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力元
在主题课程实践中,我园每个年级组在每个学期都会预设一些主题活动,主要涉及和幼儿生活环境、生命成长历程相关的一些重大话题。每个班级的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经验和兴趣,去思考具体的实施线索和路径,由此自然形成班本化主题活动。开展班本化主题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真正成为自己班级课程的主体,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课程更贴近每个班的幼儿,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一、年级组在班本化主题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在班本化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年级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年级组需要在主题大目标和大线索上给出明确的方向,帮助各班形成对主题活动的基本共识,以便各班把握主题活动开展的基本方向。其次,年级组需要始終以教研为手段,帮助教师学会对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评估,及时捕捉合适的课程生长点,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经验,促进各班在活动中进行反思和调整,推动班本化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再次,年级组在主题活动结束后,需要带领教师对整个班本化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策略,以更好地实践班本化主题活动。
二、年级组支持班本化主题活动案例分析
年级组究竟是如何支持班本化主题活动开展的呢?本文将以中班主题活动“蔬菜朋友”为例,呈现年级组支持班本化主题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一)主题前审议
在主题活动正式开展前,年级组会进行主题前审议。“蔬菜朋友”属于比较经典的主题活动,所以年级组提供了之前同年级教师开展该主题活动的经验给教师参考,希望能激发教师新的思考和实践。在借鉴过程中,教师很快在前两条主题活动目标上达成了共识,即“能够知道常见蔬菜的名称和特点,了解蔬菜的基本特性”和“知道人们离不开蔬菜,蔬菜形态各异、营养丰富,有益于小朋友的健康成长”。但有教师认为第三条主题活动目标“萌发喜欢吃蔬菜的情感”的要求过高。对此,年级组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达成共识,将“萌发喜欢吃蔬菜的情感”调整为“愿意吃各种蔬菜”。对主题活动线索的讨论亦是如此,年级组始终支持教师大胆表达想法,在讨论中引导教师结合新的主题活动目标预设了两条新的主题活动线索,即“多种多样的蔬菜”以及“我和蔬菜做朋友”。对于主题活动资源的收集,年级组则鼓励教师进行头脑风暴,充分汇集了相关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家长资源、绘本资源等,以实现资源共享,为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年级组通过组织主题前审议,帮助教师明确了主题活动目标和线索以及可利用的资源,为各班的课程实践奠定了基础,保证班本化主题活动实践有正确的方向。
(二)主题中跟进
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年级组始终以教研为手段,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教研活动,解决问题、分享经验,以推进班本化主题活动的开展。
1.鼓励各班通过多样化方式调查、了解本班幼儿有关主题活动的已有经验
在主题前审议中达成共识后,各班教师开始进入班本化主题活动实践。为了让主题活动更贴近幼儿,年级组鼓励各班教师对本班幼儿关于蔬菜的已有经验进行调查,并依据本班幼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于是,有的班级通过经验调查表来了解,有的班级通过和幼儿进行话题互动来了解。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充分地了解本班幼儿有关主题活动中的已有经验。除此之外,年级组还组织教师通过相互分享去了解同年龄段其他班幼儿的相关经验和兴趣,为接下来的深度思考奠定基础。
2.帮助各班细化主题活动线索,进一步明确活动走向
