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驱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引擎。混合教学模式借助数字化工具将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使传统线上和线下教学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本研究基于雨课堂在线教学平台,借助BOPPPS模型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课堂参与度、提升学习兴趣、掌握重难点知识、锻炼分析问题能力等。
关键词:O2O;混合教学模式;BOPPPS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的形态正在发生改变。新的技术助推新的教学模式产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已经成为驱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引擎。
2021年12月30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联合发布《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报告(2020)》。报告中关于不同类型高校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的课程情况显示,高职院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数占比为35%,明显高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6%)和其他普通高校(22%),也明显高于完全采用线上教学(17%)、使用视频会议系统(10%)和使用直播系统(16%)的课程比例。上述数据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高职院校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主要手段,但整体较低的信息化支撑教学比例则意味着以信息技术驱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依然任重道远。因此,在高职院校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仍具有较大空间。
线上线下(Online to Offline,简称O2O)混合式教学是指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教学工具,将互联网技术与课堂教学、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传统面授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中,线上学习为学习者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而线下课堂又可为师生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实现传统面授与单纯线上教学优势互补,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良好教学工具的支持。目前使用较多的混合式教学工具主要有雨课堂、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其中,雨课堂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中,可为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
笔者基于雨课堂,通过重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教学要素,构建了生物化学O2O教学模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学校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级(182人)作为实验班,实施基于雨课堂的O2O教学模式;另一个班级(191人)作为对照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实验班和对照班由同一教师授课,均使用吕士杰、王志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第8版)作为教材。两个班级学生大多数是00后,习惯使用电脑、手机等,具有一定的线上学习基础,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平均年龄、性别、先修或已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成绩等无显著差异。
(二)研究方法
1.实验班教学方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是课堂的中心,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和效果。在开展基于雨课堂的O2O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使用BOPPPS教学模型设计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导入(Bridge-in,B)、目标(Objective,O)、前测(Pre-assessment,P)、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P)、后测(Post-assessment,P)和总结(Summary,S)六个阶段。相对于传统线下课堂,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选择调整,部分放在线上完成。其中,前三个阶段通常在课前利用雨课堂发送预习课件在线上(Online)进行,参与式学习在课堂上(Offline)进行,后测和总结在课堂上和课后均可以开展,若放在课后,则使用雨课堂在线上(Online)进行。
导入(B)阶段的目的主要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常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相关的案例、故事、问题等引入。目标(O)是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要达到的目的。前测(P)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先备知识,便于及时调整后续教学的难易和进度,也可以用于了解学生利用慕课资源自学的情况。参与式学习(P)是主体环节,主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设计如讨论、案例分享、小组合作等,让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后测(P)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可操作性及学生的接受程度设置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通常测试的内容是当次课涉及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要求的考点。测试与知识点的参与式学习穿插设计,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可作为课后作業进行。总结(S)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回顾,在课堂上通常由教师引导学生对当次课内容通过口诀、纲要等进行梳理,提炼核心知识点,强调重难点。课后再通过雨课堂作业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总结,也可设计成案例对课堂知识进行延伸利用,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总结能力,还有利于其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也可为教师提供备课信息。
2.对照班教学方法
对照班单纯利用线下课堂,根据教学内容实施以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为主,辅助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相结合的多维教学模式。于前次课结束时口头提醒学生及时预习新内容,当次课结束时口头提醒学生及时总结复习。雨课堂仅在课堂上发挥随堂测试和记录考勤的作用。
二、效果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基于雨课堂的O2O教学模式的主观评价。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总评成绩对比分析,检验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一)问卷调查结果
在学期末设计问卷,内容涉及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参与度、学习目标明确度、重难点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能力、学习压力等。利用雨课堂投票功能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调查,投票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班学生对O2O混合教学模式在提高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参与度、学习目标明确、利于重难点掌握和提升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班。然而,相较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感受到O2O混合教学模式的学习压力较大。原因如下:一方面,医学专科生上课时间普遍只有两年,而需要学习的课程非常多,因此学习时间不足,课业负担较重;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生可能同时面临多门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增加了学生课下学习的压力。此外,也不乏一部分学生本身就存在不喜欢学习、懒惰的情况。
学生线上学习积极性不高有以下原因:首先,现实中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比较多,或者由于自己的懒惰常常无法完成课前的线上学习;其次,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教师逐渐增多,学生可能面临几门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这大大增加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压力,直接导致学生对线上学习存在抵触情绪,认为这大大占用了自己的课外时间。因此,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考試成绩比较
生物化学总成绩由60%理论成绩、30%实验成绩和10%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实验班和对照班,理论部分均由课程组根据考试大纲确定考试题型和数量,经教研室审批、部系备案,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考试。命题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等,重点考核本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实验部分均包括课堂表现,如出勤、实验纪律、课堂提问、动手能力、值日情况、实验报告和实验考核等。平时部分,实验班主要考核学生的考勤、线上预习、随堂答题、课后作业情况、期中测试等,对照班主要考核考勤、随堂答题、期中测试等。
将实验班和对照班生物化学期末总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与18级(纯线下授课)、19级(纯线上授课)进行纵向对比(18级线下班平时成绩仅由期中测试确定得分,19级线上班平时成绩考查方式与20级对照班相同,三个年级的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考查方式、使用教材、授课教师均相同)。各个班级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实验班的生物化学总评成绩及格率和80分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班,且高于18级线下班和19级线上班。结果表明,O2O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
三、结语
生物化学是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人体的化学物质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基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重要器官和系统的生化等内容,具有概念多、理论强、代谢反应错综复杂等特点。
传统的生物化学线下课堂受学时少、教学空间固定、学生人数众多、教学内容体量庞大等因素影响,已经不能较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要。此外,教师也不能较好地掌握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课堂知识掌握情况、课后知识巩固情况、存在的问题等,不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传统课堂教学受到严重冲击,线上教学全面走上教育舞台。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线上教学采取录播或直播与线上答疑相结合的形式,改变了人才培养的时空环境,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过程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然而,纯粹的线上教学师生只通过网络交流,时空距离会使互动体验存在较多缺陷,情感交互的缺乏也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尤其是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受影响较大。
O2O混合式教学将线上学习与传统线下课堂有效整合,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地将一些教学活动安排在课堂外让学生在线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结合课程思政的融入,有利于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教学工具平台对教学活动数据的多方位收集,可让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判断、教学节奏的把控等从经验主义向数据驱动转变,使教学活动的实施有的放矢。
在实际应用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学科差异、课程差异和教与学中“人”的差异,不断探索、完善、优化不同课程、不同学生层次的混合式教学路径;持续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混合式教学设计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等,并重视在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劳动教育等有关内容;确保对课程教学的精力投入;注意把握学生线上学习或课后总结的任务量,避免学生压力过大;及时关注学生线上学习遇到的问题,通过微信、QQ群等做出即时反馈,提高学生线上学习的情感体验,防止挫伤学习积极性;不断探索提高学生课下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慧芬.“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群“O2O”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10).
[2]尚岩,李东颖,张桂玲.线上线下(O2O)教学模式:从慕课(MOOCs)运行效果想到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8).
[3]时惠敏.基于雨课堂的生物化学O2O教学模式实施路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11).
[4]吴昌东,江桦,陈永强.BOPPPS教学法在MOOC教学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2).
[5]时惠敏,李娜.多元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6(8).
责编:应 图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基于雨课堂的生物化学O2O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编号:Wjlx2019218)
作者简介:时惠敏(1980— ),女,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