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和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国家召开第五次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方案中确定高等职业院校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方向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基础,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改变传统认知,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职业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发展所需求的综合型技能人才。校园生涯中对学生价值观隐性影响最大的是来自校园文化的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指引学生强化自我管理、提高综合素质,给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校园文化;立德树人;影响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67-03
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面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经济贸易竞争逐步转变为软实力的竞争,即以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为基础的成长型发展体系的竞争。这不仅要求国家层面加大科研力量的投入,同时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策略提出了更为综合的标准和要求。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互联网以及先进技术的深度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迅速加快社会发展与行业变革的进程,并对综合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深入进行分析,在教学方法和理念持续改革创新的基础上,积极转变教育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改革根本任务,对学生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做好指导,强化思政教育培养和团队意识构建,提高学生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意识,提升个人技术能力水平,为步入社会进入职业生涯应对就业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1]。
一、立德树人影响以及校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一)立德树人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立德树人”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概念。“立德”是指树立德业,修养品德,使德行深入人心,“树人”指的是有意识地教育人才、培养人才的过程。立德树人是育才和育人相互统一的过程,树人是立德的价值体现,立德是树人的首要任务。通过国家多年素质化教育的探索和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已经在学生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中初显成效。不过相对于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来讲,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仍需要不断完善和健全,以学生职业生涯为导向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今,教育部门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培育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培育方面追求更高的水准,同时职业精神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方面也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不过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对于新形势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方面仍然略显不足,以至于学校在个别方面的教学方式方法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和弊端,如新型教育理念的转变较慢、培养定位不够明确、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够扎实、职业认知和职业价值观与社会实际存在偏差等,导致高职院校现阶段水平与教育部的要求具有较大差距。在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金钱利益与职业价值的关系,理性降低对金錢利益的期望值,减少学生功利性和利己性思维。处理好职业发展过程中“知足”和“进取”的界定,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个人名誉。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具有非常长远的影响,对其工作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些正向的作用为高职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二)校园文化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熏陶对学生步入社会后职业生涯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特别是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价值观的定位方面。良好的校园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基础培育效果。综合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涵盖个人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个人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新时代的高等职业院校应着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应注重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制订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时,培养定位应科学、合理,要结合学校特有的文化,结合学生学习方式及特性综合进行考量。职业能力的培养方向要结合时代发展特性和社会发展需求,并且应具有前瞻性和预判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综合能力的培养,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完善了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立足现代化企业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同时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的正确定位和健康、和谐发展。
(三)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的方式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要注重外部环境因素的干预。运用校园文化环境进行培养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摇篮。而且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的引导会使学生在职业规划及职业价值观方面有正确的方向认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也是校园文化的培育宗旨。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及职业价值观教育分析
(一)现阶段的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状况
多项调查数据以及由企业人事管理回馈的信息显示,当前一些高职毕业生在初入职场时所表现出的职业综合道德素质及综合职业能力仅能满足企业基本需求。对企业文化认知以及职业素养方面,一些初入职场的毕业生与企业标准仍有较大差距。其中在以下方面表现较为明显:(1)爱岗敬业方面,一些高职毕业生对企业奉献意识较为缺乏,实干精神略显不足[3]。(2)诚实守信方面,面试过程不能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往往夸大自身能力和专业素养以至于任职过程中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3)工作责任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服务意识薄弱、不遵守组织纪律、精神涣散、工作斤斤计较等。(4)职业道德意志不坚定,难以排除各种消极因素的干扰,不能够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和品德意志。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立德树人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不过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学理念依然仅限于专业技能和岗位生产知识的传授,缺乏对职业精神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此类教育模式往往缺乏人文和教育性,且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从发展眼光来讲,这种职业教育培育的人员不仅无法满足我国在转型时期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更无法适应现阶段国际信息化时代变革。通过与企业人事管理部门沟通交流发现,初入社会的学子跳槽率及流动性普遍较高,并且担当意识、责任意识缺乏,不具备吃苦耐劳和合作进取精神。所以,高职院校教育方针应注重立德树人与技能、知识全面育人,以适应时代需求和现实发展[4]。
