫资金800亿元,贫困人口截止到2021年7月全部完成脱贫。

四、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建议

(一)主动加大绿色经济发展重视力度

资金是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重要保障。首先,用资金支持绿色经济发展,就要把绿色经济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足额财政资金投入绿色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物质保证,是实现各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重要条件。充分利用资金预算体制完善投入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助推绿色经济持续发展。其次,建立健全绿色经济保障制度。提升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健全绿色经济发展体系,改善政府考核标准,增加经济发展量化考核指标,实施绿色经济发展动态考评。此外,强化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首先,将绿色经济发展理念融入学校基础教育,深化学生对绿色发展认知。其次,利用电视机手机和互联网多媒体,加强全社会对绿色经济宣传引导。最后,举办企业家绿色经济发展论坛,提升高层对绿色经济发展站位。发展生态旅游业,实现生态平衡、绿色发展、民生改善有机统一。

(二)引入先进技术均衡发展绿色产业

民族地区将绿色经济发展作为产业升级前提。首先,为促进第三产业升级转型,将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坚持餐饮商贸仓储邮递等传统服务业,构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其次,运用新兴技术培育多元化前沿产业。民族地区在发展三产强区同时,还要开拓适合绿色创新多元化发展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健康服务和乡村旅游新兴产业,运用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工具发展数字经济,优化三产内部结构组合,增加产业链供应链销售链无缝衔接,形成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合力。最后,加强后疫情时代信息技术与现代高科技产业结合。发挥民族地区环境生态优势,从营造投资环境和发展绿色经济动力入手,加快绿色产业发展改革创新科技攻关能力,挖掘市场绿色品牌潜力效能,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創新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激发高科技企业活力,打通堵点、突破痛点、连接断点,打造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高科技企业协同均衡发展绿色经济体。

(三)合理优化民族地区战略发展政策

落实国家税费优惠政策梳理研究并精准运用。首先,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完善相应价格政策,制定用地需求和环境发展长远规划。乡村振兴背景下,为民族乡镇地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创造条件。中共中央实施的“三区三州”扶贫政策,帮助民族贫困地区全部脱贫。为深入贯彻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兑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找齐自身存在短板并制定应对措施。其次,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区特色产业。将绿色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型,建立绿色产业发展稳健长效机制,助推市场深度开发,为产业振兴开道,为农民增收立项,为乡村振兴谋划。此外,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转型。首先,发展多种经营,培育新兴农业经营主体。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推广生产技术效能,发挥绿色果蔬产业或乳制品品牌优势,实施品牌农业效应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其次,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核心长效管理机制。保持资源合理利用和节能减排战略定力,优化资源开发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最后,发展第三产业,发挥资源优势,构建绿色金融产业体系、新型电商技术和现代物流网络服务。

(四)运用优势资源培育更多龙头企业

民族地区要立足第三产业发展实际。把资金人才和产业技术引进放在首位,为第三产业发展起到拉动作用。充分发挥产业聚集区和特色商业区辐射作用,引进国内外大企业来民族地区发展绿色经济产业。首先,以国有大型龙头企业为主体,中小微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协同发展,促进特色产业升级转型。其次,贯彻新发展理念,走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以绿色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 构建低碳循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绿色生态有机产品输出地。此外,构建新发展格局,走中国特色绿色经济发展新路。民族地区对重点投资项目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融资战略,吸收社会民间资本投资,培育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化企业。最后,发展民族地区绿色产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高端人才,给予董事席位和决策参与权,为产业经济发展出谋献策。举办人才交流论坛,招聘金融财务法律方面高端人才,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强优质岗位对优秀人才吸引力,把卡脖子技术作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打造一批既有创新能力又有团队精神高端人才队伍。

五、结语

绿色经济发展是“十四五”规划中重要经济发展模式,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人与自然和经济互动,实现人类社会绿色低碳安全可持续发展。静观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态势,优化发展战略、引进高端人才、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践绿色经济发展新引擎。对巩固脱贫攻坚取得成果,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民族产业提质增效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探析绿色经济发展规律,坚持服务人民发展理念,树立正确民族发展观。

参考文献:

[1]何昌勤,刘煜.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8(09):23.

[2]杨立生,熊健超.基于绿色经济发展视角的云南民族地区生态扶贫研究[J].生态经济,2020,36(09):215-222.

[3]陈祖海,丁莹.民族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20,36(09):86-94.

[4]赵欣,任军.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税务与经济,2020(04):33-39.

[5]孔蓝蓝,邓梅,郭程祥,李嘉云,罗凤珍.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典型民族地区绿色增长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5):25-26.

[6]包玉山,斯日吉莫德格.推动新时代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建议[J].财经理论研究,2019(05):11-19.

[7]孫玉良.以绿色发展引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4):19-20.

[8]龚贤.绿色发展视觉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9.

[9]任瑞琳.绿色金融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优化探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辽宁经济,2019(04):80-81.

[10]吴英慧.大数据导向下的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9,35(04):71-76.

(作者单位:苑艺,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苑光临,沈阳市市场监管局)

猜你喜欢
绿色经济发展研究民族地区
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略谈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