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在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中的实践分析

2022-05-30 03:07马建雄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3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免疫学病原

马建雄

[摘           要]  在教育强国战略指导下,我国为提高教育效率与质量,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以及提高学习的便利性,开设了高校精品课程,其中慕课是此类课程的信息化形式之一。慕课能改善传统课堂教学弊端,突破时空限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既能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又能解决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存在的理论讲解枯燥、师生互动不强、课程内容与模式单一等问题。通过概述慕课等基础理论,在分析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遵守慕课教学原则并进行线上课堂构建,推动学生自主预习,方便教师了解学生问题,结合线上课堂优势,打造具有院校特色优势的慕课课堂。

[关    键   词]  慕课;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3-0137-04

在医学专业课程中,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具有基础性,主要由感染性疾病预防和诊断、免疫系统功能与构成等课程构成,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为后续学习以及临床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具有内容多、学科多、理论抽象以及内容更新速度快等特征,如全球疫情形势下,学生需要学习疫苗以及新病原微生物等内容,增加了教学压力。而慕课的出现,能覆盖教学盲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主体学习动力。

一、慕课概述

(一)慕课概念

慕课,也被称为MOOC,作为新兴线上教学模式,是一种规模化、开放化的网络课程,能够面向全世界,提供各类学习资源、优化教学体验,广受各界群体欢迎与认可。规模化,主要表现在涉及对象规模、参与主体规模、课程资源规模以及资金规模等方面。开放化,主要表现在教学主体与对象开放、教学方法与课程资源开放等方面。慕课能跟踪学习,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属性。作为新兴教学模式,慕课在教学理念、机制、模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变化[1]。

(二)慕课的特点

慕课真正做到了“趣味教学”,将课堂教学搬上线上平台。相较于传统教学,慕课以学生为主体,具有引导性与交互性。当前,慕课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准确,作为远程教学,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效果,不能照搬教材内容,而是要认真筛选与优化,保证录制内容的质量。同时还要将整个教材分解成各个单元,以知识点为主体,在8~15分钟内为学生展示重难点,让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慕课具有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与时间选择课程、安排上課时间。慕课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测试题,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督促学生巩固与复习。同时慕课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避免让学生产生畏惧与羞耻感;慕课评价非常多元,既可以进行测试评价、问卷评价,又可以进行专项评价,实效性非常高;资源是慕课最为显著的优势,多主体、多类型的资源,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与资源获取渠道[2]。

(三)慕课教学应用的优势

1.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都由教师决定。而在慕课教学模式应用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转变。从教学主体的角度来看,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学习强弱等选择自身喜欢的线上课程,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线上慕课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甚至可以选择其他名校优秀的教师,可以说,慕课教学的应用,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真正提升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教学重点来看,慕课教学的应用,同时也实现了教学重点的转变,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的重点不再是以“教”为主,而是以“学”为主,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教学重点时,不再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而是按照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等制定。另外,线下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知识的唯一渠道。慕课教学的应用,拓宽了学生获取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知识的途径,降低了学生获取优质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内容的门槛,学生可以利用智能移动设备进行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

2.教学内容的精品化

在互联网教学模式日益深化的今天,学生接触到的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学生已经拥有对教学内容质量的判断力,高水平、优质的课程是教师进行慕课教学时的首选。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名校名师参与到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慕课教学内容的制作过程中,制作出了具有教学代表性、针对性,案例解读与理论知识结合的慕课教学内容,慕课教学内容呈现更加精品化、优质化的趋势。

3.慕课教学的开放性

在互联网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之前,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实践的主要方式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讲授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知识后,学生依靠课堂笔记与课后练习的方式进行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慕课教学的应用,提升了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的开放性,优质的教学资源不再封闭,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局限性得以破除。慕课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的充分共享。在慕课平台中,所有的教学资源都是开放的、共享的,学生能够按照个人的实际需求自由挑选课程,选择合适的时间上课学习,使得学习过程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充分实现学习的自主性。第二,受教育程度的均等化。当前,教育全球化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世界各国都在为促进教育公平而努力。利用互联网技术赋能,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慕课平台传送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全新的共享途径打破了固有的时空限制,无形间消除了学校和知识传播的鸿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受教育的均等化。第三,教学过程的可视化。实施慕课教学,从教师的讲课、提问、互动交流、作业布置一直到学生反馈的全过程均在慕课平台上完整展示,使得每一个步骤都能回溯和查阅,这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方便学生对特定内容和问题的复习和探讨,有利于课程教学的公开、公平。

4.评价管理的全面性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措施。以往的教学评价,其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对于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情况较少,手工操作的效率也比较低。应用慕课平台,可以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优势,在教学的全过程都能进行评价管理。例如,采取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并行的评价管理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测试、课外作业、学期考试之外,还可以适当地对课堂参与度、课堂讨论度、论坛活跃度等环节赋予适当的权重,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参考分数,两种评价的分数均达到合格标准,学生才能顺利修完课程的学分,并获得相应的证书。

