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
辉煌的大唐灭亡之后,留下了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这个时代被称为五代十国。后来北宋横空出世,終结了乱世,重新统一了天下。
五代十国以来,内乱不断,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了稳固皇位,施行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治国策略,那就是重文轻武。
文官方面,宋朝设置了大量的官职,同时放开科举对考生身份的限制,录取更多的知识分子来做官。
武将方面,为了不让武将有机会笼络士兵,朝廷经常调动他们,同时刻意降低他们的社会地位。总之,“重文轻武”政策概括起来就是:压制武将,重用文官,削弱地方,强化中央,把权力尽可能收到皇帝手里。
这样做在短期对于稳固皇位、保持国家安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因此导致了“三冗”局面的形成;而且重文轻武也导致北宋武力衰弱,在与边境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屡屡受挫,甚至到了花钱买平安的地步。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宋朝可以说是文人的天堂。大量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做了官,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中来。于是,诗作为主流文体,承载了文人参政、议政的意识。所以,相对于唐诗而言,宋诗偏理性一点。那么,文人怎么表达喜怒哀乐的小情绪呢?他们把这些情绪放到了词里。如果说,写诗就像写作文,那么,写词就像写日记。
宋朝之前,中国的城市采用里坊制,把全城划分成一个个框框,市场和居民区是分开的;而且实行宵禁制度,晚上不能出门。宋朝之后,随着商业的发展,里坊制崩溃,市场和居民区混在一起;而且取消了宵禁。
管理松了,娱乐业渐渐发达起来,与娱乐紧密结合的宋词快速发展和传播开来。
说回重文轻武的国策,时间一长,“三冗”问题日益尖锐,国库空虚,内忧外患不断,变法的想法应运而生。然而,革新派想变法,保守派却觉得变法行不通,于是两派之间党争不断。
在王安石变法时期,这种党争尤其激烈,将众多大文豪都卷入其中。
北宋时期的大文豪们,在这种背景下,都经历了什么?又写出了哪些名作呢?接下来,咱们会一个一个地给大家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