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磊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体两翼,两者衔接紧密、一以贯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实践,蕴含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衔接肌理,只有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我们的现代化事业才能更好地沿着世界、国家与个体的叙事逻辑,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衔接肌理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07-0028-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1]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一百年波澜壮阔的赓续奋斗将“小康”这一千年梦想历史性达成,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彪炳史册的大事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性成就。首先,代表着一种完结,宣示着小康社会从起步、到跨越、再到实现的重大理论、实践成果;其次,代表着一种开启,孕育着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新发展阶段下的新目标、新机遇与新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2。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如何在已有的伟大历史成就的基础上起承转合,开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事业的历史性展开,就成为这一时期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独创性命题与历史性实践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征程中的独特叙事与历史性展开,“小康社会”一以贯之地承载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逻辑之中,就此而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道路探索与制度建构的百年智慧结晶,也历史性地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可比拟的生命力。但我们同样清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还远未完成,如何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阶段性完成的同时,更好地衔接递进、有序承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就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理性解答这一历史性问题,还需我们回到小康社会本身,回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实践本身。因此,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实践所展示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逻辑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我们衔接第二个百年,有着三重意义。
首先,“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1]1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提出一种全新的、更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方案,完全可以自力更生地展开独立探索。小康社会百年实践的历史征程中所造就的伟大成就、所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足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谋篇布局。现代化强国建设总是不断发展的,在这一漫长征程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多新的、未曾出现过的现代化新问题,我们更应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用更具说服力的历史性实践向世界证明,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展开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独立探索。其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2]66。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奔赴全面小康的百年征程中始终贯穿着一根红线: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我们的立党之本,兴党之根,强党之源,同样也是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共同价值导向。回溯百年小康建设史,从宏观的目标设定、中观的政策制定到微观的政策执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奔赴全面小康的每一段征程,都彰显着壮丽的人民底色。更进一步地说,我们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首要环节,就是要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我国现代化方案制定的第一准则。再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中开辟和前进的”[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对“三大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启迪衔接第二个百年的第三条意义线索。就既有的历史事实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大叙事都有着关乎本质的内在规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实践也一再证明,这一伟大历史性实践得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其始终科学遵循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系统认识与把握,深刻表明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更为深入、全面的规律性认识。由此,我们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更应该做到的,就是要做好遵循规律、发现规律、把握规律的深度结合。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個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在一定意义上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这一历史主题的一体两翼。换言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历史叙事是一个既有着历史延长、又波澜壮阔的伟大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构成基本实践的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展开。就像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的全面小康社会被载入史册一样,引领第二个百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也一定会变为现实。在此意义上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鲜活经验,就必定成为指导我们更好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事关全局的政治前提: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2]30。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到奔赴全面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中国建设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实践也一再证明,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我们的小康社会才能如期到达,同样,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开启这一征程的坚实政治保证。回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引领力犹如一根红线,一以贯之的显著体现于小康社会建设征程中的各个环节。
一是谋篇布局。在从贫苦到温饱的起步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力改革,通过制定“翻两番”“三步走”的战略,用20世纪后20年的时间,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整体性跨越。在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阶段,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分别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并在党的十八大中鲜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今后五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4]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更为详尽的规划安排,针对决胜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各方面都做出了精确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方向指引和实践遵循。二是统筹全局。就我们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言,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引领和掌控是深植全局的。百年征程中,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巨大努力。这一努力,在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征程中有着清晰的脉络。从社会主义工业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小康社會的使命达成,其发展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统筹谋划,都全方位地彰显着党的全面领导。三是同力协契。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既需要发挥党的全面领导能力,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和群众组织力的鲜明体现,就在于其通过与全国人民立场一致的美好愿景,引领和汇聚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奋斗,这是实现全体小康的根本所在。因此,衔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大历史征程,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刻总结了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对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新研判,明确提出“十四五”建设的目标方针,科学展望了现代化建设的愿景目标,为新征程的再出发提供了科学的方向指引。新时代新征程中的现代化实践展开,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场域下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
(二)坚定不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1]1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助推器,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的基本遵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征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实践,辩证互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这一实践,充分印证和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之上的。就当时的中国而言,如何在贫瘠薄弱的中国开展现代化,如何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而破题的答案,也只能在不断试错与纠错之间探寻。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就格外重视“工业化”,强调工业化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着中国前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用20年的时间完成工业化的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之上,邓小平进一步强调,要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并且借用“小康”这一概念,逐步探索出在社会主义中国开展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正是因为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式发展道路的科学探索,我们国家才得以打破路径依赖,真正走上属于自己的路。随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们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我们所创造的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深刻印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一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走对了。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仍会毫不动摇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必定会越走越宽广。就此而言,衔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我们绘制宏伟蓝图的主干支撑,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破浪前行的掌舵手,新时代新征程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一以贯之。
