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与“无用”

2022-05-30 10:48雷其坤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功利眼光多元化

雷其坤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明清之际,一批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认为学问必须有益于解决社会问题。李白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千古名句。庄子却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有现代学者认为:“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对于“有用”与“无用”的内涵与关系,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作文材料中的“经世致用”是说“学问”要“有用”,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则是说“人才”要“有用”,以上是对“有用”的肯定与强调。庄子的话出自《庄子·人间世》,本来是就一棵树而言的,这让我们想起课文《五石之瓠》,是讲“事物”的“无用之用”。庄子这句富有哲学意味的话与现代学者的话,都是对“无用之用”的肯定与强调。

人们往往从功利的角度来判断事物“有用”或“无用”,以为“有用”的才有价值,“无用”的便无价值,于是在很多时候忽视、轻视甚至蔑视看似“无用”而实际有用的东西。其实,有的事物,过去人们认为无用的,后发现其有用,如显微镜;有的事物,人们目前还没有认识到它有何用处,未来也许会发现其大有用处;有的事物,单独看无用,而在整体中就能发挥作用,如渔网的网眼;有的事物,从物质文明的角度看无用,而从精神文明的角度看有大用,如文学;有的事物,用实用的眼光看无用,而用审美的眼光看却有用,如根雕;有些语言从传递信息的角度看是无用的废话,但对联络感情有用。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而释放氧气,调节气候,是有用的,这是人们的共识;枯木没有这样的作用,但有其他的作用:很多树木枯死后会形成一个个空洞,鸟儿、蚂蚁可以在此安家落户。当人们为了防止火灾而把这些枯木清除掉时,也就毁掉了这些鸟类和蚁类赖以安身的家园,这样就会引发虫害。

因此,我们可以把论证的重点放在“无用之用”上。关注事物的无用之用,不仅需要眼光、智慧,还需要有情怀。

佳作一

无用之用

◎张子涵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我们不仅要在追求“有用”的道路上快马加鞭,还应该放宽视野,在看似“无用”之处多一份用心与思索。懂得化“无用”为“有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

人们对于“有用”与“无用”的价值判断,往往是看在当下有无直接、实际的效用。对于在沙漠中快要渴死的旅人来说,相比于埋藏在沙漠中的金银珠宝,一坛清水反而于他是最有用的。人们往往被当下的“有用”限制了视野,以单一化的价值判断应对多元化的世界,对“无用”之物或嗤之以鼻或漠不关心,却并未意识到“无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有用”。

在功名意义上,“无用”的自我探寻与建设是使人得以全面发展、获得真正幸福感的基石。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对人格心灵的唤醒。若仅仅以成绩指标去衡量自身、获得“成就感”,而对自我的认知与接纳、个人与集体的联系、生活与世界的体验等全无思考和感受,那么一切成功仅是水中花、镜中月,个人满足感被外界标准所左右,无法形成稳定的人格心灵,内在力量无法长久地支撑个人去勇敢地追寻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自我探寻与建设也许不能解决个人的温饱问题和功名追求,却是支撑心灵全面发展的人生必修课。

在功利意义上,“无用”的探索是创新与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除了对经济利润的追求以外,创业者精神中也必然根植着对于创新的无尽追求,而创新始于纯粹的探索。非功利的探索使人免受更多世俗繁杂的束缚,以更执着坚忍的决心、更宽广的视角,达到在某一领域的超越与突破。面对当今尖端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现状,一些科研工作者敢于“坐冷板凳”,抛开功利毅然投身于对前沿科技的研究,其辛苦付出终会迎来国家科技实力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实用意义上,“无用”的精神建设、审美培养是文明得以存续的力量。当2022年春晚节目《只此青绿》中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顾盼生辉的舞女使中国传统美学再次触动全国大众;当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展现的24节气令国人为“中国式浪漫”而感动、自豪,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美学与文化基因仍在一代代人的血脉中流淌。这些惊艳与感动虽不能增加国家经济实力、提升民生福祉,却令每个中国人感觉心灵有所托付,精神有所依托。而一个民族的自信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自信。

无用之用,确有大用。走出狭隘,以多元化的视野拥抱功名、功利与实用之外的广阔天地。

【北京市十一学校】

◆点评

本文开头确立中心论点:懂得化“无用”为“有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第二段从人们判断“有用”“无用”的標准说起,先肯定追求“有用”,再转到要重视“无用之用”。接下来三个主体段分别从自我探寻与建设、创新与发展、精神建设与审美需求三个方面展开论证,分论点都置于段首。结尾收束全文。作文立意高远,条分缕析,论证充分,有说服力。作文为时而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给人启迪。

佳作二

有用与无用

◎党 一

“有用”与“无用”之辩,自古争论不休。我认为,要从发展、辩证、多元这三个角度展开思考,充分认识并发挥“无用之用”。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世间万物都是不断演变的。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从小到大的需求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有用”与“无用”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转换的。例如,你会发现小时候认为“无用”的知识,长大后成为了“有用”的技能,可以帮助你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是因为,长大后的你有了新的解决问题的需求,这些知识派上了用场。从时代角度来看,时代也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曾经“有用”的事物现如今早已失去了功用,打字机便是这样的例子。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无用”与“有用”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使得物尽其用。对于不同的事物与思想,要具有前瞻性,不应拘泥于眼前的“有用”与“无用”。

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有用”与“无用”的关系。人与人的需求是不同的。一块朽木,对于建筑家来说毫无用处,而对于雕塑家来说,也许就是极有价值的宝物。学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也许于己无用之物却对他人有大用处。同时,对自己有用的事物,无需考虑他人对此的评价,毕竟你与他人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其他人毫无价值的废料渣滓,对于居里夫人而言是无价的,尽管世人不理解,她仍然坚持收集这些废料,并最终从中提炼出镭元素。在如今能源日益匮乏的时代,能够辩证地思考“有用”与“无用”的关系,使物物各得其用。

我们要用多元化的视角看待“有用”与“无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不能只满足于解决需求,更应关注解决需求的质量与效率。因此,现如今很多事物都拥有不止一种功用。所以,面对一个事物,我们要从更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其“有用”与“无用”。功能单一的MP3被多功能的智能手机所替代,现金交易正逐渐被便捷的网络支付所取代。由此可见,在新时代,判断“有用”与“无用”不能仅限于其能否满足需求,更看重解决其他多元化需求,例如效率、质量等。

“有用”与“无用”的内涵、关系,是复杂且多变的,而对于我们又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要运用发展、辩证、多元三个角度去看待这组关系,综合分析,达到物尽其用的最高境界。

【北京市十一学校】

◆点评

该同学认为,要充分认识并发挥“无用之用”,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二是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有用”“无用”,三是要用多元化的视角看待“有用”“无用”。全文着力从“怎么办”的层面展开论证,分析辩证,说理充分,给人启迪。

猜你喜欢
功利眼光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心态决定眼光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刮目相看
看医改 医患各有眼光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