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一种新媒体?

2022-05-30 15:32:08王柏
天涯 2022年5期
关键词:监控信息

王柏

2022年6月9日《疆界2》的网站上,刊载了扎卡里·洛布对娜塔莎·鲁谢提希编辑出版的著作《大数据——一种新媒体?》的书评,题为《大数据是信息吗?》。

当谈論与数字化有关的问题时,讨论很快就会变成对于数量的关注——每小时有多少图片被上传、电商平台每天监控到多少购物行为、打车软件在特定时间段收到多少订单,等等。人们对此的回答常常是:“很多”“非常多”。我们由此也可以追问另外一个更为复杂和重要的问题:人们的在线行为产生了巨量信息,但这些信息流向了何方?人们又如何判定信息是否可用和有用?对这一问题最为简单的回答就是“大数据”——但何为“大数据”?

除了数量规模,大数据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容量(已经产生和新近产生的数据总量)、种类(数据类型)、速度(数据以高度加速的速率产生)、可变性(构成大数据之信息种类的范围)、可视性(数据如何可视)、价值(被处理的数据价值几何)、真实性(数据的可靠性、本真性)。此外,大数据还包括三个特征:高向度、高复杂性、高不确定性。然而,对大数据的使用是一回事,对大数据的理解和谈论则是另外一回事——情况经常是,我们在用“大数据”这个词来描述一系列现象:在暗中控制着金钱和信息的“黑箱社会”、我们在购物或者打车时留下的“电子踪迹”、“监控资本主义”社会里和“大数据”一样都姓“大”的“老大哥”,等等。

但《大数据——一种新媒体?》却另辟蹊径:顾名思义,该书的提问角度是,大数据是一种新媒体吗?由此,讨论的方向就从监控和算法,转向了大数据与其他媒体的类同和区别。这当然并不意味着对“监控资本主义”之类问题的忽视,而是试图提出不一样的问题:大数据的美学是怎样的?大数据作为媒体具有怎样的可供性?数字时代,如此之多的其他媒体被纳入大数据逻辑,这又意味着什么?从这一问题出发,该书不仅探讨了大数据会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而且还试图把握它如何重新接合了时间与空间、物质世界与非物质世界,可知与不可知;它如何提升、回收和延展了可能性的界限。

作为一本文集,该书的长处之一,就是多视角和跨学科。作为“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系列丛书的一种,该书展示了讨论该主题的多样方式:图书馆学、档案学、历史学、艺术学、美学、传播学、媒介研究、政治哲学、数字人文,等等;另一方面,熟悉本雅明、福柯、德勒兹和马克思等人理论的人,自然也能从中得到诸多会心之处。

关于大数据,人们常说,它能使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焕然一新——而《大数据——一种新媒体?》,则能使我们看待大数据的方式焕然一新。

猜你喜欢
监控信息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4K高清监控需要两条腿走路
看监控摄像机的4K之道
订阅信息
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展会信息
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信息
建筑创作(2001年3期)2001-08-22 18:48:14
健康信息
祝您健康(1987年3期)1987-12-30 09: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