三、立德树人校园文化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方法
(一)坚持立德树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规划中已经给出了答案。首先是以“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为根本要求,以满足现代化建设需求为目标,结合我国国情现状,展望未来社会发展形势,用长远的眼光对现阶段的学生进行培养。开展校企合作模式,重点培养高端产业人才,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地域特点培养多元化高技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建设现代化高职院校做贡献。学院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生职业生涯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精神的培养纳入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计划方案之中,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综合性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应紧随时代发展需要,创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适合各自学院特点的符合教学实际的职业精神培养模式和方法。
(二)强化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作用,实施课程育人、环境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灌输文化理念的主要方式。校园文化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潜移默化的渠道。因此,职业院校在立德树人方面应将思想政治课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共同发挥有效的育人作用。思政教育应以国家人才培养策略和要求为根本,结合社会实际发展情况同步施教。培养学生具备时代要求的职业精神与职业品格。并且,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要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多元化的方式使学生感受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综合素养[5]。不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为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型技能工作者而努力。
(三)拓展社会实践渠道,推动校园活动育人
学生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更为直接地接触社会,也能对工作有主观认知,学院应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提升综合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例如,可以与部分优秀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实际参与到工作之中,切身感受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及规范化的制度管理模式;设立志愿服务中心,让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感受劳动过程中的价值观念,激发内在动力。另外,学院可以与部分社区或福利性机构进行联合,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或福利性慰问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层次地体验社会,提升社会责任意识,激发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
(四)营造立德树人校园文化氛围,促进环境育人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这也是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精神的重要方法,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培养和渗透,从而影响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故此,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定位和宣传时应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汲取优异的企业文化元素,结合本学院的特点进行宣传和辐射,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同时,高等职业院校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宣传工作。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内网、优秀展示板、展示台、优秀毕业生讲座等多个渠道进行影响和宣传,营造渗透职业精神和优秀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2)开展丰富的文体教育活动充实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开展以校园文化内容为背景的主题演讲活动;开展以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守信履约等为主题的文娱表演,结合学生专业科目举行综合性技能比武等。让学生深入领会到校园文化的内涵,同时在活动过程中磨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以活动为背景锻炼学生的综合性职业能力,让学生在校园活动过程中丰富自己、提升自我[6]。
(五)德藝双馨的教师队伍,以人育人的培育模式
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职院校若想实现教育制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优秀的教师是其关键。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具备广博的专业性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还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立不能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交流,要让教师走出校园,与企业和社会进行接触,深入企业生产岗位之中,了解在企业岗位所需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将日常教学过程中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知识传授偏差进行对比,掌握专业领域中更迭的新知识、新标准、新技能,从而带入校园、教育学生、服务课堂。学院可以利用校企合作机制的作用,聘请企业中优秀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才进入校园。以兼职教师的身份给学生讲解企业中的职业素养和要求,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企业精英的职业精神和精湛技艺。高职学院应立足社会实际发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采取更加多样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
四、结语
立德树人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可以贯穿学生职业生涯全过程。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应综合性开展,以高质量、高技能、高素养的人才培养为主线,全面落实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学生技能和德行的共同提升。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敬业爱岗、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如今国家虽然倡导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但由于教育定位特点的不同决定发展形式的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和发展方向,建立灵活的学生招生机制,设计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将“立德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打造学生多元化的职业方向。为有潜力、有能力的学生实施系统化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为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慧,邓良志,常晶晶,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学生正确职业观的引领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0(19):222.
[2]孙建萍.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途径的探讨[J].招生就业,2016(1):136-137.
[3]邹春霞.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学生正确职业观的引领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4):84-87.
[4][6]杨金栓.职业教育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考察[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33):122-124.
[5]邵焕举,王立明,李永强,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学生正确职业观的引领路径[J].理论观察,2020(9):141-142.
①基金项目:兰州市2022年度教师个人课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影响研究——以兰州某所高职院校为例”(编号:LZ〔2022〕GR1698)。
作者简介:任源(1990—),女,汉族,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财经商贸课程思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