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柱 张微
摘 要:和谐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父母冲突在家庭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现象,世界上几乎不存在没有冲突的家庭,关键是冲突之后,家庭成员如何相互理解和支持。如果家庭成员存在大学生,父母冲突解决不好必然会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文章从知觉、父母冲突知觉、主观幸福感概念入手,分析父母冲突知觉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结合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为推动领域发展进行深入地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知觉;父母冲突知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B8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9-0181-04
当前,国内经济进入调整优化期,新冠肺炎疫情大范围传播,使得家庭生活环境出现深刻变化,部分家庭夫妻矛盾日益突出,分析矛盾的原因,有生活方面的、工作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等等。父母冲突除了会影响家庭和谐氛围外,还会对家庭成员情绪和心理造成影响,孩子在父母经常争吵的环境下生活,必然会对家庭生活心存恐惧,影响其对家庭、对父母的认知,甚至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影响。
2021年4月17日,《2021中国婚姻报告》指出,“1987—2020年,我国离婚登记数量由58万对上升至373万对。”从离婚曲线来看,自2002年起以45度角向上攀升,离婚率始终居高不下,数据显示,因父母冲突导致离婚率达到89.1%,和平分手的仅占10.9%[1]。虽然,父母冲突属于夫妻间的行为,但冲突的后果却是家庭的破裂或离散,即使大学生子女已经成年,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造成心理创伤。而且,在社会压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没有做好应对准备的父母会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矛盾。家庭关系不和谐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成员,而大学生对婚姻关系缺乏应有的认知,外界示范效应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会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婚姻与未来产生错误认知。数据显示,当父母发生冲突时,仅有21.9%的大学生能够以平常心对待,大部分都会产生异常波动,影响主观幸福感。基于此,本文选择此课题作为研究对象,以期达成预期的研究目标。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知觉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例如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歌曲,闻到花香,尝到美食等,这些都是由大脑传达的知觉信息。
(二)父母冲突知觉概念
研究使用池丽萍、辛自强对“父母冲突”的定义,父母冲突是指父母间因意见分歧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语言上的争执或身体上的攻击[2]。
父母冲突知觉是指父母间的冲突行为被外界感知的情况,父母冲突往往会对子女产生不利的影响和错误的示范作用。由于大学生群体缺乏此类事件的处理经验和方法,在面对时往往会选择逃避,如果父母冲突让他们产生不良体验,不仅会影响其现实情绪,还会使其对未来婚姻的理解产生恐惧感。
(三)幸福感概念
Diener提出主观幸福感概念,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已有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就是人在某一时刻根据已有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的综合评价。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根据已有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和情感水平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主观幸福感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是用来权衡自身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准化心理标准[3]。本研究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根据人们已有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和情感水平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
Hiroko Kamide,KoJi Kawabe,Satoshi Shigemi,Tatsuo Arai(2015)认为,家族遗传基因、个体习得环境与个体心理差异能够影响和决定个体主观幸福感。人类神经系统有先天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虽然,遗传不会直接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但遗传是可以通过影响其行为习惯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4]。利书钰(2019)指出,个体是会主动进化的,会帮助个体尽快适应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个体会通过主动调整改善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使情绪保持在平稳状态。对于个体而言,时间流逝会淡化事件的不良影响,但如何能够在面对事件时选择正确的方法是极为重要的,能够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直接的影响[5]。
二、父母冲突知觉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现状
(一)父母冲突升级相对较快
父母冲突有很多的表现形态,比如吵架、打架、分居、离婚等。艾媒数据显示,父母冲突几乎都处于快速升级状态,冲突从爆发、升级到顶点的时间很短,因为矛盾不是单一存在的,一旦冲突出现就是既往矛盾的无限累积,矛盾冲突最后会有两种结局:一是彼此没有退让,朝着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二是属于内部压力宣泄,吵完、闹完,冲突就会主动平息。何然、陈福美认为,父母冲突往往都是突破“临界点”后的状态,在婚姻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不如意的地方,但彼此都在容忍,当某一方决定不再容忍时,平衡就会被打破[6]。因为父母冲突升级相对较快,所以往往会让家庭成员措手不及。
