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统编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生本教学观”已逐渐深入人心。对于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如何打造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堂,广大教师一直在积极地探索。笔者在研究济宁学院2021 年教学改革项目“农村小学‘1+X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时,参考了孙建锋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阅读教学创意》一书。孙老师注重教学理论的研究和课堂实践的探索,同时,他勤于笔耕,出版了多部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语文教育教学专著。本书立足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根本追求,作者从大量的课堂实践中提炼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释疑解惑,实现成长。
本书共有五章。作者从单篇阅读、群文阅读、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绘本阅读五种阅读教学方式入手,从创意主张、创意做法和创意案例三个方面切入,全面地呈现了其进行阅读教学的创意。书中既有通俗易懂的理论解析,也有接地气的方法指导。作者将枯燥的教育理论置于鲜活有趣的情境中,通过案例的解说、评点和分析,构建了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一线教师灵活应对不同的阅读教学情境,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教学技巧,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教学风格。
本书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阅读教学提供了两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教师须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教学质量。作者之所以能够驾驭不断变化的课堂,正是源于其深厚的学养。作者不仅善于旁征博引,也能够灵活运用历史、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要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积极拓展学习视野,学会跨学科、跨文化地汲取营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此,才有可能与时俱进,才有可能在改革与创新中游刃有余。
第二,教師要学会与文本对话。作者认为,“下水”朗读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基础,读懂课文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底线,但其精髓还在于“能从生活中细细体会,领悟人生的真谛,再通过文本中阐发的人文情怀达至心灵的契合,以无字的生活大书对话有字的教学文本”。具体到阅读教学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节课可以“一句话也没有说”,便让霍金从轮椅上“站”起来,“站”在孩子们的心里;作者通过“掌声”的前后对比,诠释了“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进而将自信、自立、自强的种子根植在学生心底。这种“对话”能够令语文阅读教学从细微处绽放光芒,从细节处提升效率。
本书基于前沿的理论知识、扎实的课堂实践和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总结了多元、灵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也展现了富有魅力和温度的教学艺术。作者从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成长提供了养分,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广大教师领悟阅读教学的内涵,并试着付诸实践。
(济宁学院孟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