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幼儿园里常常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人们在观看这些作品时,习惯于评价幼儿“画得好”“画得像”“有创意”,原因是人们往往关注幼儿的绘画表征能力,关注幼儿的绘画结果,而很少关注幼儿的绘画过程。比如,幼儿是一个人画的还是和同伴一起画的?为什么会画这些内容?为什么会这样画?幼儿自己如何解释这些图像?
喜欢绘画是儿童的天性。研究显示,儿童在婴儿期已经开始尝试赋予涂鸦线条以意义,他们运用线条、图形等表达思想。英国艺术家、教育家约翰·马修斯(John Matthews)观察到,他的儿子本(Ben)2岁1个月时用画笔在纸上描绘了一个近似圆的图形,然后围绕这一区域画出连续重叠的螺旋线,一边画一边说:“它正在角落里绕圈呢,它正在角落里绕圈呢!”他继续画,当前面画的线条被后面画的线条覆盖时,他又说:“它现在不见了。”从这些言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孩子正尝试用线条将脑海中的图像转化为画纸上的图形。尽管画出的图像是一团重叠的螺旋线,但这是孩子从无意义的手部动作向有意义的图像象征行为转变的开始,是孩子赋予图像意义、解释意义的开端,并且孩子产生了基本的命名行为。当命名行为被他人鼓励、表扬、接受时,孩子便会获得明确的信息:符号可以代表事物,且能被他人所理解。当这种行为越来越多时,孩子也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符号表征系统,能够创造出越来越多可以表达意义、用于沟通的图像,绘画也由此成为孩子表达思想、情感、态度等的工具。
英国学者苏·考克斯(Sue Cox,2005)的研究表明,幼儿的绘画是有目的的意义创造活动,要了解幼儿的绘画意图和绘画意义,必须关注幼儿的绘画过程。考克斯观察到有个幼儿画了一个只有一条腿的人,也许有人会以为这是幼儿认知不成熟的表现,但如果我们倾听幼儿绘画过程中的言语,就会明白幼儿的绘画意图。原来这是幼儿有意为之的,他画的是一个人在单脚跳。我们不禁赞叹幼儿独特的表现视角和创造力。对幼儿来说,绘画就是一种代替言语表达的工具,记录着他们看到的世界,表达着他们自己的想法。因此,越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我们越是要了解其绘画过程,同时结合言语等方式理解其绘画的意义。
我曾经看到过一幅画,上面画满了黑色的竖线条。對此,有人猜是栅栏,有人猜是草地……当观察到绘画过程的教师复述了这个幼儿绘画过程中的叙说时,我们才知道这简单的线条居然是生活在山区的幼儿在讲他爸爸抓蛇的事情。这让我们感受到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如此不同,就像这个孩子,这种“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是城市中的幼儿完全接触不到的。因此,要真正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和绘画意义,还需要了解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所处的文化背景。
绘画活动是幼儿园众多的活动之一,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是教师观察幼儿活动的一项内容,而非额外增加的工作内容。但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一方面强调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却忘记了倾听、了解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声音:幼儿所画的图像代表什么意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他们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想要表达什么观点?我们习惯于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当作一种结果来分析其表征能力的发展,却忽视了绘画是一种意义创造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真正重视幼儿的绘画过程,理解幼儿绘画传达的意义,而非分析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如何。这种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的转变,与“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这一理念体现在绘画领域,就是从追求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转变为注重幼儿绘画意义的表达。绘画具有很多功能,除了能够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绘画能力发展外,还能够表达幼儿的思想、情感、态度,能够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创造,能够帮助我们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倾听和理解幼儿的声音。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幼儿的绘画,我们就更应该重视幼儿的绘画过程,重视幼儿绘画过程中创造的意义了。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