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中求真知——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践行研究

2022-05-30 10:48孙明元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摘 要】信息化时代下,社会竞争愈演愈烈,这不禁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竞争力则是衡量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合作学习的开展不但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合作的价值,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进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有利基础。文章聚焦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科学开展,洞悉现阶段合作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给出科学的调整策略,以期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践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2)24-0036-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并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基础。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教学优势,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与培养。而合作学习的开展则能够实现对数学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给予学生更多动手实践机会的同时,也更加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但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

体验。

1   初中数学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

1.1  促进学生互助学习意识形成

进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且相比于小学生,初中生能够更好地适应集体教学环境,这为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了有利基础。但从家庭环境来看,大多数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受到长辈的溺爱,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时常忽略对他人利益的考量,这一背景也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数学学习不再单调枯燥,同伴共同承担起解决难题的责任,在相互鼓励与支持下使得问题迎刃而解,在增进学生情感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1.2  促进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加之对课堂纪律的考量,教师时常以威严的形象示人,这使得师生之间存在着隔阂。随着这一现象愈演愈烈,课堂教学成为了单纯的知识灌输,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一旦离开了教师“手把手”地教便不会学习了,至此,教学安排便失去了现实意义。合作学习依托于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考量,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主探究与学习空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收获。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也能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与此同时,合作學习的开展也为数学课堂的灵活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给予学生更多学习自由的同时,教师也能有更多精力对学生进行观察,对课堂教学展开优化创新设计,使初中数学教学打开新的局面[1]。

1.3  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尤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兴趣引导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所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逐渐完成学习身份的转化,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从独立思考的个体转变为集体的参与者。相较于固化刻板的传统课堂,合作学习的氛围更加愉悦,学生可以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点,能在同伴的阐述中获取客观合理的建议,在有效的沟通中提升学习效益。与此同时,合作学习中,问题的解决不再是学生个人的成果,而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每一个成员都承担着学习的使命,都能获得收获胜利果实的喜悦,如此一来,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此外,在轻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更有利于学生头脑风暴的形成,学生时而迸发出的独到见解也能为同伴带来新的学习启发,进而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加倍

提升。

2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践行策略

2.1  科学合理分工,明确学习主体任务

科学合理的分工是合作学习得以发挥效益的根本保障,对此,教师在明确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应面向不同素质的学生分配差异化的学习任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点、线、面、体”一节的教学为例,该节内容简述了几何学中最基础的四个要素,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合作学习环节,教师可为每一个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如以“长方体的制作”为例,学生A负责明确长方体中点的数量,学生B负责明确长方体中线的类型及数量,学生C则负责明确长方体中面的数量及形状。与此同时,针对每个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确保每个学生分配到的任务难易程度适中。如此一来,在学生反复尝试下,便完成了长方体的制作,学生也在实践中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即“长方体由8个点、12条线段、6个面组成”。

2.2  丰富合作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模式,它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学习空间的同时,也为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渗透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鉴于此,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避免提出机械化、模式化、形式化等问题,要结合各种教学方法灵活设计数学课堂,使合作学习迸发出新的活力[2]。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章的教学为例,该章主要带领学生了解并学习数据统计的方法,如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运用、各种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制作等。在合作学习环节,教师不妨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让学生自行设计想要调查统计的内容,并自行选择统计的方法,最终生成数据报告。如有的小组面向全校展开性别调查,调查主要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为学生人群中男女占比的调查,第二板块为教职工人群中男女占比的调查。在小组任务分配中,学生A负责数据的采集,学生B负责挑选合适的统计方法,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学生C负责对数据进行演算,即利用百分比的知识求得男女占比,学生D则负责数据报告的制作与检查,以确保报告内容的详实有效。如此一来,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良好的锻炼,且在实践中明确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途径。

2.3  发挥教师效益,科学提供学习指导

进入初中后,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提升,且受到青春期的影响,学生逐渐表现出叛逆、要强的性格特征,若教师一味地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强制干预学生的学习行为,不但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会影响到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形成。对此,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深刻意识到自身职责与使命的重大,改变以往对学生放任不管或过度干预的错误思想,明确自身的指导角色,从而在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科学正确的引导。