二、病原微生物學与免疫学教学现状

首先,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具有综合性,其主要教学内容为抗原性异物的性状、免疫应答的机理、特定条件下病原微生物学的生物特性、生命活动规律、致病性与免疫性等进行研究的综合性医学基础课程,同时也包括了免疫系统、免疫性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等医学知识,兼顾理论掌握与实践训练,各理论之间关系密切,各课程之间联系紧密。由此可知,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内容庞大、体系复杂,理论知识枯燥、抽象、晦涩难懂。想要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必须优化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理解力、创造力以及发展力,让学生拥有应变能力[3]。其次,由于当前我国对于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仍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缺乏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践教学,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相关实验课程也仅仅作为理论知识的辅助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较弱,无法全面掌握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相关实践知识,教师在开展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时存在形式化问题,对于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践教学的态度不够严谨认真。最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对于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框架设计没有根据国际最新研究进展而作出及时调整与更新,导致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适应社会科学的进步发展。

三、慕课在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深入性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较为复杂,浅层理解虽然能提高考核成绩,但是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深入挖掘慕课内容,从多方面、多角度鼓励学生探索与分析,利用弹幕、评价框或者平台后台交流心得,拓宽教学深度与广度[4]。

(二)系统性

慕课教学虽然时间短、单元多,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合理筛选教学内容,树立教学主干,构建教学框架,为每部分内容设计教学模块。既要精简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把握教学重难点,也要以线下课堂体系为基础,适当拓展科学知识。设计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特点以及能力,丰富慕课内容,增强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5]。

(三)理论性

慕课既强调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理论。不能将教材内容直接粘贴、复制到慕课中,而是要整合与摘选,升华理论知识,让学生深入理解。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慕课特征、性能,营造自由、舒适且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师生可以贴心交流,提高慕课教学效果[6]。

四、慕课在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实践对策

(一)自主预习

慕课改善了传统课堂单向传输知识理论的弊端,通过慕课平台,可以构建一个多元、清晰的网络知识框架,优化知识传输过程。慕课并非将教材内容大量复制、粘贴,而是以各个单元、知识点为单位,沿着教学主干设计为多个教学模块,也可以将重难点内容设计为多个知识点视频,视频时长在8~15分钟,内容精简、条理清晰、讲解快速,不会占据设备内存,学生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都能观看,可以自由选择观看时间与地点,满足了互联网信息时代“短、小、精”的传播要求。上课前,教师可以在慕课平台上传主题、重点内容以及相关资料,让学生自主预习、完成课前任务。经学生反馈,此种教学方式为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时间,未成为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教学的负担。同时对于细菌遗传异变等难点内容,还能多次观看,或者可以将预习问题带入课堂,提高慕课教学效果[7]。

(二)设计教学目标与任务

要根据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目标,安排各项教学任务,既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考虑教学设置与学习情境之间是否具有适配性,能否激发学生兴趣。要求慕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联系过往知识,也能为后续教学做铺垫,让学生融会贯通。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过程中要设计任务库,其中包含调查问卷、讲解视频以及案例分析等,利用线上资源方便线下实践教学开展。例如,讲解病原体时,先在慕课上进行理论讲解,随后为学生补充相应病例,让学生将线上知识代入实际案例中,深入掌握知识并探析两者的差异。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各个模块设计不同的任务单与考核内容,学生听完慕课后,利用3~5分钟在后台做题,方便教师了解学习进度与情况[8]。

(三)小组合作,加强自我完善

安排任务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根据慕课课时安排,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任务完成情况。例如,设计“超敏反应学习与讲解”任务,每5~8名学生为一组,选出一名组长安排小组任务流程,1名学生讲解。先在慕课上讲解基础知识、安排任务内容,为学生留出一定时间查阅资料、设计内容、制作PPT等,然后将课件在后台上播放,既能检验小组实践能力,又能将成果展示给全体学生,相互学习,提出建议,弥补学习盲点。最后教师一一点评与优化,将高分作品展示在慕课平台上,并给予一定奖励。传统的课堂小组教学虽然能让教师掌握学生进度,但是教师主导性过强,既不能科学安排小组学习时间,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慕课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能发现自身问题、丰富展示模式,让教学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学生还能借鉴慕课平台上提供的各类资源,以其为基础创新展示形式,探索新思路[9]。