(二)子女往往最先知晓
由于大学生子女已经成年,部分父母愿意将子女作为压力释放对象,会时不时地通过电话、微信进行诉说,父母认为自己说完了,压力释放了,就没有什么事了。但子女在接收到信息后,会产生很多的联想。孩子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是存在差异的,心智相对成熟的子女会安慰父母,息事宁人;部分心智不成熟的子女,可能会激化矛盾,但无论哪类子女,都会在父母冲突问题上感受到压力。父母冲突产生的压力不会因释放而消失,反而会转化为子女的心理压力。
(三)父母冲突知觉会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父母沖突具有突发性特征,可能会因为一句话、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动作,迅速点燃战火,然后“烧遍”家庭全体成员。大学生作为家庭的核心成员,因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机制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思维模式、心智成熟度存在差异,对同一件事情产生不同的反应,加之认知逻辑和经验不足,会对他们的幸福指数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父母冲突知觉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没有制订针对父母冲突影响的心理服务机制
父母冲突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发生变化,无论其是否成年,当家庭内部不和谐时,都会让其产生不良情绪,若学校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预防机制不够完善,就无法协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谷雨认为,高校普遍设置心理教研室,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内容一般以理论为主,无法做到全面覆盖,而且高校心理教研室教学内容及案例分析大多都是以学生的现时心理为基础,比如焦虑、就业、压力及人际关系等,案例选择也不够全面[7]。父母冲突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中极为常见,从父母冲突出现的时间分析,大部分都是在大一时出现,原因在于:父母共同抚养孩子成长时,在忙碌中缺乏对个人或生活的思考,孩子一旦考上大学,家庭矛盾会集中爆发,很多高校认为这些事情属于学生的“家务事”,学校不方便参与。学校有设计帮助学生提升人际关系的教学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并且在社会群体中得到尊重,但将学生人际关系延伸至家庭的少之又少。
(二)父母冲突时很少注意大学生子女的心理感知
父母发生冲突时,子女往往在上学,他们一般不会关注子女的想法。已经离异的父母大多都是在趁子女不在家时离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所以在冲突升级时,他们一般不会考虑子女的心理感受。大学生一般都是通过电话、信息感知父母冲突,有的家长完全是以诉苦形式让子女知道家庭矛盾的,会对子女心理造成不利影响。父母冲突有一部分原因是子女压力突然消失,共同的目标不在,导致矛盾迅速激化。艾媒咨询服务中心数据显示,大学生父母发生冲突矛盾的时间比较集中,矛盾出现和激化比较迅速,当子女离家到大学学习后,父母的关注视角由孩子转移向彼此,潜在的矛盾会被无限放大。而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矛盾出现时,对子女的心理感受更为忽视。
(三)大学生缺乏主观幸福感感知优化能力
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已有的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实际上是大学生群体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进行的对照与评价,而大学生自己的参照系与其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如果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良好,能够准确识别父母冲突的根本原因,就会不对自己的幸福感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子女对父母比较担心,充满悲观情绪,主观幸福感就会迅速下降。简而言之,大学生凭借主观思维去识别和判断,在思维上存在局限性。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感知的结果,与个人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经验、思考逻辑等密切相关。如果大学生思维简单,对待任何事情都能够往好处想,那么主观幸福指数就高;反之,如果大学生思想过于复杂,任何事情都钻牛角尖,那么主观幸福指数就低。大学生缺乏人生阅历和经验,往往无法正确理解父母冲突,在感知上出现偏差,也无法对冲突有更加准确地预测与判断,增加自己的压力。
(四)父母冲突自我反思不足
有的家庭父母冲突是常态,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手段处理,导致冲突一而再、再而三的升级。有的父母在发生冲突后,双方知道各退一步,再进行处理;有的则缺乏反思,一旦开始就没完没了,最终导致无法预知的结果。加之,父母身边没有太多可倾诉的人,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彼此埋怨,缺少深刻地反思,导致婚姻经营出现问题。父母冲突的核心影响因子就是冲突双方,父母双方在家庭生活和婚姻关系中思考不足,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关注重心,导致冲突的出现。也有可能因双方价值观出现偏差导致矛盾,比如父母双方有一方長时间在外打工,一方在家照顾孩子,双方长期在不同的环境下生活,看到的生活场景不同,思想认知出现差异,必然会影响双方的关系;长期处于两地分居状态的家庭,即使没有过于尖锐的冲突,双方也会慢慢失去沟通交流的兴趣。因此,父母对婚姻的经营与态度也是极为重要的。
四、消除父母冲突知觉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对策
(一)优化服务机制,提升教育效果
1. 建立服务机制
