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萍 王尔茂
[摘 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让建设“健康中国”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我们对《食品营养与健康》教材进行了开发和升级。在思路上,教材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落实“纲要”为目标,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以“营养—食物—膳食—健康”为主线进行串联;在内容选取上,对接《公共营养师》等职业标准,加入“健康素養”内容,融入最新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在编排上,进行模块化设计、项目引领,弹性化的实训项目、立体化教学资源。教材具有鲜明的职教特色,注重健康素养教育,融入思政元素自然,立体化教学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关 键 词] 高职;教材;营养;健康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19-03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载体。一本好的教材,能有效地辅助教师“教”、帮助学生“学”,成为师生之间沟通的良好媒介。相反,如果教材没有紧贴时代发展的节奏,没有跟上专业、行业发展的步骤,就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乃至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和品质[1]。2020年,教育部颁布《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对教材建设提出了要求:“内容科学先进、针对性强”“专业课程教材要充分反映产业发展最新进展,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及时吸收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建设“健康中国”成为时代的主旋律;2017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的颁布更是踏入了全民营养的时代。在此背景下,笔者对《食品营养与健康》教材进行了开发和升级。
一、目前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
《食品营养与健康》教材适用于高职的食品类、健康管理类、餐饮类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食品营养与健康、营养与健康等,该课程可作为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营养指导、健康教育职业能力,课程实用性强,与日常生活结合紧密。目前,市面上现行的营养与健康教材非常多,且存在一些缺陷:一是部分教材仍沿用本科医学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的体系,介绍了各种营养素及其功能、人群营养、疾病营养等,没有从工作岗位出发,未能有效融入职业标准,不能准确指导学生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岗位适应性[2];二是重点在于介绍“营养”知识,而对于“健康”的部分涉及很少,未能把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三是更新滞后,未能把最新的国家政策、法规、标准落实到教材内容中,特别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等重要的相关文件,而这些是思政元素融入很好的方式。
二、教材编写的思路
教材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提升学生营养健康基本素养。教材以一条主线串联,以模块化进行设计,每个模块按照工作过程分为若干个“项目”。教材内容的编排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旨在用正确的思想、实用的知识引导学生成长。融入国家营养与健康政策、《公共营养师》等职业标准,突出科学性、职业性。
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教材。我们邀请了来自企业一线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一起编写教材,因为他们最了解企业岗位对人才的技能要求,把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融入教学内容中。校企“双主体”编写教材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岗位实际,保证理论联系实践在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3]。
教材以“营养-食物-膳食-健康”为主线进行串联(见图1),从营养到健康,先从认识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开始,到认识富含各类营养素的食物,再到学会搭配各种食物的膳食,最后进展到促进健康的层面,由微观到宏观、由点及面、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学习者学习。
三、教材内容的选取
(一)对接职业标准
通过分析学生从事的工作岗位,找到教材所对应的职业标准。本教材对接营养、健康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教材内容是参照《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来进行构建,两个标准共归纳了6个典型的“职业功能”,“职业功能”对应6个“工作内容”,教材根据学生学习的逻辑重构为3个模块、6个项目、8个实训项目,覆盖了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所有工作任务(见图2)。
(二)加入“健康素养”内容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幅度提升公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30年,公民健康素养水平要达到30%。”我们紧贴时代发展,本教材创新性地加入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相关内容,单独列为一个项目——《项目5 公民健康素养》,设计了若干个配套的实训项目,并在本书的教学目标中加入了“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旨在帮助提高国民营养健康素养水平。
(三)融入最新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最近几年国家密集发布了许多关于营养、健康、食品安全的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现了国家对该领域的重视。本书与时俱进,融入最新的内容,充分展示了我国在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15个重大行动融入各个项目中;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相关政策、法规,增加了项目1“我国营养与健康的相关政策”内容,并对“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进行了更新;依据最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的营养与安全》内容进行修订;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对《居民的膳食指导》进行了全面更新。
