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实践探索

2022-05-30 10:48闫国兴
职业时空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实践路径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加快类型教育转变、强化质量特色意识、立足农业农村实际、深化融合发展等新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存在着校政、校企合作程度不够深入、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文章提出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实现技术赋能,开展公益性社会培训等实践路径。

关键词:服务乡村振兴;高等职业院校;实践路径

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的新要求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发展阶段和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體,在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可以说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加快类型教育转变、强化质量特色意识、立足农业农村实际、深化融合发展等新要求。

(一)加快类型教育转变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众,传统农民一般被认为具有科学文化水平低、技术技能水平低、自主创新意识差等特点。通过职业教育培养的新型职业农民则是与传统农户相对应的概念,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与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相匹配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素养,富有自主创新精神,以及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型职业农民的群体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生产经营农户,也包括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和返乡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等。近年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量虽有所增长,但整体占比仍然偏低,人们对农民的观念仍以传统农民的刻板印象为主。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家职教20条),明确提出“要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必须推动办学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产教深度融合的类型教育转变”。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立足新时代,把握教育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要深刻把握职业教育社会化、跨界性、整合性、终身发展性等特征[1],消除职业教育和职业农民“低人一等”的成见,特别是加强对乡村振兴技术赋能、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职业教育与乡村发展的适应性,大量培养乡村振兴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强化质量特色意识

高质量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样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以质量特色为引领,增强质量文化意识,树牢质量文化观念,浓厚质量文化氛围,紧扣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强化特色内涵和师资团队建设,努力实现院校特色专业群与农、林、牧、渔等乡村振兴领域深度融合,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抓住为乡村振兴赋能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

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要围绕质量理念、质量机制、质量标准、质量文化等,持之以恒地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在课程、专业、教师、学生、信息化等目标和标准的制定中,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目标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在“两链打造、螺旋运行、引擎驱动、平台支撑”等关键环节,结合乡村振兴的各项要求找准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并扎实改进,做到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要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决策部署落地,创新参与机制,将自身打造成为高质量参与乡村振兴的示范校和特色校,不断加强服务乡村振兴实践经验的宣传推广,提升参与的质量水平。

(三)立足农业农村实际

高等职业院校要立足农村农业发展,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尤其要重点围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文化传承、乡村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在资源挖掘与开发、服务品质提升、教育培训等方面凝聚人才、搭建平台、持续发力,在课程与专业设置上加强对接、优化教育教学方案,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服务团队、乡村振兴特色课程、乡村振兴特色课堂等。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乡村振兴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大使命。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立足服务乡村振兴的大局,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并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要符合地方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着力提高所开设专业、专业群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培育专业型应用人才,不断加大对农村产业人才的支撑力度。

(四)深化融合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要不断加强产教深度融合,提升服务企业、政府的效能。通过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以共治求善治,兼顾效率与民主,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2],要积极对接乡村振兴中的龙头企业,通过乡村振兴中的产教融合标杆企业,柔性引进具有乡村振兴实践经验的高端人才,将乡村振兴前沿的行业动态、新理论、新方法等融入课堂,实现农村产业新发展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相融通,着力提高专业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服务乡村主导产业发展。

地方产教融合需要对接地方产业发展之需,科学谋划,改革创新,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布局相匹配、与地方经济业态相契合、与企业生产过程相衔接[3]。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化融合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通过与县域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同农业龙头企业共建实践实训基地、耕读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项利好政策,加强资源合理配置,完善乡校合作模式,努力实现与龙头企业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科学研发、业务互助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通过师徒结对、实践交流、专题培训等形式,培养高素质乡村企业家,优化乡村人才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健康良性发展。

二、高等职业院校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政、校企合作程度不够深入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和反贫困治理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文化认知水平、增强人口发展能力等方面[4]。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当前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之一。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整体上还没有形成与县域企业、政府部门常态化合作的机制,在校政合作中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重要决策和政府工作中心中去,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一些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的研究开展得不够深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联动不够,提供咨询服务和指导的实际效果不明显,合作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具体落实上缺乏可操作性。

(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想库、智囊团和参谋助手作用,在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方面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和服务;同时,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助于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人才。要为乡村振兴提供高水平的优质服务,离不开专家型教师,特别是农业类专家型教师,高水平师资队伍形成的专家优势是高等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主要优势之一。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培训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涉农专业的师资引进方面缺乏合理规划,尤其是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订单农业等新的职业方面,师资结构不合理,缺少“大师”“大家”“名师”“巨匠”,师资培训的频次和质量不够高,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服务地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要求。