鉴于不同班级的幼儿有不同的兴趣,接下来各班如何确定主题活动的走向是难点。年级组首先听取各班教师的想法,帮助教师形成共识,即应该从调查到的幼儿的经验、兴趣以及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出发,经过综合考量来预设接下来班级主题活动开展的子线索,以进一步明确主题活动走向。在这样的共识下,年级组引导各班教师结合近期所了解的幼儿经验和所进行的教学实践做了进一步的细化思考。比如,有一个班级的教师突然想到,近几日正在与幼儿讨论菜地种植,可以利用这一契机来展开探究。她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受此启发,该教师又想到了菜场资源,于是决定结合幼儿的兴趣从“菜地的蔬菜”入手,引导幼儿对个别蔬菜进行探究,接着以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菜场为载体,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各种各样的蔬菜。为此,她在主题线索一“多种多样的蔬菜”下预设了“菜地的蔬菜”和“菜场的蔬菜”两条子线索。年级组肯定了该教师结合班级幼儿已有经验并积极调动园内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想法,鼓励其他班教师也可以用类似的思路进行预设。于是,就有了“午餐里的蔬菜”和“菜地的蔬菜”,“蔬菜有哪些”和“蔬菜的分类”等不同的子线索。在拓展主题活动子线索的预设思路后,各班教师开始主动思考并预设本班主题活动线索二“我和蔬菜做朋友”下的子线索。讨论中,教师都提到该主题活动线索下可以以好玩的蔬菜游戏为载体,帮助幼儿巩固对蔬菜的认知经验,增进对蔬菜的情感,因此共同预设了子线索“蔬菜真好玩”。有个班级的教师提出,班里幼儿挑食现象比较严重,她打算重点关注一下主题活动的情感目标,希望通过一些途径让幼儿尝试吃一些蔬菜,为此她预设了另一条子线索“蔬菜真好吃”(见左下图)。年级组肯定了该教师结合本班幼儿关于蔬菜的真实问题生成相关线索的做法,同时抛出问题促使其他教师进行深度思考:“你是否也看到了本班幼儿关于蔬菜的真实问题或兴趣?”在该问题启发下,有教师提出:“因为主题活动刚刚开展,发掘幼儿的兴趣和问题还需要时间,所以无法清晰地预设出另一条子线索。”对此,年级组给予了支持:“主题活动线索可以预设也可以生成,有些线索本身就是在过程中生成的,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留白。”希望以此坚定教师大胆实践的信念。
3.掌握各班主题活动开展动态,引导各班及时反思与调整
沿着基本预设的线索,带着留白的线索,各班开始展开主题活动。活动进行一周半后,年级组进行了教研,目的是及时掌握各班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做出适宜的干预和指导,保证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
首先,年级组请每个班级的教师介绍一周半以来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从而发现各班的活动特色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有的班级是从幼儿园小菜地切入的,幼儿主要就菜地里种植的豌豆、毛豆、蚕豆等各种豆类植物展开了细致的观察和讨论,丰富了对各种豆子的认识。有的班级则是从幼儿感兴趣的幼儿园食谱切入的,幼儿在关注食谱的过程中探究各种蔬菜,对蔬菜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还有的班级是从家长带来的真实的蔬菜出发对各种各样的蔬菜展开探究的。各班分享之后,年级组为了促使教师积极思考,鼓励各班相互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有教师指出:“中×班幼儿关于豆子的探究非常充分,但目前一直局限在各种豆子上,导致对蔬菜的认知比较单一。”年级组肯定了中×班教师能抓住资源和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进行深度学习,但同时也建议她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经常回看主題活动目标,下一步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目标将幼儿的兴趣从点延伸到面,从菜地引向蔬菜,保证幼儿对蔬菜探究的广度,以更好地实现主题活动目标。
这样的讨论过程也引发了教师的自我反思。例如,从食谱切入的班级教师提出,幼儿尽管以食谱为载体对各种各样的蔬菜有了初步了解,但缺乏对某种或某类蔬菜的深入探究。她表示自己从中×班教师引导幼儿深度学习的例子中得到了启发,接下来将多观察班级幼儿日常与蔬菜的行为互动和话题互动,筛选有价值的话题或探究点;多挖掘幼儿园食谱之外的资源,比如菜地资源等,多途径地帮助幼儿丰富关于蔬菜的认知,自然而然地激发他们对一些感兴趣的蔬菜进行相对深入的探究,引发他们的深度学习。
由此可见,年级组在掌握各班主题活动开展动态的前提下,并非自上而下直接提出建议,而是给予教师充分的话语权和互动的机会,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和调整。因为每个教师都是主题活动的实践者,都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某种做法或行为,各班教师的思想碰撞会给每个教师更多的启发。得到启发后,教师对主题活动本身会有更多的思考,会创设更多样的教育情境,进行更丰富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自然会获得更丰富的学习机会。
