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燕娜 李富昌
摘要:“1+X”证书制度的持续、深入推进,有利于提升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质量,能促使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文章结合“1+X”证书制度的特点,针对“1+X”证书制度与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融合的障碍,提出相应融合策略:统筹“X”证书选择,实现书证融通;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构课程体系;结合“X”证书的需求,推动师资队伍建设;融合“1+X”证书制度,改进评价体系。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培养体系融合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稳步发展,行业人才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人才需求的数量也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然而,目前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之间还有较大差距,难以实现“无缝对接”,导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就业困难而企业却招聘不到相关专业人才的局面。文章结合“1+X”证书制度,探索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期实现学校培养具备专业技能人才的目标,满足企业人才需求,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
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的提出是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利用技能证书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更大限度地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也能引导职业教育院校、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更得心应手,更加具备专业化,更有针对性。
“1+X”证书制度应遵循以下三原则:一是始终坚持在政府的牵引和领导下,保障社会组织参与其中;二是坚持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三是坚持管好两端,规范中间。该制度将社会需求、企业要求、个人能力进行有机地结合,从各个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渐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进而实现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1+X”证书制度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取学位证书的同时,争取获取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拓展自我能力,多方位贴合企业用人要求,从而顺利实现多元化就业。
“1+X”证书制度对于社会发展还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是推动全民学习。职业技能证书是对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技能技术层面的能力提升凭证,推进和探索“1+X”证书制度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能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依托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信息平台,记录学分,实现学习成果的溯源,提供网络公开查询等社会化服务,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二是在学校层面可促进学校教师、教学、教法的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使学校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多元化。
2020年8月24日,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在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有关经费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为相关单位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提供了资金方面的支持,满足试点工作的需求。
(二)“1+X”证书制度的特征
1.书证融通互补强。“1+X”证书制度中,“1”作为学历证书,是 “X”职业技能证书的基础,而“X”对“1”来说是强化、拓展,二者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融合贯通是“1+X”证书制度专有的特点。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的相互依托使学生更加具备就业竞争力。
2.“1+X”证书制度的参与主体间协调困难。1+X证书制度贯彻落实过程中,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不仅包括政府、学校、企业,还包括社会评价组织和行业协会。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实习实践教学工作,会有行业协会和社会评价组织介入。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标准、审核标准、认定标准等需要企业结合需求、行业结合权威、社会评价组织结合规则、学校结合教学来共同协调,完成“X”证书认证的相关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好“1+X”证书制度。
3.对参与职业技能证书相关课程的教师要求变高。在“1+X”证书制度的引导下,学校教学要融入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内容,进而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教学过程中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学习课时比例、任务安排,如何有机将二者结合等问题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而上述要点的合理规划是教师进行教学任务的关键,也是落实“1+X”证书制度最基础的环节。
4.调整课程体系以适应“1+X”证书制度的实施。傳统的职业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主要围绕获取学历证书目标来开展。首先,在课程安排上过于全能化,导致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上缺乏专一性,专业相关技能较为薄弱;其次,课程设置过度交叉,学生学习负担较大,但课程专业性较弱会导致学生学习成就感低。在“1+X”证书制度的引导下,学校应该调整专业相关的课程体系,严格结合专业特点、岗位技能要求打造一套符合学生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该体系的培养下,使学生即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专业技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满足未来职业发展需求[2] 。
5.职业技能证书选择层次要分明。职业技能证书是学生获取专业相关职业能力的证明,职业技能的拥有是学生获得证书的依据。在职业技能证书的选择上,首先,证书选择与专业挂钩。在职业技能获取的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结合专业及专业相关岗位,利用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技能进行相关划分,避免技能证书的混杂;其次,职业与能力挂钩。职业对于能力的要求是具体的,这要求相关证书要分成若干等级,体现其层次性[3] 。同时职业技能证书的层次性与职业领域对标,使学生在获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时可以实现就业多元化。
二、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新型的商务实践型学科,专门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定位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一直在进行,然而距离快速发展变化的行业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职业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过程中仍存在可以改进的细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过于全面,课程体系复杂
