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钊
[摘 要]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是高中学校的任务和使命,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把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作为最关键的任务。为此,思想政治教师要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忠诚信仰者,要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党史学习教育,要围绕政治认同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核心问题,要着眼于政治认同设计教学活动和构建教学评价机制,要基于政治认同开展时政述评活动,要主动将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关键词]政治认同;意识形态;信仰;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6-0040-03
学校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战场。高中思想政治是“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课程,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作为教学的关键任务。
一、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课最关键的任务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期,因此高中生特别需要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方面的引领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是党和国家赋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和使命。政治认同位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首,关乎学生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作为最首要、最关键的任务,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贯穿全过程、各方面,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就是要使学生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认同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并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需要
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利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现象,需要教师予以关注。
(一)重学科知识传授,轻政治认同培养
受长期以来应试理念的影响,一些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停留在背默概念原理、培养应试能力的层面,忽视了对知识所承载的政治认同的阐发。这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政治鉴别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无法形成政治认同,进而影响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背默概念原理转变为透彻地分析学理,促使学生形成政治认同。
(二)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活动
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综合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切身体验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给中国人民现实生活带来的实惠;体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灵魂带来的冲击。现实中,一些教师偏重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教师应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建构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教育场”。
(三)重政治理论灌输,轻政治认同方面的启发
有些教师喜欢开展灌输式教学,不讲根据、不问理由,不允许学生质疑,也不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现象。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重启发学生。“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思想政治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既要向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更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讲好家乡和身边的故事,让学生在真实故事的启发下提高政治认同。
三、思想政治教师要自觉成为有正确信仰的人
教师内心有真“道”,才能对学生“传道”。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首先必须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想政治教师若没有形成政治认同,就很难让学生真正形成政治认同。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求教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了解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果,领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备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眼睛关注社会,自觉从时代大势与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丰盈精神世界,努力让马克思主义在心里扎根,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
四、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讲信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转变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围绕培养学生政治认同这个教学目标制订教学方案。
(一)渗透党史学习教育,将红色资源融入教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学习教育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良好途径。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有丰富优质的经典故事,有一代又一代的英雄模范,有具有丰富内涵并不断发展的精神谱系,是进行政治认同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顾了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阐述了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意义,即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这个决议既是我们学习党史的经典材料,又是进行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资源。将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照亮前行之路、洗涤心灵之尘、激发奋进之力。
在讲述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说明党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行”,是因为它本身是真理,更是因为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将它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好,是因为它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更因为它是一条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信仰的味道之所以甜,是因为它构筑了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是党永远打不断的“补给线”、摧不垮的“根据地”,是党的最强靠山和最大底气。
(二)围绕政治认同创设教学情境和拟定教学议题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强调,以了解学习、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主线,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这是思想政治课创设教学情境和拟定教学议题的基本遵循。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围绕政治认同梳理学科问题,基于学科问题设置教学目标,以学科问题驱动教学进程;要有效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和成就,结合标志性事件和先锋模范人物的事迹,特别是学生身边的榜样创设教学情境;要坚持用历史的、国情的、辩证的、文化的、国际的眼光分析教学议题,组织学生在真实典型的情境中观察、辨析和思考,增强政治认同。
(三)基于政治认同设计教学活动和构建教学评价机制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訂)》明确指出,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结构化的活动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与长远发展,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活动中,教师要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政治认同程度、价值判断力、法治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
在对情境和知识进行结构化梳理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前后对比、中外对比,感受我国取得的丰硕成果,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 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以具体的任务单引领学生“带着真问题”进入实践,“带着真思考”回到课堂;要在教学评价特别是试题命制中,坚持正确的立场导向,主动培育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使他们在将来能站稳脚跟、坚定立场。
(四)基于政治认同开展时政述评活动
高中学生获取时政信息的渠道多样,对重大时政新闻普遍比较关注,对关乎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尤为关注,但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运作流程了解得并不充分,甚至会被一些负面现象、错误观点影响。基于政治认同开展时政述评活动,能够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有效回应学生的时政热情,引导学生增强政治认同。
开展时政述评活动时可引导学生通过以下途径及时准确领会党和国家的权威声音:一方面关注中国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半月谈》、《中国青年报》的微博号、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热点事件的权威报道及解读;另一方面坚持学习,广泛阅读,精挑细选权威的、典型的时政新闻及其权威评论。
时政述评活动的具体形式有课前“时事演讲”、撰写“时事评论”、录制“时事脱口秀”和评选“时事达人”等。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话题和述评视角。为了使时政述评活动顺利开展,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素材或收集素材的渠道,同时关注学生的政治立场、思维方法和知识运用情况,主导时政评述活动的实施过程与结果评价。
(五)将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1年修订)》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举办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师本身的力量有限,但可以借助学校德育系统的组织优势来推进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比如学校在清明节通常要组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的主题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师可借此机会和学校团委联手设计活动的主题和任务,一方面赋予主题活动灵魂,另一方面拓宽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实践路径。
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主题实践活动要想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应该要成体系、常态化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一般都是成体系、常态化开展的,而且是有成熟的运转和评价机制支撑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规划来设计思想政治学科的活动体系。如果思想政治教师能够主动为学校德育活动出谋划策,一方面能够大大提升自身在学校的地位,另一方面能够借助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优势,大大提高学科活动的档次和实效性。
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师任重道远。为此,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遵循意识形态教育和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