(三)一以贯之的价值规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2]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楫向前、砥砺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小康社会的主角。同样,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来说,我们党展开这一伟大实践的目的也在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目标得以如期实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其有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实践也一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在于人民,我们党的根基在于人民,我们的党群关系建设得越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会越高,我们所汇聚的力量就会越大,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能越成功。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装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这也是我们党之所以能从一个只有50几人的小组织,蜕变成一个有着9500多万党员、480多个基层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党的根本所在。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将广大人民群众组织到社会主义事业中来,是我们回顾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百年历史征程得出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历史性实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好彰显。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推车和小米,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不会成功。从小岗村到“地球村”,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一帆风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的作用,深知人心向背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正定时的“人心的向背,不但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命运,也决定着党的命运”[5]22,到福建宁德期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我们共产党人靠什么来得民心呢?”[6]20求索追问,无不彰显着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重视程度。总之,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成就的取得,还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我们党实现两大进程成果转换落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国人民的支持与拥护。也正因如此,衔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美好憧憬,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用不让一个民族、一个人掉队的使命信念庄严承诺,创造出了世所罕见的伟大奇迹,并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科学擘画了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的新发展理念。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7]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遵循,同样也是新时代新格局下更好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所在。
(四)稳步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8]2-3,并且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探索,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向演进、中国共产党的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或者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不断胜利,都遵循着一个基本前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8]42。这是我们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所得出的基本结论。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如何有效合理转化,是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关键所在,这同样也是制度优越性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核心环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实践一再证明,再完美的制度设计,如果不能执行彻底,真正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也无济于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下,要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到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就一定要將重心落到制度执行上,切实强化制度执行力。只有如此,制度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嵌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我国的现代化才能早一步达成。强化制度执行力,首先,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成了决定因素。作为制度执行层面的直接推手,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干部要坚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淬炼与政治历练,切实提高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的能力,争做政令畅通的排头兵,发挥“头雁效应”。其次,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体两翼,其目标达成需要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力量,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工作。要引导广大领导干部走好从政第一步,在党性修养、政德修养方面下功夫,将理想信念和能力提升贯穿于干部教育引导的全过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之上继续创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总而言之,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就是要让全党全民充分认识到中国制度的优越所在,坚定制度自信,一以贯之地执行下去。
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三重维度
抛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成就与多重意义,小康社会更多地代表着一个节点,一个我们必须站在历史高度去升华审视的节点,在此意义上,全面小康的达成,同样内蕴和引领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脉络。囿于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与时代环境,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道路也必将随之呈现出更为多维的内容展开。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何种展开方式,我们都将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1]14,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世界发展维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筹划,在一方面表现为现代化的衔接与延续,在另一方面则更多可能地指向着人类文明的新形态。那么,就其广义而言,中国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历史实践,就无可回避地走进世界发展进程:一方面顺应世界潮流谋求发展;另一方面从属于世界潮流文明互鉴。更进一步地讲,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不会径情直遂,我们必定会遭受到来自世界层面的影响与阻滞。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2]60。我们也只有以世界历史的视野出发,才能更为清晰地把握这一主张的全部意涵。因此,进入第二个百年,我国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的历史实践将会更大程度地彰显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世界历史维度,我们的现代化叙事也将兼具更为广泛的世界意义。或许,我们会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原则下被“分划”在国强必霸的资本逻辑之中,但作为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来说,我们所坚持的,必定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取向。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国家治理维度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国家叙事中,制度与治理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构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其执行力的集中体现。”[8]2就此而言,如何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制度与治理的逻辑关系,就成为我们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关键所在。具体来看,制度作为我们开展治理活动的基本遵照,其在为治理的展开设限的同时,还为治理效能的高质量呈现做出了科学的引领与安排。只有从属科学制度规引下的国家治理,才能在新的征程中不断趋向“善治”的美好状态。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处理好制度建设与治理实践的关系。制度上的成熟是治理实践得以切实落地的根本所在,只有“良制”基础上的治理,才有可能趋向“善治”。同时,还要在“良制”的基础上构建健全完备的治理体系,两者需协同发力,统筹于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其次,还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局部衔接的关系。国家制度的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整体性任务,两者不可分割。这也就是说,我们开展国家治理的每一步,都必须有统筹全局的顶层设计。同时,每一具体制度的贯彻与落实,既要深入实际,又要服从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制度与治理的良性互动,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实践。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民美好生活维度
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休戚相关、紧密相连。就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言,这一目的的达成需要诸多因素的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满足其需求的第一个要件。从历时角度出发,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之上,是全面小康进程后的历史延长线。就其共时角度而言,美好生活需要就成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索引。换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好生活需要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存于一个相同的意义领域,美好生活需要是衔接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前者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后者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展开。这一历史继承性与延续性的体现,也是我们衔接第二个百年的重要支撑。我们可以这样概括:作为有着历史性意义的阶段性成果,全面小康社会的成功抵达,是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有着显著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它推动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了坚实一步,但更使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一步伐的历史性意义,还体现在它切实展开和引领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启,而且还将继续展现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炙热光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8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0.
[5]习近平.知之深,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22.
[6]习近平.摆脱贫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0.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34.
[8]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籍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