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灿
制造业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障,而质量则是制造业的生命。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大国,但还不够强,不是制造强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制造业质量水平不高,其中最主要的差距就在于創新和质量。提升质量水平,增强竞争能力,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要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工匠,是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匠人常见,但工匠精神不常见。有工匠精神的人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喜欢不断打磨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产品在自己手中升华的过程,不会为单纯追求效率和利益而投机取巧,损害质量。一言以蔽之,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工匠精神不仅要求匠人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有专注、严谨、细致和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耕细作、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所从事职业超强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工匠精神”不是宗师巨匠才能享有的特有殊荣,每个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钻研的普通劳动者都是中国当代“工匠精神”的诠释者、传承者。弘扬“工匠精神”,就要从坚守本职做起,从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做起。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有工匠精神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拓展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国想要成为制造强国,让我们生产的产品享誉世界,就需要越来越多有“工匠精神”的企业与个人。愿更多的年轻人,珍惜大好时光,不负青春韶华,勤奋学习,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成为新时代需要的“能工巧匠”。让“工匠精神”浸润中国制造生产链的每一个环节,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转变为“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推动中国向着制造业强国伟大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