同时,年级组通过给教师创设自由交流、相互评价的空间,也在提升教师自身的反思能力以及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师因此才会有更强的教育敏感性,才能及时发现主题活动开展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灵活地调整本班主题活动开展的方向、进度,从而真正做到在贴近本班幼儿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抓住幼儿主题学习的核心经验,达成主题学习的目标。
4.支持各班主题活动开展中的求同尊异,鼓励各班相互交流经验
进一步明确班本化的内涵后,各班的主题活动也有了新的进展。到了主题活动开展中期,各班教师已能较好地观察本班幼儿关于蔬菜的兴趣,及时捕捉幼儿之间的相关话题和行为,生成相关的活动。在班本化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年级组依然以教研为载体,给各班教师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在“求同尊异”方面努力给予教师更多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各班相互交流、学习。
在“求同”方面,年级组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帮助各班教师不断明确中班幼儿需要获得哪些核心经验,并在一些方面达成共识。例如,年级组要让教师在班本化实践中坚定一种信念,即班本化不是为不同而不同,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过程,只要能让主题活动开展更贴近本班幼儿的经验,过程中即使发现有相同的地方也不要犹豫,要坚定地去做。个别教师曾担心如果自己班的主题活动内容和其他班的相似或相同,就不能算是“班本化主题活动”了。鉴于教师有这样的困惑,年级组不仅要在理念上,还要在实践中让所有教师真正明晰班本化主题活动的内涵。比如,教师们一致觉得“了解蔬菜的生长方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经验,也是幼儿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各班幼儿都可以探究“蔬菜长在哪里”,获得相关经验。同样,其他一切源于班级幼儿兴趣需要、符合课程目标的内容,都可以成为班本化主题活动中深入探究的内容。只有帮助教师学会接受“相同”,让他们真正理解班本化主题活动的内涵和本质,才能使其更加坚定地深入实践班本化主题活动。
在“尊异”方面,年级组则给予教师更多实践上的支持。
首先,可以思考“和而不同”,即在相同的主题活动目标下鼓励各班教师抓住本班幼儿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实践途径。例如,面对相同的关于蔬菜生长的绘本资源,有的班通过集体阅读活动帮助幼儿在好玩有趣的情节中了解不同蔬菜的生长方式,直接获得有关蔬菜生长方式的经验;有的班鼓励幼儿自由阅读,通过同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获得相关经验。年级组也会在此过程中根据各班分享的现状灵活地抛出新问题,例如,“接下来如何巩固幼儿获得的主题活动经验”这一问题引发了教师的讨论和再实践。有的班抓住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延伸幼儿从绘本中获得的经验,引导幼儿用黏土制作了一个微型田园:在土地上“种”了辣椒、番茄、茄子等,在地下“种”了土豆、花生、萝卜等,通过艺术表征的方式巩固了经验。有的班级教师则与幼儿一起设计了“蔬菜分分类”游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给蔬菜分类,有的根据蔬菜生长方式分类,有的根据蔬菜名称分类,他们在游戏中调动并巩固了已有的相关经验。
其次,在“尊异”方面,年级组鼓励和引导教师在主题活动中做好对幼儿学习的观察评估,因为只有基于当前对班级幼儿主题学习的评估分析,才能持续有针对性地聚焦幼儿真实的问题和兴趣,生成相关活动(见下图)。例如,在预设主题活动子线索的过程中,一些班级的教师选择了留白。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他们在观察评估中自然而然地发掘班级幼儿的真实问题和兴趣,生成了子线索及线索下的活动。又如,有的班级教师通过对幼儿蔬菜买卖游戏活动的持续观察,发现他们的社会交往问题突出,不会用语言表达需求,买卖经验也不足。面对这个问题,教师计划带领幼儿一起去菜场,帮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获得与蔬菜相关的经验,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可是受疫情影响,计划无法实现。鉴于此,年级组调动各班力量,鼓励大家献计献策。这时,有教师提出了将菜场搬进幼儿园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该教师综合大家的意见,决定开设“流动小菜场”。幼儿在“流动小菜场”的真实体验中,在不断遇到问题、不断通过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地积累和提升了有关语言表达方式、社会交往策略、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等方面的经验,并且实现了与蔬菜的互动,丰富了对不同蔬菜的感知以及对蔬菜的情感。