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基于短视频数据主义的反思与对策

2022-05-30 20:32:20廖海丰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价值理性工具理性融媒体时代

廖海丰

摘要:融媒体时代流量为王,短视频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新兴形式,契合了融媒体时代短平快的时效要求。但短视频在日渐壮大的同时,短视频数据主义的流弊也随之凸显。在数据收集上,个人画像精准描绘侵犯用户隐私权;在数据处理上,用户作为数字个体沦为了平台的数字劳工;在数据推送上,信息茧房涵化了用户认知;随之引发各方对于数据主义的伦理之争,通过对数据主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进行深度反思,从技术治理、法律规制、平台自律三个维度出发,从而为短视频数据主义至上的现状治理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短视频;数据主义;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短视频成为社交头部媒体竞争流量的新风口,当下,腾讯微视、视频号、抖音、快手、秒拍等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如日中天,根据CNNIC第49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在网民中,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75%、945%和905%,用户规模分别达1007亿、975亿和9.34亿。短视频几乎成为人手必备的装机软件。然而,短视频的数据主义至上、数字霸权等争议也引发了各方对于其伦理价值之争的探讨,接下来从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推送过程中短视频数据主义的表现入手,对短视频数据主义进行反思,以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关参考思路。

短视频数据主义的问题显现

数据主义主张数据至上,一切都应成为数据,一切都要交由算法来处理。简而言之,对数据化不加反思地推崇和合理化,被称为“数据主义”。数据主义是技术生产力进步下的结果,它为短视频平台带来庞大的经济收益,但也丧失了对人文主体性的关怀。短视频的数据主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数据收集中侵犯了用户隐私权;在数据处理中用户沦为了平台的数字劳工;在数据推送方面,相似信息流固化了用户的信息茧房,种种问题深究之下更应引起重视反思。

数据收集:个人画像精准描绘侵犯用户隐私权

短视频之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热捧,这得益于一套强大而完善的算法系统,它充分地迎合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为用户打造出量身定制的“个人视域”;在数据收集方面,用户在下载并使用视频软件时由于对相关授权条款的习惯性忽视,助长了平台对于用户权利的隐性侵权,使得用户在面对平台时处于劣势地位。在诸多告知条款中,用户必须将个人数据的使用权、支配权向平台开放,否则无法使用产品。因此,用户必须向平台让渡部分隐私权,继而成为被动的数据提供者。另一方面,平台的后台记录了用户的大量数据,在用户个人浏览记录与社交足迹基础上进行数据建模分析,再利用算法對用户进行贴标签式的画像描绘,无论用户浏览视频抑或是进行点赞评论分享,在平台内都处于全景敞视的状态。用户全方位的数据记录被搜集与深挖,并纳入短视频平台数据运作机器中。在此情况下人被量化成数据分析的一部分,成为了算法系统下的“数据人”,而用户的隐私权悬空,难以得到保障。

数据处理:用户生产内容沦为平台数字劳工

在数据处理方面,短视频具备庞大的用户内容数据池,这源于用户每天在社交平台上展现自我、分享生活的点滴。英国学者福克斯提出了数字劳工的概念,利用用户的生产力、消费力和用户数据实现巨大的资本增值,将用户的观看和生产行为异化为劳动,进而实现对用户的剥削。在视频平台中,用户不仅仅是内容生产者,也是被观看者,用户作为产消者合一的角色为短视频平台贡献价值,其一,用户本身即为商品化数字个体,消费者的个人数据喜好,比如平均观看次数、用户平均观看时长、短视频留存率、互动率、内容生产、用户的功能渗透率等被量化成数据池,作为数据化商品出售给广告商,从而实现精准营销;其二,用户受到平台的激励以及在使用满足的心理驱动下,进行视频拍摄、录制等内容生产创作,一方面其劳动过程受到平台规制的隐形支配,另一方面用户创作的内容属于无偿劳动产品,当用户在跨平台不断分享创作内容过程中,无形又为平台吸引了更多公域流量,创造了更多社交价值。这种异化以及消费者双重商品化的现象,致使用户在沦为平台数字劳工的同时实现了平台资本增值。

数据推送:信息茧房涵化用户认知

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而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当下,在平台所推崇的数据主义下这一预见正成为现实,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后台点击、历史痕迹对用户进行画像描摹,并根据数据分析、内容推荐引擎、高质量推荐引擎、用户协同推荐引擎等算法机制的运作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送,让用户切身感受到平台比你更懂你,进一步加大用户对于平台的粘性和绑。

高增长量和用户粘性又助长了短视频平台对数据的深度崇拜。在短视频资本逻辑的遵循下,在迎合用户的认知、心智、审美的同时也窄化了用户视野。用户沉浸在相似的信息流中,认知思维、视野逐渐被涵化,信息茧房也随之固化。从中可窥见技术与用户关系的失衡,算法本是为更好地服务人,然而,在技术日渐成熟之际,却有着操纵用户视野的内隐力量。数据主义与算法黑箱的背后潜藏着复杂的权利博弈关系。谁控制了平台,谁就掌握了数据;谁拥有了先进技术,谁就拥有了更大的权力。如果一切都相信数据,人将会陷入“算法囚笼”之中。从这个角度而言,算时代的座驾,在渗透、左右用户生活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被它的力量所捕获。

融媒体时代下基于短视频数据主义的反思

短视频对数据主义的崇拜现状引发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伦理之争,立足于这两种思维,本文对于视频数据主义现状进行反思,为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作出有效参考。

