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不仅要呈现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而且要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入有关“美丽中国”的典型案例,积极打造“美丽课堂”。高中政治教师要聚焦科学理论,展示理论之美;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之美;聚焦道德建设,培育人性之美,从而打造出最真实、最精彩的“美丽课堂”。
[关键词]高中政治;美丽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3-0043-03
黨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得到深化,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态度。“美丽中国”不仅要呈现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而且要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入有关“美丽中国”的典型案例,积极打造“美丽课堂”。
一、聚焦科学理论,展示理论之美
高中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政治课堂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将鲜明的政治导向和科学的严谨性有机统一起来。要建设“美丽课堂”,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发现、感受、体验理论之美。一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让学生领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二要创设基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和未来发展需求的教学情境,利用启发提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三要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学科理论,帮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课的相关内容。四要注重复杂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多维度、多途径开展探究,进行综合分析,更好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固化、形式僵化、路径单一等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中的“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一课时,可以引用以下材料: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据估算,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然后设问:为什么说“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考虑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有利于优化城乡空间格局、产业结构。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建设由注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学生对于新型城镇化这一社会热点有认知需求,但受自身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而不能全面系统地理解。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所设问题,全面展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扩大居民就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等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构建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认知。这样的探究能够加强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让学生在人生成长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高中政治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运用于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正确处理好内容与形式、思想与知识、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将理论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提高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社会、分析社会的热情和能力,让学生充分体会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独特魅力。现行高中政治教材突出知识性与生活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知识性与价值性的内在关系,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加聚焦时代发展特征。高中政治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如实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关注国内外焦点、热点、重点话题,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动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更加生动、便捷、高效的学习空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之美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高中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地补充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道德,最终落实到生态保护行动中。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一要加强生态文化研究,促进学生形成生态文明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教师不仅要通过展示我国的生态保护成果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互馈共赢的关系,而且要通过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开展环保警示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二要加强生态行为引导,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我们做到资源的代际公平配置和公平利用。青少年学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活方式,建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态道德。三要重视社会实践,实施生态保护行动。从学科实际情况和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将学科教育与生态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挖掘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践行正确生态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行动自觉。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中的“把握世界的规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反映无锡市太湖水环境整治的新闻《太湖生态修复再现苏南“鱼米之乡”》。然后引用无锡市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一些内容:无锡市以治理太湖为重点,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建设“东方硅谷”;加快推进“三地三中心”建设,促进产业升级;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打造“魅力无锡”,进一步扩大无锡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接着设问: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无锡市新闻媒体有关报道中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上述具有乡土气息的素材,不仅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容易将“以治理太湖为重点”与“抓住主要矛盾”联系起来,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与联系观联系起来,将“产业升级”与发展观联系起来,将“加强科技创新”与辩证的否定观联系起来,从而基于现实素材把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知识有机联结。这样分析案例不仅帮助学生有效构建了知识网络,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爱国爱乡的积极情感,培养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促使学生自觉践行环保行动。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要求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让学生感悟与生态保护有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角度让学生感悟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迫切需求,从科学的宏观调控的角度让学生感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从我国政府基本职能的角度让学生感悟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积极作为,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的角度让学生感悟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角度让学生感悟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生态保护责任担当……学科理论与现实案例的有机整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内化生态保护理念,外化生态保护行动,不断创造生態环境的美好未来。
三、聚焦道德建设,培育人性之美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主体和价值观具有多元化特点,这对青少年尚未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高中政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程,鲜明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标准。高中政治教师要致力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一要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中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二要激活正能量,弘扬主旋律。通过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讴歌真善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时代新风。三要传承传统美德,强化道德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这些可促进青少年的精神滋养和健康发展。四要转变教学策略,解决道德冲突。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视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在范例分析、价值冲突、比较鉴别、探究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中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课时,可以引用以下材料: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中,有一群可爱可敬的“中国好少年”——为抢救落水群众英勇献身的90后战士吕俊峰、跃入怒江勇救落水儿童的霜福伟、九年背着小伙伴求学的毕明哲、带着妈妈上学的“发条女孩”苏玉双……他们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真善美,为青年人树立起一座座高耸的道德丰碑。然后设问:(1)我们应该如何利用“中国好少年”的先进事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2)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弘扬“中国好少年”精神的主题活动,并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参加该活动的意义。所设问题是综合探究性问题,需要学生结合时事背景进行多角度的综合思考。学生能够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弘扬时代新风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方面对相关知识进行建构和运用。同时,学生还能通过主题班会、板报宣传、主题演讲、主题征文等活动,认识到学习“中国好少年”先进事迹对于塑造完美人生、培育文明风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高中政治教师还可以结合道德模范事迹和优秀历史人物事迹,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主动经历观察、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健康的情感,形成符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观念,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网络时代,人们的公共生活空间越来越大,交往范围不断拓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所需的人才不仅要认同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在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未来公民的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必须要加强。高中政治教学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能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总之,作为德育主阵地的高中政治课堂,其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当今世界的发展形势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高中政治教师应致力于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美丽课堂”,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在“美丽课堂”中获得生活的体验、人格的提升、思想的撞击和生命的感悟。
[ 参 考 文 献 ]
[1] 姜正林.浅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J].学理论,2012(1):12-13.
(责任编辑 袁 妮)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原道课程构建的‘教师发展学校校本研究”(课题编号:D/2018/02/8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自筹课题“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B-b/2020/02/180)和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媒体融合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I/D/202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