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后服务开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2-05-30 10:48:04毛俊科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2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服务

毛俊科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引起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大批学科类课外培训机构关停,教育重心完全回归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出台的一系列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举措,让学校管理和教学发生了质的改变。作为课堂教学有力辅助的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常态工作,成为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缓解了家长对学生作业量减少的不适应状态,也减轻了家庭额外的经济负担,成为教育提质增效的有力途径,赢得了广大家长的认可。但课后服务毕竟是新生事物,很多中小学一线教师对课后服务的目的、性质、功能定位以及具体操作存在困惑。笔者就小学语文课后服务的方式、途径等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有益成效。

一、准确认识课后服务的功用、定位和长远意义

要落实好课后服务工作,必须深刻理解国家推行课后服务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弄清楚什么是课后服务,为什么要进行课后服务,课后服务要具体做什么。课后服务又称为课后护理或托管服务,是在家长的授权委托下,由教师对学生开展的一种补偿性照顾方式。课后服务的对象是学生,主要地点在学校内,执行主体是教师或者有特长的民间艺人、社会人士,服务的内容有照顾生活、功课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科普、阅读、文体等素质培养,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最好的发展。实施课后服务的初衷是让学校替代校外培训机构的托管服务和学业培训,使学生上下学时间与家长上下班同步进行,减少接送麻烦,减去不必要的经济支出,打消家长的后顾之忧。课后服务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作用巨大,意義深远。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准确理解“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的作用和意义,才能在思想上变消极为积极,行动上变被动为主动,投入精力,扎扎实实地落实。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后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年7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意见》),明确指出要“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需求”。但是由于理念认识、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的限制等原因,小学语文课后服务存在突出问题:一是认识偏颇,混淆不清。课后服务首先要指导学生完成当天作业,教师根据学情状况进行个性辅导和答疑解惑,让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作业,为家庭开展实践活动、亲情教育等留下足够的时间。但有的教师把课后服务理解为“带孩子”,认为只要看护好不出安全问题就行,只有监管行为,没有尽到教育职责,浪费了可贵的课后服务时间。二是方式单一,枯燥乏味。据调研,某小学82%的教师在进行课后服务时全部进行作业辅导,每天2小时左右的课后服务,所有学生全部在教室做作业,将本来需要个别辅导的服务变成统一讲解的自习课,将本来需要多样化开展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作业大战”,实质上等于延长了在校学习时间,让学生对课后服务产生厌烦心理。三是忽视需求,喧宾夺主。据调查,部分学校一味地体现课后服务的多样化,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统一组织体操队列、乐器演奏、书法训练等声势浩大的“素质培养”,致使大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能将书面作业带回家完成,而且缺乏有效指导,出现知识欠账,学业水平下滑,导致家长对课后服务效果产生质疑,引起不良反响。

三、实现小学语文课后服务高效化的策略

(一)尊重主体,区别对待,突出课后服务学生中心地位

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品学兼优、能担负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建设者。课后服务是对班级集体授课制的有机补充,是对班级授课整齐划一、同频共振、步调一致的补充。安排活动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围绕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进行,坚决摒弃想当然、“一刀切”的做法。小学语文科目开展课后服务要坚持主体性、趣味化、补差性的原则,充分考虑小学各年级学生的语言水平、观察能力、认知能力,考虑同班级内不同学生的客观差异,考虑不同课型的特点,根据学生和课业学习的进度、难度、区分度灵活开展。在开展课后服务之前,本着“自愿参加”的前提,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充分征求家长的意见、学生的意愿,让有需求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不能强行规定。要立足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服务内容,满足个性需求,在做好调研的前提下按照城乡不同区域、不同年级学生特性,精准施策、精准服务,按学生需要设置内容、组织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将课后服务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既能保障学习成绩不滑坡,也能促进大幅提升素养,让家长放心、满意。

