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荣臻 李华杰
【摘 要】问卷调查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和优势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认同,但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实践基地在课程开发中需加强指向课程领导力的教师专项培训、聚焦现场学习力的课程专题开发、落实课程执行力的项目专业研究,以培养“学生现场学习力”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线,贯通课程目标、活动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评价的选择与确定。
【关键词】实践基地;课程开发;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55-0024-04
【作者简介】1.季荣臻,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无锡,214001),研训员,高级教师;2.李华杰,江苏省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江苏宜兴,214200)教师,一级教师。
一、研究样本
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法展开研究,抽样调研对象为江苏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服务对象:中小学学生和教师。问卷发放基本覆盖苏南、苏中和苏北等地的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实际向教师、学生定向发放问卷分别为685份、13 991份,答卷不要求实名。回收有效教师问卷685份,其中城区学校398人,占比58.1%,乡镇学校206人,占比30.07%,农村学校81人,占比11.82%;调查对象中高中教师436人,占比63.65%,初中教师137人,占比20%,小学4—6年级教师97人,占比14.16%,小学1—3年级教师15人,占比2.19%。回收有效学生问卷13 991份,其中男生7128人,占比50.95%,女生6863人,占比49.05%;调查对象中高中学生11 643人,占比83.22%,初中学生970人,占比6.93%,小学4—6年级学生1170人,占比8.63%,小学1—3年级学生208人,占比1.49%。
二、研究结果分析
1.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价值的认识:认同+愿景
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主要体现在问卷中的“您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怎样的课程”“您对贵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实施及今后发展的前景”。调查结果显示:37.08%的教师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必修课程,61.31%的教师对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前景“很看好”。學生对课程的认识主要体现在问卷“你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吗”“你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多选)”“你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感兴趣吗”。调查结果显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了解”和“了解一些”的学生分别占34.55%和60.06%,其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83.34%)、劳动技术教育(77.36%)、班团队活动(75.31%)、体育与健康活动(75.2%)、学科实践活动(74.07%)等五项活动学生选择比较靠前的,有68.54%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感兴趣”。
2.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认识:动力+困境
教师层面的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因素、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依据、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遇到的困难、迭代和创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保障等。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对课程的领导和整体规划(36.35%)”“更新教学观念(31.97%)”;认为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依据排在前3位的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知识、经验、兴趣等”“根据地区或学校特色”“根据学校所能够利用的各种资源”;54.89%的教师认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缺乏课程资源”;认为“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78.69%)”和“系统地培训教师(75.18%)”是迭代和创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保障。
学生层面的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安排、是否按时上课、指导老师的担任情况、组织方式、场所、活动方式、活动主题等。调查结果显示:72%以上的学校能开设并按时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学生喜欢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方式分别是“告诉我们活动的方向,小组自己策划并开展活动,等遇到困惑时再请老师帮忙(46.24%)”“指导我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教一些研究技能和方法(38.12%)”,有40.95%的学生表示喜欢的活动方式是“考察探究”,56.26%的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主题是“与自然和生活相关”。
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的认识:现场+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有71.31%的教师对“现场学习力”有所了解;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现场学习力方面,教师觉得自己较欠缺的能力情况见表1(多选):
教师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现场学习力方面的困难见表2(多选),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教师认为学习的专注力(35.05%)和转化力(34.31%)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场学习中能培养的主要能力;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76.06%)、利用多学科知识指导活动的能力(70.51%)相对比较欠缺;教师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现场学习力的主要困难分别是自身知识结构、能力难以适应,学生综合能力较差,图书馆、网络等课程资源匮乏,资源包提供的活动内容可操作性较差,活动主题难选。
学生层面的调查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学习压力等方面,具体情况见表3(多选)和表4(多选)。
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学习动力来源于自己的理想,调节压力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主要集中在听音乐、运动、向他人诉说等,见表5(多选)。
总体来看,教师和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可度是正向的,认为其对能力培养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对学习方式转变、学习能力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优势。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质量和水平的保证,绝大多数的教师是有课程开发意识的,但敏感度不强,整合与统筹能力有待提高。
三、反思与建议
1.开展指向课程领导力的教师专项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开放性、融合性的课程属性,对教师的能力、素养要求极高,必须在专项培训和自我研修中引导教师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研习最新的课程开发方法、理念,学习借鉴成功案例,强化课程开发的意识,逐步提升自身课程开发设计、组织实施的能力。实践基地要进一步了解教师在课程开发、实施中的主要困惑,有针对性地规划、组织专任教师的专项培训,要搭建平台促进课程专家与教师的现场交流与对话,在专家的专业指导下保证基地课程开发、实施的方向与质量。
2.聚焦现场学习力的课程专题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涉及活动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评价的选择与确定,而这些都可以用“现场学习力”作为课程目标主线贯通,指向的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
首先,“现场”是开发活动主题的锚点。课程是社会化的重要力量,需要去发现一个个“现场”,这个现场可以是地域文化,也可以是基地资源,甚至是“关键事件”。这些“现场”可以很好地锚定活动主题,而活动主题会随着“现场”情景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地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部分,具备培养乡土情怀、家国认同等重要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也必须彰显民族性和地方性。选取优秀地方文化融入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让学生产生“现场感”,与时空、人、物共振互动,提升“峰值体验”。
其次,“能力”是选择活动方式的支架。为避免基地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目标“过于宽泛和笼统”,教师应把“现场学习力”作为核心,以多样的活动方式作为支架,统整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把综合实践活动分解为具有递进性和逻辑性的一个个小任务。
最后,“学习”是丰富实践活动的过程。与其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不如说是一种过程取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注重过程的教育价值,强调体验过程与认识过程的互相转化,是经验动态转化、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交往(交流)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现场学习”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要抓住“现场”这个“优势”,让学生回到知识发生的现场,在各种具体的情景中,通过体悟学习、浸润学习、探究学习、专题研究学习、挑战性学习等策略,突出学习的过程,在实践中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打造“认知学徒式的专家型学习课程”。
3.落实课程执行力的项目专业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主体是学生,但在具体的现场活动、团队协作、交流沟通、反思评估等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才能有效推进。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必要保障。提升基地的课程执行力离不开专业化的、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研究,重点是学生实践需求研究、活动主题适应性研究、课程组织策略研究、课程资源利用效度研究、评价体系建构研究等。具体要落实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要动态把握学生在现场的学情,包括基于现场环境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态度和动机,以及基于问题解决的经验的积累和关键能力的习得;二是教师要全面理解促进学生现场学习的课程实施要求,包括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对课程学习内容、环节所作出的实时调整,以及对现场资源的实时适切開发;三是以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路和框架,设计、运用评分规则,落实现场课程学习任务,实现课程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现场学习能力的深度发展。钟启泉教授指出:“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活世界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实践基地应把建构一个个学生熟悉而又充满吸引力的“学习现场”,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支点”,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实践育人”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李臣之,纪海吉,张利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校本建构:地方文化融入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1):72-78.
[2]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6(8):8-12.
[3]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