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邵萍
近几年,大量的青年教师加入幼儿园教师队伍。如何带好班级尤其是带好新小班,是他们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为帮助教师提升带班能力,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引导教师思考带好班的重点和难点
让教师认识带好班的重点、难点以及自己的实际状况,是教师带好班的前提。为此,我们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反思要点、难点问题。我们先组织教师学习、思考带好班的重点工作有哪些,分析自己带好班的优势和难点。然后,我们请教師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思考:你认为带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有哪些好的经验?你认为带好班最难的是什么?教师通过反思,梳理出自己带好班的优势、难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梳理要点、难点清单。我们将教师梳理的带好班的要点、难点和经验进行归纳、统计和分析,形成带班重点内容清单和难点问题清单。我们发现:教师们将爱幼儿、有耐心、有责任心及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列为带好班的最重要因素;年轻教师认为,保障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安全对他们来说有较大的压力,他们对如何建立班级常规,让所有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有序活动感到有困难,不知道如何对有特殊行为的幼儿进行有效教育,认为自己之前学到的理论知识难以直接用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做好家长工作是教师公认的难点,一些教师提出,每个家长对幼儿及幼儿园都有个性化的要求,尤其是当幼儿在园发生磕碰或与其他幼儿发生纠纷时,与家长的沟通很难。我们组织教师逐一讨论上述问题之所以成为要点、难点的原因是什么,梳理出哪些是个性问题,哪些是共性问题,最后形成带好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清单。
第三,形成策略手册。我们依据梳理出的带班难点问题清单,组织全体教师逐一讨论难点在哪儿,为什么难,有什么解决策略,并请有经验的教师逐一进行专题经验介绍,分享具体的、可操作的策略,形成解决难点问题的策略手册,便于教师随时查阅、参考。
二、帮助教师理清带好班的关键节点
良好的师幼关系和家园关系是带好班的关键所在,建立良好的师幼、家园关系是教师工作的难点之一。为此,我们在帮助教师有计划地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帮助教师做好一些关键节点工作。下面以教师带新小班为例加以说明。
一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有助于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教师第一次与幼儿、家长见面,如果能让家长和幼儿对教师有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家长和幼儿接纳、信任教师,愿意主动与教师亲近,从心理上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和家园关系,那么以后的班级工作及家园合作就能更顺利开展。为此,我们认为教师在接受新小班时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通过充分阅读幼儿入园报名表、反复观看幼儿的照片和活动视频,熟记每一个幼儿的面容、姓名、昵称、出生年月等,了解其在班级里是否有熟悉的同伴;初步了解每个幼儿的喜好、个性特征、身体状况、家庭状况,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情况;了解家庭成员中谁是幼儿的主要养护者、谁与幼儿关系最亲密等;了解幼儿父母的职业、具体工作单位、学历等基本信息。这样便于教师在与幼儿第一次见面时就能叫出他的姓名和昵称,说出他的喜好等,拉近教师与幼儿间的心理距离,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用心、责任心和专业性。(2)详细记录每个幼儿入园前的成长档案,一方面便于教师开学后进行个别化、差异化教育,另一方面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其孩子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入园前的成长档案需记录上述关于幼儿的基本信息和特点,同时需记录还要进一步了解的幼儿个体及家庭情况,记录第一次家访时观察到的幼儿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情况,以及家访时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详细情况。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家访的作用,让家长感受到家访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互动,深入详细地向教师介绍幼儿的情况,还能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其孩子的用心、重视,为今后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打下基础。(3)了解各种适合幼儿的游戏内容及玩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喜欢玩游戏。教师如果了解各种游戏的内容和玩法,不仅能够顺利地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而且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教师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从而激发幼儿喜爱教师、喜爱幼儿园的情感,有效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为其以后在园能健康、快乐地生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做好入园初期工作。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有时家长比幼儿更焦虑。所以,教师不仅要做好幼儿的入园适应工作,还要有效消除家长的焦虑情绪。在入园第一天,当家长送幼儿来园时,教师要主动叫幼儿的名字,并热情地从家长手中接过幼儿,抱抱幼儿,让家长和幼儿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在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关照到每一个幼儿,用语言或肢体动作与幼儿交流,给予幼儿肯定、鼓励,使幼儿感受到教师一直在关心他。在开学第一个月尤其是第一周的每天下午家长来园接幼儿时,教师都要主动热情地将幼儿在园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受到教师能理解他们的担心。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拍照、录短视频等方式,记录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情况,让家长具体地感受到幼儿在园是安全、快乐的。