(二)制订计划,有序实施,实现课后服务高效运行

课后服务是国家推进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涉及面广,影响力强,自落地以来就具有国家意志,带有整体推动的性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到学校工作布设范畴,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课后服务实施过程中,要科学安排、制订计划,抓好落实。一是学校要制订总体管理方案。成立课后服务专项负责组织,对全年度各级各班课后服务总体安排,按照“5+2”(每周5天,每天2小时)要求对每天服务时段做出调整,在保证学生上下学和家长上下班基本同步的原则下,合理安排。要在整合师资基础上考量可以开展哪些服务活动,对是否需要外聘社会人员,如何进行有效组织,怎样合理编班进行预设安排。二是各科目课后服务要有长远计划、短期安排。小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奠基学生一生的语文素养,学科教师在课后服务时必须周密部署,具体到每周任务和当天活动,尽量和当天教学任务有机融合、相互促进,能有效促进学生最大限度掌握必学知识,不把作业负担延续到家庭。三是做好必要备课。必要时要在人力具备、教师精力足够的情况下落实课后服务备课制度,提前做足功课,在分层作业布置、个别困难学生针对性帮助、阅读内容引导、趣味性语文活动安排等方面做好备课,做到教师心中一堂清,学生活动有秩序,杜绝打着灵活安排的口号随心所欲,敷衍了事,“打无准备之仗”。

(三)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全力以赴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双减”的目的是减轻不正当校外学科培训机构给家长带来的普遍焦虑情绪,但是通过调研发现,有69%以上的小学生家长焦虑情绪仍然存在,主要是担心减轻学生作业了,校外培训机构关停了,学校的课后服务主要注重兴趣培养和素质提升,会影响课业学习质量,学生成绩会下降。其实“双减”在减少作业负担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课后服务,最终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两者并不冲突,关键要准确定位课后服务的重点,不要本末倒置。国家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服务空间,开展科普、文体、阅读、兴趣和社团等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后服务中,一要将时间用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必须掌握轻重主次。课后服务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这是前提,是本职,是重点。要让学生巩固必须掌握的知识,或者是书面的生字词背诵默写,或者是课后对口训练扩句缩句,或者是疑难句子理解辨析,或者一篇小练笔,无论是书面的或者口头的,实践创新性的或者技能强化性的,都要尽可能保证在课后服务时段内完成,不拖延到家庭里,造成新的负担。二是突出教师辅导功能。“双减”到来之前,部分学生放学后待在培训机构做作业,主要是实际监管人多为爷爷、奶奶,没有辅导功课的能力,只能付费进培训班。而在学校课后服务中,教师承担起作业辅导、答疑解惑的任务,而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熟悉学生,掌握学情,辅导更具有针对性,所以课后服务中教师的指导必须跟进,要发挥作用,不能当“维持会长”。三是科学精准地布置作业。减轻作业负担必须在精准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杜绝机械化重复性的作业,要在备课组商议的前提下,针对班级学情布置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弹性作业等。如五年级上册学习了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A类学生默写不过关,就要布置强化默写记忆的作业;B类学生对词意理解模糊,就要设计提升理解的内容。四是赋予学生自主学习权限。课后服务杜绝上新课,也要禁止集体性讲评作业,“霸占”时间。要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分配,如允许学生小组内讨论问题、翻阅字典、查阅资料,提前完成作业的学生自主阅读或者去操场进行文体活动,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拓展、提升的空间。