一方面,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行为等,掌握科学的引导方法,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导向,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使学生感受到公平与尊重,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树立起科学严谨的求知态度,秉承求真务实的教育原则,为学生树立起好的学习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仍以“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为例,许多学生在明确调查主题后却不知用何种统计方法,此时教师不应直截了当地帮助学生做决定,也不应针对每项主题搭配固定的统计方法,而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如在对班级学生体育特长的调查中,重点是对不同体育特长人数占比大小的对比分析,部分小组没有选用统计图,而只是绘制了统计表。此时教师可以加以提示:“如果想要更直观地展示占比大小,大家觉得用统计图好还是统计表好呢?理由是什么?”以此激起学生反复尝试与求证的

信心。

2.4  积极拓展内容,合理拓宽合作空间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合作学习更适用于对复杂课题的探究,对此,教师也应意识到并非每一节课都适合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还需结合教学主题合理展开设计。合作的核心在于探究,而非对学过内容的复盘,教师可尝试在疑难知识点的反向推导上展开合作学习,或带领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活动,使合作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拓宽。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为例,针对教材中卡车与客车同向行驶的问题,教师可让小组成员采取不同的方式求解。如学生A通过利用加减法辅助画图进行求证;学生B通过利用乘除法辅助画图进行求证;学生C则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式求证。在一番努力后学生发现,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速度是最快的,而运用加减法辅助画图求解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通过问题“为什么要把路程设为未知数”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反复尝试后发现,若将时间列为未知数,解题反而变复杂了;若将平均速度设为未知数,则与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重复了。如此一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规律[3]。

2.5  渲染竞争氛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合作学习中,学生既能感受到与同伴合作共赢的喜悦,也能感受到小组间比拼竞争的激烈氛围,因此,合作学习不单单要强调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如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以解题为目的,以解题时间与质量为衡量标准,引导小组间展开竞争,如此一来,合作学习的开展更具规范性与系统性,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收获也将更加丰富。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实数”一章为例,该章节包含平方根、立方根两大知识点,在计算中的运用较为广泛。与此同时,除简单开平方与开立方外,还涉及利用计算器开平方与开立方的教学,为学生学习混合运算提供了有利条件。鉴于此,在随堂训练环节,教师不妨向学生提供20道典型的混合运算题目,每个小组每人分得5道题目,优先完成所有题目并全部正确的小组获得胜利,以此来引导小组间展开竞争。同时,要强调以质量为第一标准,以时间为第二标准,以解题方法的灵活性为第三标准,使学生不会过分追求解题速度,在保障解题准确率的基础上,更好地锻炼解题思维。

2.6  合作助力发展,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不仅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课下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也能实现对学生课余时间的科学规划,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鉴于此,教师在积极运用合作学习开展数学教学的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同伴结盟,积极开展课下合作学习,进而使合作学习模式常态化。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为例,在本节课内容教学完毕后,教师不妨让学生自行选择探究课题,并自行选择同伴展开实践。如有的学生与同一社区的伙伴合作,以社区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照指南针中的东西南北方向设计形成坐标轴,再利用1∶1的比例尺设计形成x轴与y轴数值,然后在坐标轴上标记出每个同学家所在楼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直尺测量出同学家之间的直线距离,结合比例尺换算成实际长度,然后再通过步行的方式测验实际距离,并将两个数据进行对比。再如,有的小组以学校为原点,利用坐标轴绘制出各景点的方位及到学校的距离,并搜集有关各景点评分、车程等信息,以此为依据制定旅游路线及攻略,使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延伸。与此同时,通过合作学习的渗透运用,也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与习惯。

2.7  完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在合作学习中开展教学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合作学习的根本需求,教师应尝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科学选择评价指标与方式,确保评价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可通过教师评价、小组互评与学生自评结合形成三方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自己,并在日后的合作学习中找准定位,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激励机制的运用,在科学引导的同时加強对学生的鼓励,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运用翻转课堂构建创新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展开预习,然后综合学生的预习成果设计课堂教学,最后在每节课的尾声展开评价活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仍然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如教师的指导作用不突出、合作学习方式不理想等,制约了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发展运用。鉴于此,教师应不断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深入探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合理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加强对相关教学案例的搜集与借鉴,不断丰富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从而使合作学习真正发挥效益,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董连春,曹一鸣,胡琴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6).

[2]程华.数学课堂合作学习问题透析——以西安市某初中为例[J].教育导刊,2010(1).

[3]张正华,安国钗.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究[J].数学通报,2006(7).

【作者简介】

孙明元(1969~),男,汉族,山东邹城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