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自信背景下舞蹈作品探究

2022-05-30 10:48陈炫吾
百花 2022年6期
关键词:洛神古典舞舞蹈

陈炫吾

摘 要:中国传统音乐舞蹈文化历史悠久,世代流传。舞蹈文化属于精神文化范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舞在题材与素材的选择上不受历史年代、人物身份的限制,例如央视春晚的《只此青绿》和河南卫视的舞蹈作品《祈》。新时期的舞蹈艺术家们用充满民族文化和历史底蕴的节目,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笔者认为,学术界有必要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究浅析其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为舞蹈文化的继往开来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創新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舞蹈创作;《祈》

进入21世纪后,一些具有新潮思想的舞蹈编剧和舞蹈演员立足传统文化,不断寻求舞蹈技能与舞蹈视觉的创新,开创了以舞蹈作品《祈》为代表的全新创编风格,在演绎空间、演绎技能和传播方式上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们充分运用新颖的舞蹈手段,将当代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心理与艺术革新结合起来,强调适应现代人对古典艺术的审美品位。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文化自信,如何创作出体现文化自信的作品也成为艺术界的新课题和新挑战。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中国文化和文艺作品也随着经济影响力的扩大而蜚声海外,持续创新的、蕴涵中国传统元素的大量舞蹈作品通过网络的广泛传播进一步增强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一、国风舞蹈的火爆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中国古典舞从“叙事型”的传统形式不断发展、创新。舞蹈呈现出了传统与创新相互融合的艺术风格。近年来,政府与民间举办了众多风格突出、类型多样的文化推广活动,在文化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下实现地方特色艺术、优秀民族文化艺术风靡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的目标。包括舞蹈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引得全球瞩目,世人不仅惊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对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十分钦佩。[1]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舞蹈作品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潮流叠涌、多元并存的创新发展阶段。创作的舞蹈作品更加生动感人,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韵、情、意充分融入舞蹈当中。这些舞蹈作品不仅体现出舞蹈编创人员的个人风格,还充分彰显传统文化元素和舞蹈美学的魅力。

2022年河南卫视端午节晚会的舞蹈表演《祈》之所以爆红,是因为作品传达出了一种昂扬自信、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河南卫视元宵晚会上那一曲《唐宫夜宴》已经足够震撼,几个月后端午晚会上的《祈》又给予观众全新的感受。《祈》完全处在一个弹性空间里,具有创新性,充分地展现了中国古典舞蹈文化意蕴。

《祈》的创作灵感源自屈原。首先,屈原是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屈原所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永不过时;其次,屈原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创作的《离骚》《九歌》等作品传诵至今;最后,对屈原的精神和文化作品的保护和传承更是文化自信最好的体现。[2]而文化自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祈》在弘扬民族文化和审美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古典舞的创新发展

蕴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舞蹈作品《祈》通过现代媒体的传播技术而名扬海内外,为舞蹈艺术创作开拓全新的思路。《祈》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既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助于中国艺术工作者和民众树立文化自信。

中国舞《祈》所描绘的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一段精彩的篇章。《祈》能够火爆有三个原因:一是《祈》宣扬了中华文化,让端午节假日有了传统的习俗氛围;二是《祈》的舞蹈难度极大且具有创意,其舞蹈表演在水下进行拍摄,舞蹈演员在水下浸泡长达26个小时,拍摄了上百段水下舞蹈的视频。舞蹈演员为达到拍摄效果,双眼被水泡得通红,但是凭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坚持了下来,如此才有了“水下飞天”的惊艳;三是《祈》诠释了工匠精神,为了此次端午晚会,其背后的工作团队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和创作,把艺术和现代科技完美结合起来,才有了精彩舞蹈的呈现。

(二)《祈》的成功在于推陈出新

文化自信不是一味地固守传统,而是要勇于创新,使得本民族文化紧跟时代脚步,实现更科学、更健康的发展。《祈》在水下舞蹈的设计上运用了传统技巧之“反律”,这是中国古典舞律动中十分重要的特征之一,如双晃手,当手臂向左晃时,身体要有向右拉之势。这些传统舞蹈动作对于舞蹈演员来说是得心应手的,但是《祈》在舞蹈空间上选取了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水下空间,这对于演员来说既具有创新性又具有一定难度。如何在传统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发挥舞蹈动作的延展性,在水下空间把舞蹈动作演绎得更具有美感和形象感,是《祈》的舞者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祈》在舞蹈的空间展示上充分运用舞者的身体和动作的运动方向,以舞台空间8个方位、9个区域为界定,结合古典舞舞姿状态子午相的特点,实现古典舞在水下表演的奇迹。再加上现代科技制作的4K视频以及现代舞台技术和现代传播技术的充分运用,《祈》实现了舞蹈艺术与文化传播两方面的创新。观众热烈的反响既是对这些创新的肯定,也是民众文化自信的体现。[3]