工具理性:数据主义至上赋能短视频成功密码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工具理性是指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工具理性的核心是强调效用性及功利性。在移动化和视频化的浪潮下,短据主义奉为圭臬,以算法掌握流量密码,成为短视频登顶的制胜之道。抖音短视频于2016年成立,截止2020年8月,抖音日活已突破6亿人。快手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快手中国应用程序及小程序的平均月活达7.77亿。在算法功效下,工具理性的作用被逐步放大,技术崇拜与商业利益最大化相辅相成。为短视频平台带来了高效益与高效率,各方后起之秀纷纷效仿。与抖音同为一体的今日头条凭借算法技术后来居上,成为首屈一指的资讯类平台,同样,人民日报客户端引入主流算法,以主流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借力数据,其优势效能在某种程度上不彰自显。但物极必反,数据至上走向极端必将带来反噬。正如情感与伦理日趋边缘化所引发的探讨,当技术手段支配了行为目的,而生产者异化为生产工具时,用户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该置于何处,当人的主体性服从于技术,这种成功密码是否又将导致新的剥削。

价值理性:回归人本精神助力短视频长足发展

与工具理性相对,价值理性不以功利为最高目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合理性需要,为了维护、发展并实现人的尊严,凸显人存在的意义,促进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和完善,并趋近自由全面地发展。短视频的创作者以粉丝增长为考量尺度,平台侧重的是用户量级与流量收益,视频投放者广告商关注的是现实转化量,商业化逐利风气一定程度上导致三俗化内容在平台泛滥,人民日报数次发文指出短视频平台不能为算法所绑架,不能让技术决定内容。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历经多轮的约谈和整改后,作为指数级别的流量平台,在涵养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上正努力发挥头部标杆作用。如字节跳动公司与官方机构联合发起的全民短视频科普行动——“DOU知计划”,给用户提供了优质的科普服务。正因为正能量的价值引领是短视频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因而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天秤上进行积极调适是必要之举,摒弃以数据主义为本的功利思维,将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坚持以人本精神为旨归才是头部媒体勇立潮头的根本。

融媒体时代下基于短视频数据主义的对策探析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数据主义引发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争,以及针对短视频数据主义的普遍现状,可从技术治理、法律规制、平台自律三个维度入手,以期实现短视频数据主义的现象治理。

技术治理

鉴于技术具有自主迭代、发展性,因此,以技术手段治理技术带来的发展问题,或许行之有效。加强算法深度学习,优化图像识别技术,深化算法推荐的多元化,明确数据自由通透的行业准则,反对数字黑箱。在实践上,有倾向性地将优质主流信息进行优先推送,开阔用户视野,涵化用户正能量认知。此外,技术愈加纯熟下若没有一套合理的技術伦理与之适配,那么于人的影响和控制也就更驾轻就熟,更加隐蔽。因而,技术伦理应作为一种共识,被纳入数据主义治理的范畴之中,强化数据自由、坚持人本主义,把技术为人服务这一理念贯彻在平台的发展方向中,以技术伦理规避算法的偏向性、算法霸权以及算法意识形态等情形的出现。

法律规制

当技术与权力合谋,成为一种有心的遮蔽,那么,以法律来规制短视频数据主义就显得尤为必要。尝试数据立法,针对第三方平台在数据的使用范围、用途、数据存储期限、数据删除及用户被遗忘权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地规定,切实保障用户在数字空间的数据使用权、被遗忘权、信息有限获取权益。以立法形式禁止将用户数据捆绑与其他商业化平台进行交易,同时对于数据贩卖加大惩处力度,以此规范平台数据交易野蛮生长。提高对数据隐私权的重视程度,在数据爆炸时代对于数据权益、数据权属等标准进行清晰界定,对于当下用户在网络上“数字化生存的常态”是必要之举。事实上,当下我国对于数据立法的相关法规条款正在与时俱进。例如2021年《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出台,为体系化的数据领域立法作出了重要努力,而不少地方立法也紧随其后,《上海市数据条例》以保护促利用的立法主线,聚焦数据权益保障、数据流通利用、数据安全管理三大环节;《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涵盖了个人数据、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安全等方面,是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确立标准,旨在提高数据治理效力与充分保障用户数据权益,如此,短视频平台才能够在一个良性的秩序中运转,短视频平台风气亦会愈加清朗。面对技术的两面性,以法律之力对短视频唯数据主义现象进行有效的威慑与底线背书,为数据主义抑或是技术遮蔽引发的伦理失范问题提供制度支持、法律保障,有的放矢地规范短视频平台数据主义现状,方能为短视频发展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持。

平台自律

对于数据主义的拥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平台逐利最大化所导致的,这也直接反映了平台的价值观。因此,树立良性的数据伦理价值观显得至关重要,在理念上,守牢筑稳伦理底线,在数据的收集、使用、分发的各个环节都应该遵守透明、中立的伦理规范,保证用户的数据权利和人权不受侵犯;特别是在未来以来的5G时代,算力成为一种“新石油”,其规模与速度足以颠覆人们的生活。在此背景下,短视频平台拥有的权力更甚以往,其面临的挑战更大、诱惑更多。鉴于平台权力与用户权利两者关系存在天然的不对等,用户权利能否得到保障、作为人的主体性能否被尊重与平台自律程度息息相关。基于此,平台更应该肩负起主体责任,主动规范自我,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时不忘初心,始终将关注点回归到人本身的意义,始终把信息至善的价值观置于首位,如此,才能让技术红利真正赋能短视频,实现与用户的良性互动,造福于时代。

猜你喜欢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融媒体时代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批判之管见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中国广播(2016年11期)2016-12-26 10:03:35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37:01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期)2016-01-28 10:41:01
悖离与异化:工具理性视域下高校虚拟管理模式的价值反思
高教探索(2013年6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