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空运输业与民机制造业 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2022-05-30 10:48牟建良吴超
大飞机 2022年6期
关键词:两业运输业民机

牟建良 吴超

民航“十四五”规划强调,要更加注重产业协同,以国产飞机规模化商用为契机,加快构建民航产业体系,提高对产业链和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重新梳理美国航空产业发展历程,寻求借鉴美国航空运输业与民机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之道,为推动实现我国民航市场空间越发广阔、国产大飞机战略成功,提供一定支撑。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单一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跨越的历史阶段,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民航与航空制造业协同领域仍有明显弱项。民航“十四五”规划强调,要更加注重产业协同,以国产飞机规模化商用为契机,加快构建民航产业体系,提高对产业链和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重新梳理美国航空产业发展历程,寻求借鉴美国航空运输业与民机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之道,为推动实现我国民航市场空间越发广阔、国产大飞机战略成功提供一定支撑。

美国两业融合的发展历程

1903年,莱特兄弟驾驶“飞行者”1号在美国试飞成功,宣告航空制造业的出现。直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航空俱乐部加速航空在美国的流行,美国民航运输业才见雏形。自此算起,美国两业的发展历史均已超百年,以二战、冷战为时间点进行划分,其融合大概经历了起步、成长、成熟的三阶段演化过程。

融合起步 :一战开始到二战前。

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航空产业完成了一次军民转换,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两业融合起步,在美国国内市场完成初步融合。

从民机制造业视角来看,一战期间,美国军机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航空制造业迅猛发展。一战结束后到二战开始前,在美国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军机制造订单规模大幅缩减,战后制造产能的消化推动了民机制造业的腾飞。政府主导的军机向民机转换,奠定了航空运输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

从航空运输业视角来看,美国政府颁发《航空邮件法案》和《航空商业法》,共同筑牢了美国航空运输业腾飞的制度基础,为民机制造业产能扩大提供了市场需求支撑。美国航空运输业快速起步,1927年泛美航空公司成立,仅两年时间,美国已有61家客运航空公司、47家航空邮政公司和32家航空货运公司。1938年,罗斯福总统签署《民用航空法案》,成立民用航空管理当局(CAA),赋予了当局更多民航领域的政府职能,包括制定航空票价及分配航线资源的权利。愈加规范的市场环境,稳固了美国两业在国内市场的初步融合。

融合成长 :二战开始到冷战结束。

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1991年冷战结束,美国航空产业体系持续完善,航空运输业与民机制造业蓬勃发展。这一阶段,美国两业融合在政府的强力引导下,实现了全球市场融合成长。

从民机制造业视角来看,这一阶段,美国航空制造业在“战时总动员”及《国家安全法》的推动下,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加速了飞机制造商生产更快、更大飞机的进程,加快了航空制造业的升级进化。喷气式技术在民机制造上的应用,推动航空运输业同步进入喷气式时代,两业融合在喷气式时代加速成长。

从航空运输业视角来看,自二战开始,美国加快推动航空产业的全球化布局步伐。美国政府支持设立“机场发展项目”(ADP),先后在多个拉丁美洲国家建造或翻新机场基地、加油设施、塔台等。二战结束时,美国已经具备了航空快速到达世界各地的能力。冷战期间,美国航空运输业并未停止向全球市场的持续扩张。这一阶段,全球航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带动民机制造向更长航程、更大空间的技术与能力不断提升,两业融合在全球市场规模化发展中成长升级。美国政府从1978年颁发《美国航空业放松管制法》起,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速了航空运输业的市场整合。到冷战结束时,在上世纪80年代,超过200多家航空公司经过破产、兼并、重组,整合为30多家,著名的泛美航空也因为自身债务问题而消失。大型航空公司超远程航线开拓需求,促进先进民机的制造,叠加美国政府一系列政策加持,美国两业在全球市场的可持续融合稳固前行。

融合成熟 :冷戰结束至今。

从冷战结束至今,美国民机制造业与航空运输业一体融合、成熟发展。进入21世纪,在技术领先计划等政策的引领下,美国民机制造业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新一代民机的研发。美国的两业融合发展,开启了匹配未来航空运输市场需求的全新融合之路。

从民机制造业视角来看,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战略调整,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工业基础。美国政府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到航空制造中来,推动军民机制造技术共享,放松采购合同管制,降低飞机生产成本及采购成本,航空制造业并购重组浪潮兴起,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1996年,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完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生产出商用最为成功的737系列飞机,已经累计交付10000多架次。当前,波音公司与美国NASA正加快未来民用飞机研究,开发满足2030年至2035年左右服役的全新机型,比如“新中型客机”以及“超绿色亚声速客机”等。美国民机制造与国内航空运输市场持续融为一体,在新一代民航飞机时代到来之时,依然保持着向全球航空市场输出的强大力量。

