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奎平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认识字词的基本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很多学校都响应号召,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把握好创新与传统的平衡,使课堂教学成效最优化,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冷思考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小学都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在人文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间和精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创新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践现状,对其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是对学生精神素养的培养。人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能通过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个性人本化、文化思想性、审美情感性三个方面。个性人本化主要指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文化思想性则针对教学内容而言,更加重视对文化思想的教育,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积累文化底蕴。情感的触动来源于学生与文章之间的互动和感悟,文字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带来新的思考[1]。
二、对人文教育的冷思考
(一)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人文性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只有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效平衡,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人才培养作用。那么该如何兼顾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呢?
小学语文课堂应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理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基本的字词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首先,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学习生字词,并通过大量的练习积累基础知识、培养语感,从而正确理解句子和文章的意思。其次,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通过语文学习学会明辨是非,从多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2]。
人文教育与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处于智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很难直接理解和消化课堂上的人文教育。但如果以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为主,辅以适当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就可以转化为实在有形的文字,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语言文字中蕴含着人类大量的智慧,在其中融入人文教育,更能提高语文知识的层次,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使语文知识对学生的身心成长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二)如何进行人文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只有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才能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优化语文教材。为了将人文教育融入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很多课文不只语言优美、行文流畅,还具有很高的思想文化价值。语文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通过对字词、句子、主题内容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其中包含的人文思想。例如《悯农》一诗,在学习了生字生词、理解了意思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3]。
2.改进教学方法。人文教育和语文基础知识教育都需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同时活跃语文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心情。同时,教师还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为人文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张后超.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实践的冷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20(2):80.
[2]龙雨.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6):125.
[3]姜林锋.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实践的探讨[J].教育艺术,2015(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