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 梁陈倬
【摘要】本文基于广西外国语学院泰语专业翻译类课程实践教学分析,认为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中仍存在教学模式未凸显“应用型”特征、教学活动保障机制不完善、教师翻译实践经验匮乏和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应用型高校应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大实训设备投入力度、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和创新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以实现泰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泰语专业 翻译类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1-0119-04
为了深化国家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积极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纷纷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泰语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在文化、教育、经贸等领域从事翻译工作,为此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突出翻译应用能力。在泰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翻译类实践课程是具有较强职业特征的核心课程,彰显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但是,由于外语类专业翻译类实践课程教学起步较晚,实践教学仍停留在“认识状态”,导致教学训练效果不佳,许多学生在就业岗位中表现出实践能力弱、创新意识不强、团队协作性差等问题,难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本研究试图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泰语本科专业翻译类实践课程为例,分析应用型高校开展翻译类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翻译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建议,以期为泰语本科专业培养院校提供参考,提升翻译类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应用型泰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泰语专业翻译类实践课程设置
从2018年起,学院泰语专业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遵循“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就业市场岗位的技能需求,将生产过程嵌入教学环节中,以实践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场景模拟化、能力培养递进化为改革思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力度,增加了翻译类课程的课时数量,开设了循序渐进的翻译类实践课程(见表1)。翻译类实践课程属于专业类实践课程,包括“泰汉翻译(一)课程实践”“泰汉翻译(二)课程实践”“泰语口译课程实践”“泰语笔译课程实践”和“达译东南亚语言翻译实践”等5门课程,共计10学分、160学时,占专业类实践课时的45.5%。翻译类实践课程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型于一体,是将翻译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语言训练课程,也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应用型泰语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项目任务驱动,使学生在模拟工作情景中完成翻译任务,将翻译理论知识转换为应用翻译能力,系统地强化学生的口译、笔译技能,并提升学生的翻译职业素养,为今后从事相关翻译行业工作打下基础。
如表1所示,“泰汉翻译(一)课程实践”和“泰汉翻译(二)课程实践”分别在泰语专业第四、第五学期开设,紧跟“泰汉翻译”理论课程授课内容,开展泰汉翻译基础项目实践,每门课程授课周次为16周,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泰语口译课程实践”和“泰语笔译课程实践”分别侧重于口译实践和笔译实践,开设于泰语专业第六学期,设计符合翻译市场需求的口译、笔译实践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译和笔译技能,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项目管理意识,并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行业经验。开设在泰语专业第七学期的“达译东南亚语言翻译实践”课程,是二级学院与广西达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达译)开展校企合作的翻译类实践课程。借助广西达译在机器翻译方面的丰富研发经验,围绕东南亚语言开展翻译实习实践项目合作。广西达译为学生安排语言翻译技术相关的讲座和实习实践岗位;学院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完成汉泰词条校对及汉泰语言互译等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翻译技术和翻译工具,提高翻译速度和效率。
二、泰语专业翻译类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实践教学是深化理论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学院非常重视翻譯类实践课程教学环节,采取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措施,然而在改革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一)教学模式未凸显“应用型”特征
翻译实践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其鲜明的实践性。传统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泰语专业翻译类实践课程主要在校内实训室授课,每门实践课程设置3—4个翻译实践项目,教师先开展实践前的指导培训,再由学生单人或分组开展项目实践,最后教师结合学生提交的实践结果进行点评。上述教学模式属于传统的“练习—讲评”任务型模式,此模式过于重视翻译实践结果,而忽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创新翻译实践能力,导致所培养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翻译实践技能与市场人才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此外,“练习—讲评”任务型教学模式仍然保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的翻译实践错误题,单向灌输翻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活动保障机制不健全
随着科技的进步,翻译服务已经从最简单的文本翻译(含口译和笔译)转变为利用现代化工具提供文本翻译的多元化服务,例如机辅翻译、翻译软件、术语和词典编辑等。因此,翻译类实践教学项目需要运用模拟仿真性的“软件”培养学生翻译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熟悉各种翻译软件工具,并且掌握机器辅助翻译实践操作流程。学院通过加大教学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建立适合泰语翻译类实践课程需求的可视化同声传译实验室、多功能口语实验室和国际语言体验馆等校内实训基地。但是,现有的实践教学设施仍存在计算机硬件数量不足和翻译软件更新速度慢等问题,无法开展计算机辅助翻译方面的项目训练,难以满足培养学生利用机器辅助翻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另外,产教融合的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由于缺少配套的政策,教师和学生在组建翻译团队过程中,面临着开展项目化翻译实践的设备、场地、资金不足,工作量和实践成果难以认定等问题,导致翻译类实践课程教学实施情况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效果。
(三)教师翻译实践经验匮乏
泰语翻译类实践教学要求任课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翻译基础知识,还需要具有高超的翻译实践能力。学院目前泰语专业共有25名专职教师(含3名泰籍教师)和1名兼职教师,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16人、助教及未定职称5人,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为35岁,整体呈现年轻化,“双师型”教师人数偏少。由于大部分教师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教,未经历过专业的翻译训练,缺乏丰富的翻译实战经验。而拥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缺少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不适合完全承担翻译实践教学环节工作任务。另外,在职称评定政策方面,学院重视教师申报课题、完成科研成果,却忽视教师翻译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培训,缺乏对教师翻译实践和翻译成果的认定机制。因此,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职称晋升所需的教学和科研上,前往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的积极性不高,鲜少参加口笔译翻译实践方面的工作。以上诸多因素,导致教师缺少翻译行业的实践工作经验,很难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泰语人才。
