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联
摘要: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茌平区急救中心收治的8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C-反应蛋白(CRP) 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6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09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6.82 %) 和复发率(4.55 %) 显著低于对照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22.73 %、复发率18.1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CRP、总胆固醇(TC) 、三酰甘油(TG)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PV) 显著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 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 %,与对照组的11.36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外增加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可进一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调节血脂水平及炎性反应,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脑卒中;临床疗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轻型脑卒中被称为小卒中,具有起病突然,症状持续时间短的特征,相对一般急性脑梗死,不会遗留永久的损害或梗死灶,病情更轻,但其具有易复发和易进展特征,可进展为致残性脑卒中 [1]。临床认为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轻型脑卒中的病因较多,近期发生卒中风险很高 [2]。目前,临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轻型脑卒中推荐采取阿司匹林治疗,但部分患者用药后仍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加重,即单独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有限,应联合其他药物巩固疗效 [3]。氯吡格雷近年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受到重视,将其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从不同作用机理发挥功效,延缓病情进展,但能否保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需深入研究。为此,本次研究对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轻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茌平区急救中心收治的8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轻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茌平区急救中心收治的8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轻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2.26±4.09) 岁;病程2~24 h,平均(12.24±2.64) h。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2.42±4.12) 岁;病程2~24 h,平均(12.26±2.45) h。组间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对比。本次研究通过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经头颅CT及MRI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4]相关标准;发病时间≤24 h;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无症状性脑梗死、脑出血及梗死后出血者;合并出血性疾病者;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患者;肝、肾功能障碍者;发病前4周内服用阿司匹林者;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含吸氧支持、抗脱水、营养脑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和血糖、营养神经等。
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生产厂商: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30片) 口服治疗,每天1次,初始300 mg / 次,1周后降低为100 mg / 次,持续用药3个月。
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 [生产厂商:赛诺菲(杭州) 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29,规格:75 mg×7 s]口服治疗,每天1 次,每次75 mg,持续治疗20 d;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每天1次,初始300mg / 次,1 d后降低为100 mg / 次,持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 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5]。有效:治疗5 d内昏迷、头晕、头痛等症状得到控制,无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且无再次发作。无效:症状未控制或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恶化,症状加重,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或转化为严重卒中。治疗有效率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100 %。(2) 观察两组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3) 随访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復发率。(4) 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血脂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 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数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C-反应蛋白(CRP) 水平;采取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 、三酰甘油(TG) 等血脂水平。(5) 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测定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PV) 、纤维蛋白原(FIB) 。(6)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含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头痛、头晕等。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 表示,行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6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09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无效率为11.36 %、恶化率为0.00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82 %、9.09 %(均 P < 0.05) ;观察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为6.82 %,复发率为4.55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 %、18.18 %(均 P<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CRP、TC、TG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CRP、TC、TG水平比較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CRP、TC、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PV、FI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PV显著低于对照组,FIB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 0.05) 。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 %,与对照组的11.36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脑卒中病因与缺血性脑卒中相近,如微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改变等,在中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 [6]。患者发病后出现身体麻木、视力下降及语言障碍等症状,治疗需尽早明确病因,实施对症、对因治疗。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脑卒中发病、发展与血脂、炎症密切相关,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起到消除炎症作用,具有协同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利于预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64 %,显著高于对照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为6.82 %、复发率为4.55 %、证实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神经系统症状,预防神经功能恶化,促使神经功能改善,获得良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药可促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脑卒中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血脂、炎症影响,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青松,檀国祥.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20):3479-3482.
[2]刘巍.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137-138.
[3]张政,王露.阿司匹林抵抗病人应用普拉格雷预防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24):4057-4060.
[4]任静,王永乐,刘亭亭,等.双抗治疗轻型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从临床指南到真实世界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1):2696-2700,2706.
[5]米玉霞,张广玉,王艳玲,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椎动脉起始端重度狭窄病人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8):1131-1133.
[6]郭荣云.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对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终点事件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0):1433-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