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泥人张”张明山(1826-1906)在18岁时,做的几个彩塑人物作品,在天津的影响特别大,他因此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天津老百姓就讲:“姓张的做嘛像嘛!”意思是做什么像什么,因此得名“泥人张”。
据“泥人张”第四代传承人张錩介绍,“泥人张”的塑造程序是先头后身、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再利用工具,拍、削、压、滚,另外还要注意比例、结构及体量关系。“泥人张”在塑造不同人物时,有一些不同的技法和要求,总体造型讲究“一情、二俏、三稳”。“一情”就是要含蓄,“二俏”就是要生动,“三稳”就是要安定,这个所谓的安定就是重心要稳定。
说到具体塑造,“泥人张”强调“三不”。比如做衣纹的“三不”原则:“衣不伤体、衣不臃肿、衣不鱼刺”,或者说“衣纹不伤骨,衣纹不肿脸,衣纹不鱼刺”。怎么叫“不伤体”呢?就是衣纹必定是一个身体的附着物。做衣纹有几种方法,有堆塑方法,有阴刻方法。“泥人张”基本上采取阴刻方法,就是用压子来进行压制。所以说,衣纹压得再深,也不能把里面的骨骼和肌肉伤了,它要深得适度。
“衣不臃肿”就是要有虚实关系,形体的结构部分是实,除去身體结构以外是虚。比如对一个衣纹而言,肘关节肯定是实的,这样“衣纹”反映得才有力度,才会感觉生动。
另一个就是“衣不鱼刺”,压衣纹的时候它不能像鱼刺,就是塑造衣纹的排列要有变化,要有大小、方圆、曲直、虚实关系的变化。(摘自《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