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助“双减”落地,提质增效促全面发展

2022-05-30 10:48杨春薛正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7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双减作业

杨春 薛正

本文主要阐述“双减”背景下,学校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好课后服务,提升教育品质,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做法。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7月24日由新华社全文公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意见》答记者问时指出: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要求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自《意见》发布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从“逐级传递精神、全面了解要求”,到“认真制订方案、强力推进措施”,再到“全员探索实践,研討反思提升”,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好课后服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不断推进,收获到学生的快乐成长和家长的放心满意。

一、加强研究,优化作业提质量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思维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业的价值毋庸置疑,那么作业的改革就必然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双减”落地为新的契机,学校加大对作业的研究,集团教学管理团队制订《作业管理办法》,对作业减负做出明确要求,目标指向性更明确;集团内各校区教学管理团队具体落实相关要求,通过研讨,形成“统一+个性”的作业形式,既有统一的常规性作业,又有个性化作业。个性化作业既包括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分层作业,又包括各个班级选择不同角度组织的实践性作业。多维度的作业既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分层追求“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具体来说,作业管理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作业的任务分解

作业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根据目的不同,我们对作业的任务进行分解:预习时布置“引导性作业”,上课时同步完成“形成性作业”,学习后安排“诊断性作业”。引导性作业,帮助学生提供获得学习所需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发现本次学习的核心目标,瞄准方向集中学习;形成性作业,在“教”的过程中嵌入“学和练”,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展示初步了解、体验、感受、理解、应用新知识、新概念、新技能时的状态,帮助教师获得教学内容调整的数据;诊断性作业涉及“对新知掌握程度”与“对能力运用情况”的检测,评定检测结果,实施更精准的评价和辅导。

(二)作业的目标分层

不同的个体学习能力有强弱之分,学习难度也因此分化。学校将“培优辅弱”工作与分层作业相结合,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分层作业,为学困生打牢基础,做适合自己难度的作业,不会因为太难做不了或者根本不做的情况而打击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有难度就有挑战,有挑战就有动力,不会因为重复作业而懈怠,适当的难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潜力,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深入的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作业的精准把脉

伴随着智慧课堂的建设,尤其是蚌埠市成功获批国家级信息化实验区之后,学校作为实验校,通过省级课题“数据支持的小学精准教学模式与应用推进机制研究”的研究,构建数据支持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就是通过课前预习测评精准分析学情,通过课中实时测评精准进行重难点调整,通过课后作业测评精准辅导。而精准的目标导向,是为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帮助,使作业布置更具有高效性。

(四)作业的跨学科拓展

跨学科作业强调情境性、开放性、综合性,相比较传统作业,更注重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坚持性、责任心和合作能力等。“项目化学习”已经走进我们的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项目在一段时间内,对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过程中,不断通过作业形式提交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在有限的作业时间内,最大化促进学生思维的参与、情感的投入、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五)作业的多形式呈现

信息化、智能化助力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与作业系统的结合,也将成为未来教育所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充分发挥线上作业的优势,利用智慧学习平台,通过资源推送拓宽学生视野,通过线上批改实现寒暑假作业的及时反馈和评价。尤其是在蚌埠市“智慧大阅读”活动中,“畅言晓学”中的七彩任务栏目更为学生用多种媒体表现阅读成果提供了条件。多形式呈现,丰富了作业媒介,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作业评价,发挥出作业最大效能。

(六)作业的检查反馈

作业检查属于教学流程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更翔实地了解各学科教师作业管理的情况和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学校按照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的形式,对各学科作业进行检查。检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查阅作业,了解形式与内容,了解学生作业质量,了解教师批阅的情况;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作业的接受程度,了解学生对教师设计作业和批改作业的认同程度;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广泛了解,利用数据支持,进一步提高对作业管理的有效性。随机抽查采取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进行沟通反馈;定期检查采取教研形式,对共性以及个性问题进行反馈、形成共识;并定期举行学科作业展示。多种形式的调研进一步提高作业管理的规范性。