二、中国舞蹈《祈》赏析

中国古典舞创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最初的创立者在中国戏曲资料宝库中不断汲取与摸索,并认识到戏曲舞蹈中蕴涵的中国古代传统舞蹈元素值得古典舞广泛借鉴,从而形成了古典舞。《祈》也借鉴了很多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将“洛神”的古老传说在古典舞中重现。相传,伏羲长期生活在洛水一带,伏羲有一个女儿名为宓妃,溺死于洛水中,化身为洛神,从此司掌洛河。舞蹈《祈》将洛神再次呈现在观众眼前,展现了传统文化跨越时空仍具有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将舞蹈美感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让观众直呼惊艳,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活力与生机。

(一)《祈》剧本的创作源泉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是对洛神最传神的描绘,也是形容一个女子最美的词藻。千年之后的河南卫视舞台上,全国乃至世界的观众有幸通过舞蹈《祈》再见洛神。观众之所以为之激动,绝不仅仅因为其舞动的美感和华丽的舞台效果,更是因为《洛神赋》,因为曹植和屈原所代表的璀璨中华文化和不屈的民族精神,这是新时代中国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离骚》中,屈原说自己找到了洛神的住处,带着诚意想要求娶洛神,但宓妃无情地拒绝了屈原的表白。宓妃又与后羿相恋,被河伯发现之后,就有了后羿“射夫河伯”“眇其左目”的故事,而河伯的妻子就是洛神。[4]《祈》通过一段水下舞蹈,再现了曹植的《洛神赋》,洛神不仅仅让屈原倾心,更让曹植心生爱慕。曹植的《洛神赋》就是虚构了自己与洛神的邂逅,让那梦中的女子不再只是梦,而是成为一个真正存在于身边的美人。百年之后,东晋画家顾恺之为心中的洛神画下一幅丹青《洛神赋图》,可惜时过境迁,顾恺之的原画早已失传,但从宋人的摹本之中还是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绚丽画面以及充满诗意的浪漫气氛。通过洛神,曹植和顾恺之两人穿越百年相遇,从而有了不一样的碰撞,也让洛神的惊世之美流传于后世。[5]

(二)《祈》的创作特点

2021年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为观众们奉上了一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节目一经播出,河南卫视就成功登上了热搜榜,其中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就是水下舞蹈《祈》。中国舞蹈《祈》的出圈,不仅仅是因为演出的精彩效果,也因为这背后主创人员的辛勤付出。

水下舞蹈是极具美感和创意的,以往的水下舞蹈都是特效合成的,并没有真正进入水中。对于很多不擅长游泳的观众而言,就算是戴着氧气瓶和潜水设备,在水底下自由行走都十分艰难,更别说在水下跳舞,而且还跳得优美。《祈》的舞蹈表演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十分唯美,其水下“身韵”的诞生,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创作思路是从舞蹈音乐结构出发,在水中寻找一种虚幻的舞台形象。故事是在合理的剧情中演绎,以唯美的服饰与独特的空间来塑造人物形象,让观众沉浸在美轮美奂的舞蹈所营造的意境中。相比新中国成立初创时期的古典舞蹈作品,当今的现代舞蹈作品更追求“感同身受“的体验感,让舞蹈作品在抽象理解的基础上更能引起观众的视觉震撼感。《祈》的舞蹈演员为了完美地呈现这份美,在憋气的同时还要注意表情管理,每憋气50秒就要回到水面换气,一天来回换气200余次。舞蹈演员们能够用这种方式弘扬中华文化,值得每一位舞蹈从业者尊敬和学习的。

