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
前言: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要善于借助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带领学生一起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仅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融入生活化元素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一起对数学知识进行研究探索,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自主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强调学生的探索和应用能力。
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是一个奠定基础的过程,不仅是夯实知识基础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通过采用融入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可以以更为轻松的状态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情境设计,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1]
比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在课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同时为学生构建生活情境,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更为生活化的语言,帮助学生学习物体的相关特征以及实际应用。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设计相关的生活情境去记忆与物体相关的主要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下学生可以主动观察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多种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于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回归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去的,因此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用于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这不仅可以鞏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解决应对问题的能力,为之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家长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对学生做好引导,积极配合好教师所布置的家庭作业,帮助学生在课后实现自我提升。[2]
比如在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利用四则混合运算,帮助父母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运用,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计算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可以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反馈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进而教师可以更清楚学生在学习四则运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为学生设计生活类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构建趣味课堂。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己进行设计和安排,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地展示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同时在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其中,让家长能够看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与家长沟通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家长能够给予学生更为专业的课后辅导。[3]
比如在最后进行“整理与复习”时,教师可以根据整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融入生活化的元素,让学生自己安排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可以邀请自己的家长参与活动互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总而言之,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适应教育事业的改革,能够为教师呈现更优质的课堂,能够结合学生特点以及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对原有的数学课堂进行创新,融入生活化的元素,让学生可以发现实际生活与知识学习的联系,并建立对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需要主动地进行知识研究,主动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进行问题分析和探讨,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邱强强.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022(06):153-154.2022.06.074.
[2]马桂芳.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2(02):120-123.
[3]李雪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1(44):171.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沈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