(四)把握特点,突出特色,设置多样化的课后服务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完成课后教学和知识传授任务,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学科是小学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担负着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的重任,特别是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其他科目不能取代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后服务要突出语文学科集人文性和工具特点于一体,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提升学生能力。一是精心组织,让学生“听”出语文的美丽。比如,小学高年级可以播放教师精心选取的相关新闻联播,让学生仔细听取,提炼主要信息,相互交流,看谁听得最真,主要语句记得最牢,既培养听力,也锻炼概括能力。三、四年级可以播放一段意境优美的散文,让学生在優雅舒适的语音中消除一天学习的疲惫的同时,也提升了审美能力。为了巩固新学词语,可以让一、二年级学生结对听写词语,让学优生帮助学困生补差,也可以让学生相互比赛,看谁全部学会。二是开展游戏,让学生在“说”中增长课外知识。比如,安排高年级班“精彩故事我来讲”“五分钟即兴主题演讲”,让早先完成作业的学生在活动室训练口才;可以在低年级组织有趣的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四十不是十四,十四不是四十……”让学生在欢乐的笑声中学到有趣的语言文化。三是自主阅读,让学生“读”出语文的魅力。增加经典阅读积累是培养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基础,组织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是提供课后服务的重要形式。安静阅读的时刻最美,要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营造氛围,推荐好书,让学生沉浸在书香里,获取人生智慧。四是学用结合,让学生“写”出心声。学习语文最忌讳眼高手低,要注重实践,使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变成真正的能力。“小练笔”是最好的方式,如二年级学习了《一封信》后,可以启发学生:你写过信吗?当时是怎么想的?格式对不对?如果今天让大家写信你要写给谁?想写些什么内容?写完了我们交流一下。这样一来学生必然会欣然提笔。

(五)适当延伸,跨科指导,接通课后服务的多样途径

课后服务不能因为盲目崇尚课堂纪律挫伤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也不能局限于教室和校墙之中。可以将课后服务的空间向生活中扩展,打破“唯语文学语文”的桎梏,搭建跨学科的课后服务。比如,组织“语文与书法”活动,学习了一首古诗或者课文后,让学生用硬笔抄写精彩语段或用毛笔写诗,教师加以指导,学生既练好了字也记熟了诗词。开展“语文+音乐吧”活动,让语文课和音乐元素结合起来,增强学习语文的趣味性,如学习了《咏鹅》《春晓》《游子吟》等诗词,可以让学生“古诗新唱”,根据诗意排演情景剧,培养听说演唱能力。可以让“语文与画画联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了《升国旗》课文后,教师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工具材料,课后服务时让学生画国旗、做国旗,讲爱护国旗的故事,培养爱国旗的意识。学习了《画》《小池》等诗词后,可以给学生讲解我国诗词文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组织“诗配画”活动,在涂抹画画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将口头语文变成心中的美景,强化艺术熏陶。可以打通语文与生物学课程的阻隔,延时服务时领着学生观察校园树木、花卉、盆景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认识不同事物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形成“校园一角”“我眼中的合欢树”“松树盆景”等小短文,让观察体验为提升写作水平助力,也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学校周边有趣的门牌、广告牌,从名称、字体、色调等方面观察比较,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无处不在,语文魅力处处留香。

(六)即时评价,激励赞赏,激发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活力

小学生天真无邪,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也有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自控力差、容易受外界事物影响的缺点,所以课后服务时,教师除了在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用心、用力之外,更要做好课后服务的评价激励。一是做好过程评价。设立课后服务动态记录表,用等级制记录每个学生的表现,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机会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进步状况,从心理和行动上支持课后服务。二是即时表扬,充分奖励,不断激发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热情。如作业全对或者进步快,作业本上印“你真棒!赞比”图标,每学期下来看谁积的最多。如进行了古诗吟诵活动,对表现好的奖励小红星、卡通画等小奖品。总之课后服务活动要多做正向鼓励,少反向批评,不断激发学生活力,将课后服务变成培养多元化人才的欢乐谷。

课后延时服务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成效如何取决于学校的安排部署和学科教师的认真落实。小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课后服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周密制订服务计划,突出语文学科特点,融学习性、趣味性、创新性、补差性于一体,激励评价,长久坚持,必然能聚沙成塔,产生质变,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大幅度提升。

注:本文系甘肃省平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双减”专项课题“双减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后服务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2021]PLSJZ005)的结题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服务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快来写作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