(三)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往往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主体意识不够强,不能够积极主动地整合资源。一是政策资源整合不够,没有找准乡村振兴和院校自身发展的契合点,不能够充分利用有关政策推动自身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二是社会资源整合不够,高等职业院校在多年的办学中,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经过不断的社会实践,一些人才已在基层乡镇、农业口部门、涉农岗位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发挥了关键作用,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乡村振兴中应加强这类社会资源的整合,并深入开展交流合作;三是科学研究资源整合不够,没有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为服务乡村振兴打造科研平台,在引导教师聚焦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方面存在短板,乡村振兴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不够显著。

三、高等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搭建平台深化合作,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持

高等职业院校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积极发挥智囊参谋作用,利用专家优势和技术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帮扶指导和智力支持。一是加强校政合作,在乡村振兴政策理论贯彻落实、城乡融合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等方面加大同市县乡村振兴局和基层政府之间的合作,在农村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乡土文化培育等方面建言献策,与政府共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二是成立智囊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科研项目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上,加大对农村农业部门的指导,推进涉农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深化乡校合作。高等职业院校应深入开展与县域企业的交流合作,可派遣优秀教师到乡村振兴龙头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同时,职业院校应在考察学校当前专业建设、优势特色、历史发展、地方资源与产业升级及企业需求等详细情况的基础上,集中自身优势资源办好当地产业特色专业,吸引企业参与办学[5],邀请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增长教师见识、强化教师意识、夯实教师知识,培养更多符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带头人”和“新农人”,在乡村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乡村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为基层社会注入强劲动力。

(二)提高师资水平,实现技术赋能

职业教育是一种横跨“职业域”“技术域”“教育域”与“社会域”的教育类型,有其自身的技术逻辑,即“职业”需要“技术”,“技术”需要“教育”,“职业”“技术”与“教育”主要依附人实现其功能,功能作用的对象主要指向“社会”[6]。以往大部分农村第一产业发展水平低,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无法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来改变现状[7]。作为职业教育主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扎根农村、知农爱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赋能乡村振兴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在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相关产业、传统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乡村主导产业发展都需要现代技术的赋能加力,乡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同样需要现代技术的有力参与[8]。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与乡村振兴相关专业的带头人培养上,尤其是在绿色食品生產技术、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畜牧兽医、动物医学等方面,要结合乡村振兴对新型农业发展的要求,打造“专家”队伍,实现培养方案的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鼓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的技术赋能。

(三)加强资源整合,开展公益性社会培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的振兴,乡村振兴为人才展示才能搭建了舞台,无论是基层乡镇干部、村干部等管理人才,还是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特派员等农村农业科技人才,都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价值。高等职业院校要围绕地方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根据市场需要、产业需要、岗位需要、标准需要,打造乡村产业、乡村人才、乡村文化、乡村生态、乡村组织等特色“培训品牌项目”,整合各种资源,丰富内容和形式,面向乡村振兴主战场为乡镇政府公务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行业部门管理人员、农业技术人员、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科技示范户等开展农产品种植、销售、电商运营、养殖、食品安全等专业技能公益性培训,开阔培训者视野,拓宽乡村发展思路。采取理论授课、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录播、直播等线上线下学习形式,重点加强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通过培训形成“新观念、新素质、新能力”,使培训者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新的技术技能和先进经验做法,不断提高素质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应把握住乡村振兴的重要机遇,按照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职能进行再审视,特别是围绕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在“办什么样的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乡村振兴职业人才”方面,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宏伟目标,对自身的功能作用发挥重新定位,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系统、全面、稳步地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汪治,刘红燕.职业教育类型的时代特性与特征探究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21(04):24-32.

[2]  赵惠莉,顾栋梁.高等职业教育由管理向治理变迁的发展历程与内在逻辑[J].职教论坛,2021(02):80-92.

[3]  任聪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演进、形成原因与未来展望[J].教育与职业,2021(04):25-31.

[4]  林克松,曹渡帆,吴永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职业教育扶贫的回顾与展望[J].职教论坛,2021(03):6-13.

[5]  陳丽君,曾雯珍.计划行为理论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提升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07):43-48.

[6]  朱成晨,闫广芬.精神与逻辑:职业教育的技术理性与跨界思维[J].教育研究,2020(07):109-111+115.

[7]  孔聪.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创新路径[J].河北职业教育,2020(05):41-45.

[8]  朱德全,石献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技术逻辑与价值旨归[J].中国电化教育,2021(01):41-49.

收稿日期:2022-03-15

基金项目:2021年度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校级立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研究”(X202101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闫国兴(1987- ),男,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基层治理、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院校实践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高等职业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建设探究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