从航空运输业视角来看,时至今日,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客货运市场,拥有世界上最发达完整的航空运输产业、超过两万座机场、机队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现有机队895架)等。疫情发生前,美国人年均乘机次数超过2.6次,机场年旅客吞吐量18.4亿人次(2019年),亚特兰大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 22年雄踞全球之首。疫情发生后,美国政府提供更多联邦救助资金支持,推动美国航空运输市场复苏领先,2021年全年客运航空公司载客6.7亿人次,同比2020年增加了83%,远好于国际航空市场整体平均情况。美航、达美、美西南、美联航的运力投放位居全球航空公司前 4名,运力均恢复至2019年的70%以上。抛开疫情影响因素,在美国交通运输结构不发生大幅改变的前提下,美国的航空运输市场依然是支撑未来新一代民航客机时代两业融合最强的后盾。

美国两业融合的主要特点

从美国民机制造业与航空运输业融合的3阶段历程来看,美国两业融合主要呈现以下4方面特点。

多主体融合。美国政府与以波音公司为代表的航空制造业主体、与以美国航空公司为代表的航空运输业主体已经形成高度融合的状态。美国政府的巨额采购为飞机制造商提供了研发商用飞机的资金,民用航空制造业是在军用飞机的研发与制造基础之上起步和发展的,军用市场的稳定性和高利润,弥补了商用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低利润,扶持了商用航空产业。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军民航空制造业和运输业实现了一体融合。

双机制并行。美国航空产业的成功是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引导航空制造业及运输业主体相互支持、融合发展。航空运输市场需求的扩大,促使航空制造业规模经济优势的建立。庞大的国内市场,让美国飞机制造商获得绝对的成本优势,政府在研发、采购、贷款担保和航线监管等方面的措施,刺激了飞机产业的需求和竞争,大大加快了民航市场全球化的速度。

两市场互补。喷气式飞机时代,唯有全球化的市场才能满足航空运输业及航空制造业的规模经济和竞争原则。国内市场是建立良性循环成本优势的先决条件,全球市场是建立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更大支撑,两个市场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美国政府通过大量的政府干预,确保庞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培育出完善的航空产业体系;通过大量的国际化运作,推动“开放天空条约”的签订、泛美航空ADP项目的建设等,打开国际航空市场,为国内航空业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多因素耦合。航空产业有着高资本、高技术、高价值、高竞争和高风险的特征,决定其发展的因素还受到国家战略、政治、文化、技术创新、产品可靠性和营销策略等多方面的影响。纵观美国航空产业的发展历程,多因素的耦合逐渐成为主导其航空产业成功发展的关键。国家战略、政治、文化因素塑造了航空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市场环境,技术创新、产品可靠性是航空制造业持续赢得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营销策略是航空产业主体建立竞争优势的必要支撑。

对我国民航产业发展的启示

美国的两业融合发展实践表明,航空运输业和民机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本质上是国家战略的需要,启发我们要从战略全局高度思考、推动两业融合发展。我国民航产业若要实现多赢的局面,需要将多主体的思想统一到“融合”发展的共同思想上来,坚定推动两业融合。中央、地方政府及民航局等为代表的政府主体,与中国商飞为代表的民机制造业主体,以及以航空公司、机场为代表的航空运输业主体,需要凝聚两业融合发展思想共识,为国产大飞机事业提供资源保障,将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切实转化为推动国产大飞机商业成功的不竭动力,以国产大飞机的商业成功促进我国航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推多領域民航强国目标的实现。

两业融合不是牺牲航空运输业来成就民机制造业,而应处理好行政力量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力量这只“无形的手”之间的关系。美国是通过“以军带民”“军民融合”的路径推动政府与市场双向发力,支撑民机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实现相随发展、一体融合。我国国产大飞机事业,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系统设计更具创新性、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在顶层设计、财税支持、行业立法、市场拓展、人才培养、技术获取、标准制定等方面给予更加稳定、更加长期的支持。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民机制造业的全球产业链属性不会发生变化,航空运输的全球市场属性也不会戛然终止,国内外市场共抓应该成为我国两业融合的基本导向。当前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一个已经被欧美占据制高点的全球市场,要想突围,首先需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观念,在技术创新、营销和服务等关键方面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不断迭代升级产品和服务,打造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大飞机;其次要精心呵护国内市场对我国大飞机发展的基本盘,充分发挥国内大规模航空市场、大型航空公司、产业链供应商组合优势,实现自主制造成本优化的良性循环;再者要同时在积极融入全球航空制造产业链中成长,推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国际化,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两业运输业民机
从传统生产向“两业”融合:知识型服务战略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以“两业融合”壮大实体经济
蒸汽机和运输业的发展
全省唯一!大湾区“两业融合”高地如何炼成?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基于Stateflow的民机液压控制逻辑仿真与验证
全面预算管理在铁路运输业的应用
未来民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初探
民机复合材料的适航鉴定
民机研制风险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