二、按需安排,课后服务促成长

切实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满足家长的工作需求,让课后服务的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实现,是我们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动力。探索、实践、反思、完善,学校建立了“5+2”和“两段式”的课后服务模式,落实服务促进减负,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护航。

(一)顶层架构有重点

课后服务是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要做好课后服务,我们要遵循“需要优先”的原则,每学期开学,都进行“预报名”和“报名”,通过预报名大致了解家长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设计规划班级和课程,然后再进行正式报名,真正解决家长的需求;遵循“作业优先”的原则,以学生能在校内完成作业、解决学生作业中的困难作为课后服务的第一要务;遵循“兴趣优先”原则,开设丰富的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发展个性特长。

(二)服务课程有品质

两段式的课后服务模式,第一时段(一小时)是学生放学后先进行的“作业辅导”,以原始班级为单位,以本班学科教师辅导为主,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培养作业习惯,保证作业质量,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抓差补缺。第二时段(一小时)开展“社团活动”,实施了学校设计的“N+1”模式,其中的“N”指周一至周五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提供的“社团课程”,学生喜欢的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实践类课程满足个性需求,提升综合能力;“1”指的是仍设有一个二延作业辅导班,为有学习困难又不参加社团的学生辅导作业,力争让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学生满意。

学校充分整合学校、家长、社会的优质资源,特色项目乒乓球、击剑、啦啦操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并为学校获得很多荣誉,传统项目合唱、舞蹈经历了这些年的积淀形成了学校的特色,参加演出无数,获得一致好评……让学生动起来、跳起来、读起来、玩起来。课程因为有品质而得到家长认可、学生喜爱。多个媒体报道过学校的课后服务开展。

(三)日常管理有力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课后服务,我们加强对课后服务的管理:建立“党建+”服务群众活动,要求党员教师发挥带头作用、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行政下年级”制度,每个年级两位行政领导负责,沟通报名事宜、坚持每日检查,快速解决问题;建立“规范化服务”标准,严禁服务时间集中教学,严禁强制或者限制学生参加,严禁违规收费,严格规定收费标准;建立“安全保障”要求,强化活动场所的安全检查,保证活动场地和设施的安全,执行错峰放学制度,避免校门口人员拥堵;建立“关爱教师”机制,实施每周三小时弹性假,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困难,调动教师积极性。

三、对标反思,迭代升级彰品质

“双减”落地,幸福成长。一、二年级基本做到没有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大部分作业能够在学校完成,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亲子关系也更加亲密。学校搭设不同的平台,定期开展课后服务成果展示汇报,充分利用优秀作业展、运动会、跳绳比赛、科技节等进行汇报演出,为学生展示特长搭建了舞台,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特长发挥、学校特色发展,每个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经过研讨反思,要进一步提高“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教学高质量发展,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减负提质,亟待专业化发展

作业的目标指向、演绎形式、评价推进,受益人是学生,但关键执行者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有些教师的理念没有完全改变,作业形式比较单一;有些教师认同作业的改革,但是对教材缺乏整体认知,目标指向不够准确、作业设计思路比较局限;有些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能力比较薄弱,多媒体作业受到限制。学校将以作业改革撬动教师专业化培养,以支持有品质的作业,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

(二)师资力量,亟待家校社联合

课后服务需要投入大量的教师;有品质、有特色的社团,更需要有特长的教师。对于第一时段的“作业管理”,教师可以胜任,但是第二时段的“社团活动”,教师特长专业化不足,就需要聘任家长资源和社会机构资源。对于校外师资聘任管理如何规范等课后服务配套内容,需要进一步政策支持,制订或完善符合本区域和学校实际且凸显本地本校特色的课后服务细则。

(三)评价促进,亟待体系完善

评价,在教育教学实施中具有重要的靶向引领作用,对作业评价的量规、课后服务评价的角度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评价目标的设定时,关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对落实“双减”做出的决策部署;在评价形式的设定时,关注过程性评价、多媒体评价,以评价促进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管理的持续发展力。

“双减”,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的“暖心工程”,从领会实施到优化提质,现在,我们要从全面育人的角度,加強“双减”工作的科学性研究,让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实践、创新,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双减作业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落实各方责任 加强特种作业管理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