学校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给予学生最权威的支持,比如与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建立共建关系,为学生的心理困惑提供专业的意见和指导。在涉及父母问题时,如学生感觉无力处理,可以上报辅导员,请学校帮助处理,根据事情发展情况,辅导员可以与学生父母沟通了解情况,对于能够缓解的矛盾给予说服,如果无法挽回时,则要做学生的工作。学校要建立专门的心理服务咨询机制或者与校外第三方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积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2. 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在涉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当坚持“贴近”原则,科学高效地选择设计教学计划,尽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如案例、视频、解说等形式,必要时邀请学生参与设计,学生讨论感兴趣的内容,统计后形成书面材料,由教师负责查找相关内容,以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由于心理教学安排时间相对较少,只有提升单位学习效率,才能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3. 父母应当注意与子女交流的内容
父母双方要形成共识,在内部发生冲突时能不告诉子女就不告诉,能够不说尽量不说,让子女能够安心在大学完成学业。平时尽量不要拿子女当“垃圾桶”,不要向子女释放自己负面情绪,给予子女积极正面的引导。由于孩子长期处于密闭的空间内,主观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父母将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告知孩子,但忽略子女的心理成熟度,会让子女因父母的冲突矛盾造成困扰。
(二)注重家校合作,增强心理感知
1. 加强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中学及以下,大学同样可以家庭联动方式共同开展教育。首先,找到家校合作的“点”,大学与高中、初中存在的差异在于与家庭连接的紧密度,小学初中时,家长和教师可以经常见面沟通联系,而大学家校合作模式只能停留信息沟通上,双方定期交换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了解最新的思想动态。因此家校合作双方要做好分工,比如在校时由辅导员具体负责,而在家时则由父母关注,双方就学生遇到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
2. 注重心理培训
在涉及父母冲突问题时,大学生必须要有明确的思想定位,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能够在父母之间做好“助攻”工作,尽量将父母冲突控制下来,子女在介入后,往往能够很快平息事态,让父母双方冷静下来。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既便于了解自己,也能够给予家庭一定的支持,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三)加强学生教育,提升自我感知能力
1. 提升学生主观认知水平
在面对父母冲突时,学生往往需要依靠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感知和评价,从而对自己内心的幸福指数产生影响。为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校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学常识教育,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从更加全面的视角认识家庭、认识父母、认识婚姻关系等等,只有学生的主观认知水平提高了,才能够更准确地评价身边发生的所有事。
2.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学校要将培养大学生群体健全的人格作为心理教育的任务,通过常态化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对身边人、身边事充满爱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所有的事情。学生掌握“跳出棋局观棋局”的能力后,在感知外部信息时,可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观察,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心理学教育能够优化学生的人格,端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使其以正确的方式理解和认识世界[5]。
(四)父母加强反思,避免释放错误信息
1. 父母在冲突后积极进行反思
家庭生活中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选择正确的方式处理,父母双方要以和平融洽的态度进行思考,在发生矛盾时,一方退让或双方退让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偶尔的家庭冲突对于家庭关系和谐是有好处的,双方矛盾得到解决后,家庭生活会更加和谐,关键是父母如何掌握矛盾冲突的“度”。
2. 家长避免向孩子诉苦
即使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家长仍然要避免向孩子发牢骚。如果父母冲突升级,在家庭重大决策时应当与孩子商量,听取孩子的意见,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受,也能够认认真真思考家长的意见,不会因为父母冲突而产生认知偏差。
参考文献:
[1] 知乎. 2021年中国婚姻报告[EB/OL]. (2021-06-18).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1846837.
[2] 陈立夫. 父母婚姻冲突与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依恋的中介作用[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3] Byrne.. Stress,Coping,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mong Physicians[J]. BioMed Central,2018,18(01).30-36.
[4] Kamide,H., Kawabe,K., Shigemi,S.,et al.. Anshin as a Concep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Between Humans and Robots in Japan[J]. Advanced Robotics,2015,29(24).45-47.
[5] 利書钰. 父母婚姻冲突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6] 李昕蓉. 高中生父母冲突、心理韧性、情绪安全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7] 谷雨. 初中生感知父母婚姻冲突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1.
(责任编辑: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