职业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倾向过于全能化,试图培养出适应行业所有相关岗位的人才,导致课程设置上庞杂且缺乏精准性。首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职业院校试图拓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侧重于从横向发展学生能力,希望学生能适应电子商务行业中大部分岗位,以此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其次,课程设置。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依旧延续传统课程中文化素养、专业基础、专业选修的课程设置,没有结合相关专业特点、行业特色。就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其交叉学科特性较强,与传统专业相比,课程设置难以把握,出现 “全能型”。这样大而全的全能定位势必造成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出现分散性,学生的精力也将呈现碎片化,难以集中精力针对性学习[4] 。
(二)实践条件不理想,模拟与现实差距大
目前,职业院校都配备了相应的实践教室和设备,但是这些设备与企业的实际操作的设备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学校层面,学校引入一系列教学模拟软件,但由于这些软件的时效性、实时性和真实性都赶不上行业发展的变化,使仿真软件难以实现“仿真”。目前的电子商务软件无法模拟真实完整电子商务流程,如支付环节、售后咨询、物流发货流程等。
在企业层面,真实的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不存在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的设置,教师难以根据学生实践情况打分、评价。同时某些电子商务平台需要企业资质,教学过程无法提供相关凭证,难以进行教学。
(三)教育模式过于传统,难以适应快速更新的行业
当前,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传统教学模式上,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都是依据以往经验来开发的,教授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演绎,而实践中不断更新的需求难以迅速被纳入到教学中去。
在电子商务行业中,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团购模式、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都比理论先发展。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在电商人才培养中体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一是理论体系更新较慢,支撑力度不足;二是承担教授前沿电子商务知识与技能任务的师资较为匮乏[5] 。
三、“1+X”证书制度与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融合的阻碍因素
(一)证书选择方面
“1+X”证书制度下,X证书的种类变多,范围较广,存在证书选择所导致的阻碍因素。证书选择的主体会影响制度实施的效果。例如,第一种:在选择证书时由学校主导,而学校仅根据自身仅有资源去选取证书,这会违背“1+X”证书制度的初衷;第二种:由学生作为选择证书的主体,则会增加教学管理的难度,增加教师的教学难度。但是,第二种选择下,学生作为主体可能会推动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做出创新。
(二)课程标准方面
课程标准是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教学的主要知识点、如何实施,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在“1+X”证书制度下,修订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标准,有助于学校能较好开展教学工作。课程标准修订重点要围绕教学主要知识点开展。调整后的教学主要知识点应包含证书所涉及的岗位知识和职业技能,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清楚把握重点[6] 。同時在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也要注重课程教学评价,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将推动“1+X”证书制度的实施。
(三)师资队伍方面
在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对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得到强大师资力量的支持。此时的师资除了校内教师以外,要积极开发企业教师资源,二者相结合有利于推动“1+X”证书制度的实施。在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学生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教师在依据证书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队伍对职业技能证书相关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
(四)校企合作方面
“1+X”证书制度的实施也需要紧密结合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当前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是基于学校相关课程的实践,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存在一定差距。但在“1+X”证书制度的实践中,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之间要深化合作,以促进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使学生能有机会、有切实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五)评价体系方面
由于目前“1+X”证书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当前的评价体系依然是在应试教育下推行的,缺乏评价的灵活性、多元化。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某些院校将学生是否具备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变成了毕业的硬性条件,与“1+X”证书制度的实施初衷有所违背[7] 。实际上,现有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1+X”证书制度的实施。
四、“1+X”证书制度与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融合策略
(一)统筹证书选择,实现书证融通
X证书选择范围较广,内容较为丰富,在选择上要统筹学校教学情况和学生兴趣、需求。以学校引导和学生自主选择为原则开展1+X证书制度,在确保学历证书的培养下,开展X证书制度的实施工作。
在学校层面,首先,学校要根据国家政策选择专业相关的证书,并对证书的信息做出梳理,方便学生查阅;其次,结合专业特点,将X证书的教育融入学校教学工作中,使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相关课程的同时,也能学习到职业技能证书相关的知识。
在学生层面,首先,在学生入学时开展关于1+X证书制度的系列讲座,为学生讲解该制度的含义、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X证书;其次,在讲座基础上为学生讲解专业相关的X证书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明白获取证书的目的、证书对学历提升的影响、电子商务专业要获取哪些证书等;最后,结合学生的就业问题,开展相关就业发展的教育,从职业角度为学生讲解X证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证书的学习。
(二)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构课程体系