三、大量地域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舞蹈作品

中国舞剧作品在汲取中国传统诗词歌赋、传统戏曲、传统舞台演绎以及京剧表演艺术元素的基础上,使中国舞蹈作品从文学色彩、内容剧情、音乐结构以及舞蹈技能的编排上达到了人物形象塑造生动化、本土化、民族化的状态。从声色俱佳的《唐宫夜宴》舞蹈,到“端午奇妙游”,河南卫视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惊喜。“端午奇妙游”是一档45分钟的晚会,采用网综+漫画+追剧+水下舞+皮影等多种艺术结合的形式,将端午文化包裹在美轮美奂的影像中。河南卫视这场演出推动了网民重塑对河南的地域印象,通过对地域热度进行分析,涌现出了众多对河南原生地域认同感的评论,例如获得赞同最多的是“文化正统还是要看中原”这一评价。处于中原腹地的河南,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从古至今培养出了数不尽的人才,创作出了众多流芳百世的文艺作品。除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舞蹈作品《祈》以外,还有极具阳刚气质、再现端午前夕祭祀盛景的《龙舟祭》,更有令人拍案叫绝的《丽人行》、梦幻唯美的《唐印》、热血激昂的《兰陵王入阵曲》等。这些作品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舞蹈作品要坚持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使观众能从作品中感受到文化自信的激励。[6]近几年的舞蹈作品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相比古典舞发展初期阶段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文化元素的探索与呈现。与此同时,舞蹈作品的呈现需要发挥新一代青年才俊的力量,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不断创新形式,增添内容,给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从而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舞蹈作品《祈》与所有意图发扬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共性和相似性,即如何创作出观众喜爱的、现代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文艺作品。舞蹈《祈》在古典舞表演中引入高科技的舞美,充分利用地域人才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和平台优势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传世名篇《洛神赋》集中国古风配乐、绚丽的传统民族服饰和民族舞蹈等各种传统文化元素为一体,融合文学、音乐、美术与形体艺术的舞蹈作品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更具有优势和可行性。在创作形式创新上要注重精华和糟粕的区分,将时代元素注入其中,取得真正的创新,将中国舞蹈传承并发扬光大。

四、中国舞蹈作品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舞蹈《祈》最大的特色在于其表演形式,不仅具有舞蹈所具备的艺术审美,更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也就是舞蹈空间的转换,这是其最大亮点。传统舞蹈的表演形式多以舞台或者剧场为主,虽然也有特殊舞蹈表演形式,但是像舞蹈《祈》这种以水中舞为主要看点的作品还是少之又少的。在通常情况下,舞蹈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人体舞姿的优美,但对于舞蹈《祈》来说,人们更多的是注重其整体造型在水中呈现的视觉效果,不要求突出个人特色,而是强调整体的协调性与可观赏性。《祈》以中国文学作品为素材,结合河南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突出展示了河南当地文化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对新媒体、新技术创新理念的运用。河南卫视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一系列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演出,必将给予观众更大的惊喜。而更多的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作品也等着舞蹈创编人员去挖掘,并进行再创造。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包括方方面面,复兴地域舞蹈文化是其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的缩影。以树立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为根本前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采取系统性政策策略,着力培育内生性力量,确保舞蹈之“多元”能够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一体”复兴的洪流,进而实现民族舞蹈文化复兴的目标,这既是文化格局,也是艺术传播的路径,更是传统文学与当代艺术作品结合的方向。当代中国舞蹈创新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其舞蹈本身的问题,更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激荡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系统性问题。具体到舞蹈这一层面,舞蹈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是舞蹈内涵、舞蹈情感、舞蹈仪式、舞蹈意境、舞蹈风格特色、舞蹈音乐等方面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问题。因此,舞蹈创新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复兴上,从发展的格局和路径上要坚持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多元一体”。

五、结 语

坚持发扬传统民族文化才是舞蹈作品得以生存的坚实基础,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选取优秀传统,去除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部分,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是舞蹈创编的必然选择。当代舞蹈作品提供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形体审美,更是精神粮食,观众能够在舞蹈中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领悟到从诸子百家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从而树立文化自信。水下中国舞《祈》就是其中的优秀例子,通过其创编人员和舞者的艰苦努力,成功找到传统舞蹈与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利用现代创编、现代表演技法和高科技辅助设备,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吸引更多人了解、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自信,正在通过科学创新的方式焕发新的活力,激发民众的文化认同感,成为凝聚向心力、团结力的思想源泉。

(沈阳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论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来源[J].文化软实力,2016,1(2):5.

[2] 王春梅.屈原作品對神话的认识和运用[J].小品文选刊(下),2017(6):1.

[3] 田克勤,郑自立.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基本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6(10):7.

[4] 王中翼,子夜黑猫.要留清白在人间——读《史记·屈原列传》[J].中学生百科:大语文,2017(1):8.

[5] 曹植,顾恺之,赵孟,等.洛神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

[6] 古丽娜孜·阿赛因汗.论地域文化对舞蹈创作的影响[J].教育,2017.

猜你喜欢
洛神古典舞舞蹈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洛神姿
观茶
学舞蹈的男孩子
夏季适饮洛神桂花汤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