四、教材的编排
(一)模块化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设计为食品营养、膳食指导、健康素养三大模块。“食品营养”模块侧重营养知识教育,包括项目1中国居民营养健康概述、项目2营养学基础、项目3食物的营养与安全;“膳食指导”模块侧重应用能力培养,包括项目4居民膳食指导;“健康素养”模块则侧重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包括项目5公民健康素养、项目6慢性病与传染病预防。
(二)项目引领
每个模块下分为若干个项目,以项目引领教学。一共有6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独立的章节,每个教学项目均包括教学目标(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教学内容(每个项目分若干个任务)、复习思考题、实践活动(课内或课外安排),每个项目下安排了多个学习情景,必要的拓展知识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呈现。其中,每个项目均设计了对应的若干个“职业技能实训”项目。
(三)弹性化的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设计坚持知行合一、育训结合。实训项目均源于营养/健康指导技术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涵盖了《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职业标准中的内容。以真实工作项目为导向进行设计,包括健康监测、食品营养评价、膳食调查和评价、膳食指导、健康基本技能、营养健康指导与干预等,共设计了24个实训项目(含线上资源14个),其中基础8个、拓展16个,可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学生岗位技能培养的需求选择,有选修有必修,有益于探索不同专业的多种教学模式。
(四)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本书按照建设新形态教材的要求,搭配了立體化教学资源。其一,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料,国家政策、规范、标准等辅助资料,以及拓展知识材料则制作成二维码呈现,学生可以通过手机、Pad等电子终端设备扫一扫获取本教材相关教学文件资料、实践教学资源等紧密配套的数字化资源(见表1),本书二维码共有55个。其二,建设了与教学内容配套的数字化资源——基于超星平台的广东省精品课程《食品营养与健康》,网站上有海量演示文稿、微课、动画、案例、图库等教学资源,以满足各学校教师课内课外教学、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数字网络化教与学的需求,实现互动互助式学习。
五、教材的特色
第一,职教特色鲜明。教材紧密结合食品加工生产、流通、服务等职业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有效融入了营养与健康领域最新的政策及成果,做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三并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第二,注重健康素养教育。自觉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健康教育任务,结合教材的食品安全、膳食营养等项目,合理选取课程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合理膳食、注重饮食安全,普及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健康素养,突出教材的实用性与科普性。
第三,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材在“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在营养与健康领域的最新政策,落实“健康中国”的理念,结合具体项目内容充分展示了新中国在营养与健康领域取得的成就,贴近时代脉搏,增强了学生的“四个自信”,积极进行课程育人。
第四,立体化教学资源丰富。教材搭配了丰富的立体化资源,包括教学资料、辅助资料、拓展知识材料等,并采用二维码呈现,还基于超星平台建设了相应课程网站。如此既节约了篇幅、利于流畅阅读,又能拓宽学生视野、满足多维度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4]。
六、应用效果
《食品营养与健康》教材既可作为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营养与健康的教材,又可用作高等院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还可作为大众的科普读物。本教材自2010年出版第一版,2015年、2020年分别出版第二版、第三版,受到相关职业院校欢迎,累计印刷14次,发行16万册。本次修订后的第三版教材,在出版1年多时间已印刷5次,发行60000多册,在同类教材中覆盖学校数、学生数众多,成为食品类高职教材的畅销书。目前,教材已供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职业学校食品及相关类专业教学使用。与同类教材相比,本书覆盖学校数、使用学生数较多。同时,由于教材内容构建合理,质量较好,还被许多食品企业选用,使用效果良好。
总之,教材不仅对学生专业学科知识、技能的获得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对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也有非常大的影响[5]。传统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教材在“健康中国”的视域下,经过一系列开发、升级、改版,已经适应了职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国家对于新形势下教材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枭鹰,郭新伟,符艺.高职教材的整体生成:内涵、界位、要素和原则[J].现代教育管理,2021(10):98-105.
[2]王迪.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49-250.
[3]提伟钢.“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食品类专业校企合作教材开发研究[J].河南农业,2019(36):26-27.
[4]王楠.基于“职教20条”背景下立体化高职教材建设探索[J].才智,2020(15):38.
[5]李娴.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0):212-214.
①本文系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STS视角下高职职业素养课程的优化——以《食品营养与健康》为例”(项目编号:GDJG2019209);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项目“科学、技术、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思想渗透于高职专业群平台课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8GXJK33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丽萍(1980—),女,广西北海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
王尔茂(1964—),男,山西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