“1+X”证书制度与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融合应该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学校教学过程。打破传统教学中的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专业技能知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精力,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不能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变成学习负担。在重构课程体系前,学校要紧密结合自身实践条件、教师配备等资源,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一步开发一套属于本校的、符合实际情况又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课程体系[8] 。将职业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中可融入职业技能证书等级标准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三)结合证书的需求,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在“1+X”证书制度的推动下,要求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执业技能相关知识。依据“1+X”证书制度中的“X”证书来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评估教师是否具备教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能力。
首先,“引进来”,即学校引进企业相关技能人才,教授职业技能证书的相关知识。电子商务专业教研组对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所蕴含的知识点进行深度剖析,将职业技能细分,根据细分结果从企业对口寻找相关职业技能教师,优先提升对应专业的技能性。
其次,“走出去”,即学校将专业教师外派到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学习,引导教师完成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以掌握不同证书的实操技能。该类教师能够将职业技能证书包含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入到常规教学之中,从而达到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的目的,进一步保证在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促进多方参与合作,落实“1+X”证书制度
在落实“1+X”证书制度时,要联动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专业相关部门,多方合作,积极促进制度实施。首先,保证需求性。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依托电子商务相关的龙头企业的专业性,并结合其岗位需求的特点,提出电子商务职业技能证书的设置。例如,网店装修技能证书、客户服务技能证书、网店商品挑选证书等;其次,保证权威性[9] 。企业将拟设定的职业技能证书提交国家相关部门和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在审批得到认可后,制定出职业技能证书认定的详细标准,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证书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最后,保证适应性。职业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关键环节,对国家职业技能部门、教育教学部门及行业协会联合制定并颁布的职业技能證书做出剖析,将其中知识点与教学相融。同时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开发校本教材,开设职业技能证书有关的课程,进而推动学生学习成果多元化,获取证书多样化的教学现状,实现学生学习成果专业化,教师教学成果丰富化。
(五)融合“1+X”证书,改进评价体系
“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对于职业技能人才的评价呈现出多元化。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专业技能,实现职业教育学历和职业技能的有机结合。“1+X”证书制度提倡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属于实践训练的环节,所以对“1+X”证书制度的实施效果评价要结合学生的操作环节。
第一阶段,在学生正式进行相关技能实习实践之前,可由学校组织职业技能相关理论知识的考试,学生考试合格以后进入第二个阶段,即模拟实习。学生在学校具备的相关仿真实习基地开展职业技能操作,经相关职业技能教师认定后进入第三阶段,即企业实操。学生进入企业开展相关职业技能的实操工作,让学生切实在岗位上完成相应工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测评学生能力,使学生更好掌握职业技能。评价考核表如表2所示。
结 语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跨学科、实操性强的专业学科,同时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速度迅速,导致“1+X”证书制度与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融合更为复杂。二者的融合需要不断探索,要求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的学习态度、企业需求等紧密结合。“X”证书与教学的相互融通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从横向转换到纵向,加深了人才的专业性和可靠性,保障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加强了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合进行培养和评估,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多项职业技能,加强学生升学和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黄一鸥,曾绍玮.书证融通背景下1+X证书制度的价值目标与推进路径[J] .教育与职业,2021(05):12-19.
[2] 唐以志.健全1+X证书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2):109-113.
[3] 陈璐.职业院校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21(02):13-18.
[4] 吴南中,谢红.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方向与创新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20,41(36):22-26.
[5] 杨勇,刘霞云,黄福,赵崇杰,李俊杰.1+X证书制度下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创新培养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21,210(06):4-9.
[6] 丁喜纲.基于1+X证书的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21,210(06):17-21.
[7] 杜文龙,徐雪峰,乔琪.高职人才培养中1+X认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20,204(12):11-15.
[8] 陈丽婷,李寿冰.1+X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与现实问题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7):13-18.
[9] 叶华.我国职业教育实施1+X证书制度:诉求、价值与路径[J] .河北职业教育,2020(02):11-13.
收稿日期:2022-04-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962037,71562036);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N2019026);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JS140);云南省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云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YH2020-C13);云南师范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20hhkc31):统计学
作者简介:包燕娜(1995- ),女,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电子商务;
李富昌(1981- ),男,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