有的班级教师通过持续观察,发现幼儿在与蔬菜“玩”的过程中,对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非常感兴趣,就着力思考如何发挥绘本的作用,满足幼儿的兴趣。考虑到中班是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认为可以通过合作表演绘本的方式,一方面增加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帮助幼儿积累社会交往经验,另一方面帮助幼儿巩固并丰富有关蔬菜的经验。幼儿经过思考,开始实践。他们选定角色,确定台词,准备道具,巡回表演,品尝蔬菜。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得到了满足,有关蔬菜的经验得到了丰富,“愿意吃各种蔬菜”的情感目标得以实现。
由此可见在班本化主题活动中年级组支持各班“求同尊异”的重要性。年级组不是以“同”或“不同”为判断标准,而是提醒教师要在观察评估本班幼儿的基础上去实践,在此过程中实现相互学习,促进本班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学习和发展,这才是班本化主题活动开展的意义所在。
(三)主题后反思
主题活动结束后,年级组组织教师进行主题后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回顾班本化主题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重点以主题活动目标的达成为依据,系统地看待整个主题活动开展及调整的过程,反思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梳理总结有效的策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自己进行班本化主题活动实践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为今后开展相同主题活动的教师提供参考的案例,让班本化主题课程不断优化,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三、思考与总结
在班本化主题活动实践过程中,年级组始终作为重要的依托力量支持各班开展活动。每周一次的年级组教研活动给教师提供了分享的平台,也提供了抛出问题的机会,给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更多可能。站在年级组的视角,结合主题活动“蔬菜朋友”的班本化实践,我们进行了思考与总结。
1.明晰班本化主题活动的本质
年级组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每位教师明晰班本化主题活动的本质,知道“班本化”可以有相同也可以有不同,关键是要始终抓住班级幼儿的真实问题和兴趣,这样“班本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形成。
2.形成對主题活动目标和线索的共识
在班本化主题活动开展之前,年级组需要带领教师从幼儿的兴趣需要、课程资源、课程目标等角度出发,梳理、确定该主题学习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结合该年龄段幼儿相关核心经验的学习,梳理出契合幼儿经验的基本线索,以保证主题活动的开展符合幼儿经验的逻辑。
3.支持各班主题活动的多样化实践
各班在年级组的支持下形成了对主题活动大目标和大线索的共识后,年级组要全力支持各班主题活动的多样化实践。比如,当某个班级在主题活动开展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时,年级组就召集大家共同研讨,这样既可以解决共性问题,也可以解决个性问题。又如,年级组可以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将某个班级比较成功的实践经验分享给其他班级的教师,激发他们的灵感,为更多班本化课程实践提供思路。
4.保证班级之间的交流频率,及时发现问题,共同研讨并解决问题
为了保证班本化主题活动实践始终朝着符合幼儿经验逻辑、符合幼儿兴趣的方向,年级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分享各班好的课程实践经验,同时针对问题和困惑进行讨论,集众人的智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挣脱思想上的束缚,帮助各班教师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主题课程实践。当然,年级组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年级组会根据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丰富,比如有教师提出了进班学习和观摩的要求,年级组也给予全力支持。年级组始终秉承开放的理念,支持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思考和实践,以促进各班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学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