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
摘 要:在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组织建设是一贯的政治原则,也是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支撑。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具体任务对企业党组织建设提出新要求,如何通过党组织建设促进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对丰富党建理论、发展国有企业党组织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
一、国有企业党建的理论基础
企业的竞争最根本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硬实力和软实力组成。硬实力包括企业规模、设备和资金等,软实力包括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对提高党员干部和职工素质进而提高企业软实力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创新驱动发展不仅仅着眼于企业技术创新,更是在发展方式上的转变,以创新思想、创新制度等要素共同助力于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企业场域的党组织建设,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也要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不断夯实自身基础,以更坚实的战斗堡垒作用于企业创新。现行企业治理的理论多忽视了中国特色实践语境下企业内部的党、团组织,企业治理作为西方企业实践的产物,在其理论形成与建设过程中更多依据西方企业的具体实践,企业治理通常被认为是以协调企业内部有相关利益关系者为目的,调节包含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员工等之间的关系,国有企业党组织以作风建设融入企业治理中,促使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企业内部关心关怀职工,在社会层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国家战略落实上践行国企力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党组织需要重视发挥政治引领与思想保障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决策及发展方向起到了较好的指引作用,通过持续加强干部队伍与作风建设,促使国有企业承担落实国家战略方针的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对于承担国家战略方针重任的责任认同与意识,提升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使党的主张在国有企业内部落实、切实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二、新时代国企党建的基本现状
国企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同时新的发展环境下国企党建仍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科学地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以促进国企党建进一步发展。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的成绩
1.强化了企业责任担当
国企在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中,面对多元的思想意识,以及复杂的安全环境和经济形势,把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积极融入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实践也证明,高质量的党建能够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通过完善党组织机构,坚持将党支部建到临时项目部,保证党的领导。以党建强机制,以机制保发展,党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生产经营状况创历史新高。
2.提升了国企竞争力
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国企作为企业,其生存发展必然要提高它的核心竞争力,从国有层面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用接近市场、更有效的方式来经营。当前,广大国企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更好地团结凝聚广大职工群众,将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资源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克服由于国企发展壮大依赖政府力量持续着的惯性作用,从而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3.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适应公司管理组织单元的整合调整,坚持党建工作制度同步修订、完善,重抓落实执行,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同步考核,把党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公司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有专项考核指标,公司党委委员、各基层党支部分别按“一岗双责”和党建目标责任书相关要求占有绩效分配比重,真正形成统筹的同步考核。
(二)当前国企党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传统党建管理方法有待更新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来临,员工利益诉求多元化,企业用工制度灵活化,员工流动常态化,传统的党建制度和领导方式对工人动员与激励机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具体表现为:国企党组织活动效果欠佳,滞后于党建工作构建。党组织参与决策及保证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党组织的活动不具备有效性、思想观念不具备先进性;党组织的感召力弱,党务工作的内容、方式与形势的发展脱节;职工合法权益缺乏有效维护等问题。
2.国企党建工作与现代企业制度衔接不当
党组织既要遵循现代公司治理的一般要求,又要体现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了企业必须建立创新机制,不断适应市场环境的发展,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部分国企党组织缺乏相应的适应能力,造成党建工作的局限性。部分国企基层党支部书记配置不强,思想解放和创新创造能力不强,党务干部的激励机制亟待完善,诸如发展空间小、薪酬福利少等问题有待解决。
三、党组织建设创新驱动国有企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国有企业党组织依托党务工作者与业务骨干双向流动激励员工加深对党的了解、创新自身工作开展方式等途径实现党组织为主体的管理创新,依托具体路径的开展贯穿创新发展的决策与执行阶段,最终作用于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果。
(一)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挖掘企业创新动力在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培育上,党组织要以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为根本,在企业内培育践行、落实国家戰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国家命运相结合。国有企业同时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属性,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需承担起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国有企业党委要立足自身政治站位,依托领导班子对于业务工作的准确把握与深厚理论素养,在全面分析自身发展优势与相关政策支撑的基础上,为本企业创新发展引领方向。
(二)注重政治素养建设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国有企业创新这一更具有专业性的任务也对党委政治素养与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企业在该战略中所处地位及面临任务,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优势为企业创新发展把好政治关。在党委前置决策的会议中,参与决策成员需要深入了解党中央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相关政策,经营班子需要加强对相关理论、文件的学习,在深入了解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对企业近期工作的计划,为党委前置决策的有效与高效打好基础。
(三)提升企业吸收能力
企业间各部门内固有的联系通常被认为强联结,包含信任、合作与稳定,国有企业党组织使日常工作较少有交集的部门职工以党的组织生活会及相关日常工作开展的形式互相熟悉,促进跨部门间的资源交换与学习,以党支部为媒介提升企业内部资源流动效率。针对创新动力不足的员工,需要打破部门间隔阂,以潜在的学习动力激发员工提升自我能力的积极性,促使员工实现从守成到创新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现代企业,2016(10):68.
[2]马连福,王元芳,沈小秀.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冗余雇员与高管薪酬契约),管理世界,2013(05).
[3]王元芳,马连福.国有企业党组织能降低代理成本吗?一基于“内部人控制”的视角.管理评论,2014,26(10).
[4]邵奇,吕立志.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组织职能演变解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