(四)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泰语专业的翻译类实践课程教学考核以非笔试考查的形式为主,在期末时通过项目任务的形式进行考查。以“泰语口译课程实践”课程为例,期末考查采取口译测试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音频内容的口译任务,教师根据学生的翻译情况进行评分;而期末综合成绩由50%的平时成绩和50%的期末考核成绩构成。由此可见,翻译类实践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较为单一,难以评估与测试学生真实的翻译技能。此外,在成绩评定方面也缺乏开放性,往往以学生期末汇报为主要评定依据,难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三、深化泰语专业翻译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实践教学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翻译项目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技能,是培养应用型泰语翻译人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完善翻译类实践课程教学。
(一)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内容为依托,以能力为导向,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强化实践课堂教学效果,首先需要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需从被动学习者转变成主动探究者,教师则从教学主导者转换成知识引导者。在教学實施过程中,学生是教学主体,他们不仅需要通过小组实践的形式完成翻译项目任务,而且需要相互点评各小组的项目成果。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翻译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翻译原理和实践技能。其次,实施“过程性”任务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的翻译成果进行评价,更需要关注学生的翻译实践过程。在翻译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修改完善译文,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最后,将小组互评方式引入课堂,让学生相互点评和修改译文,并且分享翻译实践经验。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一言堂,而是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开展实践项目自评和互评,有助于提升学生翻译实践的参与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加大翻译实训设备投入力度,搭建网络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设施的配置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是翻译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学校须加大翻译实践设备的投入力度,增加并更新计算机设备和翻译软件。根据翻译行业发展需要,引进SDL Trados、雅信CATS或Transmate等国内外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培养学生利用软件掌握翻译记忆库维护与管理、术语库维护与管理和翻译质量控制等技能。使用SDL Trados、Smartcat等在线协作翻译平台,实现语料库共享,指导学生团队协作分工完成翻译任务。通过先进的翻译软硬件设备辅助实践教学,“仿真式”模拟翻译工作环境,使学生体验翻译项目运作流程,为将来从事翻译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借助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优势,搭建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较好地弥补线下实践教学课时不足、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通过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教师能够在课前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料,并且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翻译过程和结果;学生能够回看教学视频,复习翻译知识点,及时与同学或教师交流,在平台中查阅相关翻译资料。
(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翻译教师团队
翻译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还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促进校企之间人才互通,打造一支高效的翻译实践型教师团队。一方面,引进企业翻译经验和资源。聘请企业中的翻译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教学项目,如机器翻译实践操作、翻译项目管理等。邀请翻译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设计环节,共同制订翻译类实践课程大纲,开发实践项目指导手册和翻译实践教材等,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翻译项目实践。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翻译实践能力。完善相关翻译实践或翻译成果认定机制,支持教师外出参与翻译实践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前往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翻译技能和职业素养;采取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专业职业资格培训,获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更好地服务于翻译实践课程教学。
(四)实现课内外学分互认,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评价贯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是实践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因此需建构“项目考核+期末考查+翻译成果”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项目考核属于过程性评价环节,侧重于对各个项目翻译应用技能的训练和检测;对期末考查环节应改革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灵活采用笔译、口译、听译、视译等多种形式。此外,应该建立学生翻译实践成果认定机制,对学生取得的翻译成果进行学分认定。调动学生参与课外翻译实践训练的积极性,促进课内翻译训练与课外翻译实践有机结合。一方面,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翻译实践活动。对取得翻译奖项或翻译成果的学生予以工作量和学分认定,将翻译类实践课程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更积极地参加与翻译相关的专题讲座、学生社团、社会服务和学科竞赛等活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组建翻译实践团队。激励学生跨年级或班级组建翻译团队,主动承担短视频字幕、宣传资料和公益广告词等翻译任务,将翻译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翻译经验。对取得丰富翻译成果的学生团队,可以申请免试获得翻译实践课程学分。
实施翻译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稳步提升翻译实践教学效果,是加强泰语专业内涵建设的需要,更是提升泰语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翻译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依靠学校、企业通力合作,需要学校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手段和方式,从而逐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更有效地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泰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倩霞、刘莉、黄华宪.泰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
[2]孟林华.构建应用型外语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
[3]贺鸿莉、莫爱屏.翻译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调研报告[J].中国外语,2016(3).
[4]刘和平.翻译教学模式:理论与应用[J].中国翻译,2013(2).
[5]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
[6]石云,张达,王宽,林慧娜.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J].教育观察,2021(6).
注:本文系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泰语翻译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2018JGB36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碧(1983— ),广西来宾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泰跨文化教育与合作;梁陈倬(1989— ),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中泰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