(四)科学安排教学流程

1.整合网络资源,融入慕课教学

作为高校精品课程,慕课平台上不仅有本院课程,还有多种高校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时,学生能从慕课平台上下载图片、视频、案例以及题库等,甚至还能看见完整的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纲目,模块丰富、主体明朗,让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安排预习、复习时间。免疫学学科理论知识抽象复杂,病原微生物学科知识零散、琐碎,需要立足于实际,深入理解,不能纸上谈兵、一蹴而就。慕课资源立体、丰富,能让学生掌握各类知识细节以及实践技巧,若学生仍不能理解,还可以让教师直播教学、细致分解。慕课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深化知识的平台,让学生不拘泥于教材[10]。

2.問题教学与网络教学融合

丰富的慕课资源能为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可以集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经典案例、教学经验以及教材内容为一体,设计教学问题。慕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弹幕以及评论看到所有学生的观点,营造全面、开放且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氛围,根据高频率问题、重难点知识以及盲点,适当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考。传统课堂教学无法为学生展示各类资源,耗费大量时间,同时教师还要维持课堂秩序。而通过慕课平台,教师可以将案例涉及的症状、处理措施、防治重点都展示给学生,并且将其编成资源包,让学生自行下载。还可以为学生展示疾病防治方案,以其为模板,让学生课下模仿与分析,在后台提交与提问,教师整合后在下次慕课上讲解。

3.师生互动,覆盖教学盲点

慕课具有精简性,部分学生不适应慕课教学,常出现不敢提问以及理解不到位等情况。由此,教师可以先进行线下授课,将慕课作为补充课程,覆盖教学盲点。将重点章节内容放在课堂上,要求课堂教学与慕课具有同步性,课堂教学分为十节课,慕课也为十节课,可以进行教学拓展、知识补充、难题讲解、技巧分解以及内容考核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授课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教学上,也要用多媒体展示各类资源,如真菌图片、病毒发展视频等,为慕课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同时,课堂教学可以以章节重点为主,减少细节与逻辑推导,将此任务放在线上,避免学生思维混乱。慕课教学时,以班为单位成立交流小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与成果共享。还可以通过慕课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满意度[11]。

4.在线考核

合理分布教学考核分数,在后台设计考核问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回答。例如,根据慕课中各个模块设计分章、单元、期中以及期末考试,此部分考核占整体考核的70%,剩下30%分为阶段教学作业以及课下随堂测试等。为了保证考核公平,限定考核时间、提交次数。根据慕课考核结果,可以分析出学生对各个单元的把握情况。要求考核内容涵盖客观选择题以及主观名词解释、案例分析等。

(五)加强教学评估,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估能真实反映教学效果、教师能力以及学生学习情况,以教学效果与过程为主,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自评、互评、问卷评价等。慕课教学时,学生可以根据课后弹出页面实时评价,也可以在后台进行专门评价与留言,方便教师分析每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不足之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后考核分数,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双方互评,能优化教学过程,缓解教学压力,得到最真实的评价。

五、慕课在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启示与思考

(一)教学问题

慕课虽然具有较强优势,但是不能代替传统课堂教学。后者能进行面对面交流,加强心灵沟通与情感共鸣。特别是医学,医学既立足于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环境。线上教学难以提供此关系,并且在线考试时,也会存在题型固定、学生不诚信等问题。

(二)教学启示

1.转变教学思维,优化教学内容

要吸收慕课教学优势,转换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创造潜力。教师应该了解并且掌握慕课,提高慕课质量与设计水平,正确发挥慕课的辅助性作用。既不能敷衍了事,又不能出现重线上、轻线下等问题。

2.适当加入线下课堂教学,优势互补

慕课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以教材重点为主,而慕课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推动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例如讲授流行感冒病毒时,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知识,可以在慕课上展示公共卫生案例,补充病毒变异等知识。

六、结语

医学是综合性学科,既需要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高水平的实践课堂,又需要迎合时代发展浪潮、创新教学模式。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非常重要,通过引进慕课能调动学生兴趣、提供丰富资源、辅助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思考与探索,进一步缓解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困境。

参考文献:

[1]周业成.“慕课”在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中的实践分析[J].经济师,2022(3):172-173.

[2]薛华.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实验考核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2):137-138,140.

[3]齐芬芳.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1):219.

[4]熊艳玲.浅析网络教学在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师,2017(14):66-67.

[5]王茹.网络教学在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饮食保健,2017,4(16):324-325.

[6]师丽丽.“慕课”在高职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应用[J].新丝路,2017(10):138-139.

[7]杜康.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方法[J].科学咨询,2021(40):78-79.

[8]夏金婵,从人愿,梅雪,等.SPOC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中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3):160-161.

[9]赖德慧.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效果改进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4):76-77.

[10]姚佳,徐文,李薇,等.综合性评价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10):1256-1261.

[11]李芳芳,金权鑫,孟繁平,等.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和体会[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15):1893-1895,1901.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免疫学病原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稿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