三是做好特殊事件的处置工作。教师除了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日常工作,有效推进幼儿发展外,还要关注幼儿在园发生的特殊事件,并进行有效处置。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发生一些特殊事情是常有的事。例如,幼儿把大小便拉在身上或吃饭、吃点心时将饭菜汤洒在身上、桌上、地上,这时,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理解和包容,不仅要耐心、细致地帮助幼儿消除其身体上的不适感,而且要保护幼儿的隐私和自尊,帮幼儿脱换衣裤等要注意隐蔽,不让幼儿在集体面前感到羞愧。询问幼儿事情发生的原因,引导他明白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整个过程都要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和保护,让他从内心认同教师,愿意主动接纳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自觉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引导教师明确几个认识
无论是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家园关系,还是保障幼儿在园安全、健康地生活和学习,都需要教师建立一定的认识,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要有边界和底线思维,明确什么事是可以做的,应该做到什么程度,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
为此,我们要让教师明确以下认识。
第一,幼儿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树立幼儿是发展的主体、班级的主人的观念。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能剥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幼儿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成为他们学习、探究的内容,为他们提供发展机会。幼儿间出现了纠纷,我们可以与他们共同討论,找出其问题所在,商讨解决方法,同时让幼儿明白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班级中所有规则都需要与幼儿共同约定。在一日生活中,需要有一定的规则,以保障幼儿有序地生活和学习,而这些规则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建立。比如,与幼儿共同讨论应该建立哪些规则,规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还要与幼儿共同讨论如何将这些规则用前书写的方式记录下来、张贴出去,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记忆规则的内容。同时,通过张贴规则,随时提醒幼儿遵守规则。由于规则是幼儿共同参与制定的,所以他们能理解为什么要制定规则,也明白规则的具体内容,这样更利于他们自觉遵守规则,同时督促同伴遵守规则。
班级工作大家做。从小班开始,教师就要让幼儿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每个人都要承担班级工作,帮助幼儿建立为班级和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教师可以列出班里需要幼儿完成的任务,让幼儿自己报名承担某项任务,进行自我管理和共同管理。例如,班级语言区用的点读笔、平板电脑、音频播放器等设备,每天都需要有人检查是否需要充电,每天下午幼儿离园后需要收放到固定的柜子里,这些工作以往都是班级教师做的,但有时教师外出开会等,没能及时将这些电子设备充电,就会影响第二天幼儿使用。后来,教师和幼儿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几个幼儿认领了此项任务。承担此项任务的幼儿每天离园前清点每种设备的数量,看看是否有丢失,逐一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完好,电量是否充足,然后将电量不足的电子设备放到安全充电箱里充电。幼儿从过去说“老师没电了”,到现在说“我去充电”,每个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规则意识、责任意识。
第二,教师是保障幼儿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教师要明白,无论是组织幼儿在园活动还是外出活动,是日常班级活动还是亲子活动,教师都是保障幼儿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做任何事都要首先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养成经常排查安全隐患的习惯。教师要经常检查班里的设施设备、幼儿活动场地以及幼儿活动时使用的器械、玩具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会对幼儿造成伤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前消除有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的不安全因素。
明确幼儿活动时教师的最佳站位。无论是在活动室、午睡室还是户外,无论是园内还是园外,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教师都要事先考察活动场地情况,研究自己的最佳站位,教师站立的位置既要能关注到全体幼儿,又是容易发生事故的位置,以便于适时提醒、保护幼儿。教师不仅要研究与明确班里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都在岗时教师的分工、站位和责任,还要研究与明确只有其中两位教师在岗时,教师的分工、站位和责任,以最大化地保护全体幼儿的安全。
第三,做好家园沟通工作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并明确幼儿园教师主要职责之一是“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承担建立良好家园关系的主要责任,主动学习、研究家园沟通的有效策略,树立和形成经常与家长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做好班级家长工作。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要把握好语言、行为的边界,时刻记住自己的教师身份,明白教育幼儿是自己的职责,不能将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任务转嫁给家长,要与家长平等对话、和谐沟通、共同商讨,共同推进幼儿发展。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反思、学习、研讨,帮助教师理清带好班级的重点、难点及策略,让教师了解做好班级工作的关键节点,以及应该明确的认识,增加了教师带好班的信心,提高了教师带好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