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
华东师范大学的倪文尖老师,在上海市市西中学上了一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的对比阅读课。录制的视频上传至网络后,点击量颇高。就我个人的体验来看,这是一堂好课。我们可以从五个关键词,来思考一堂好课的特质。
第一个关键词是“真实”。有论者提倡“真语文”“真课堂”,提出要上“真课”。然而什么是真课?仅仅是不造假、自然本色的课堂,就可以称之为“真课”了吗?很多人对公开课或者假课的批评,集中在课堂形式的造作、师生互动的造假、预设规范的狭隘上。我觉得,这是不够的。倪老师的这堂课,给我的启发是:一个人按照自己本身的方式上课,不造假,不故意做作,这还不能算真课。真课的真正要诀在于有一个真实的“我”。
真实的课堂,在我的理解里,就是教师对于教育、对于自我有一种透彻的反思和把握的能力,有一种立足于教育的开阔的“自我”。这种“自我”,看起来玄之又玄,但是在具体的课堂上,却又表现得微妙而明显。没有深厚的学识和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识,没有“声发自心”的视野、智慧和勇气,并将之与自我的教育意识结合起来,教师就很难在课堂上展现一个深刻的真我。没有真我,也就难以有“真实”的课堂。
第二个关键词是“质朴”。语文课的“质朴”体现在哪里?从倪老师的课堂来看,主要体现在让这堂阅读課真正回到了语文。具体来说,体现在对经典文本的洞察和对语言的揣摩与发现。
这堂课不“巧”也不“精”。比如,一开始倪老师就抛出了一系列比较大也比较难的问题:该单元有几篇作品?为什么在教材里《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要两篇并作一篇?请大家对比两篇文章的异同,等等。
他在文本形式和语文细节上的揣摩,是方正质朴的。从两篇文章写景抒情方式的异同,到《故都的秋》的独特的语言节奏之品味,倪老师课堂中的对比阅读,闪耀出很多独到的发现,似乎是前人很少提到的。但倪老师并没有抓住某一点,将自己的独到心得大肆凸显,而是有一定的节制,这样反而给人一种质朴、简易和厚实的感觉。
第三个关键词是“开放”。一般来说,中学里的好课,或者说所有的好课,教师事先都会有基本的课堂思路与教学环节。倪老师也不外乎此。但是,听完这堂课,我们会发现,课堂的基本线索是由大到小、由内容到形式,但线索较多,并不是特别简明清晰。而倪老师在课堂上的问答,也没有着力引导学生往自己的思路和“圈套”里钻。
当然,我们也许可以批评倪老师,说他的课堂组织与把握的艺术还不够精到。但是,我听这堂课,却有一种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的新鲜感和开放感。
第四个关键词是“芜杂”。刚刚讲到,倪老师的这堂课听下来,感觉线索和层次并不是很清晰,需要在脑海里“回放”和“脑补”,才能渐渐理清思路,明白他的用心所在。这堂课容量大,中间抛出了很多问题,而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些问题很有价值,倪老师却没法给出明确的答案,比如,关于《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中“我”的成分孰多孰少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多了,就会给人一种“芜杂”之感。
但是,我觉得“芜杂”不能被理解为一个负面的概念,因为倪老师所引出的一大堆问题,蓬勃地呈现出了文本与课堂相互激发后的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事后回思,这是一堂值得回味的课。
借用古人的词汇,也许倪老师的课堂思路或线索,可以被概括为“草蛇灰线”式。他并没有将课堂线索表达得特别清晰,但是几个板块之间却既有跳跃又有呼应。这种课,未必不比那种条理非常清晰的课更有趣味,更给人启发。
这就要讲到第五个关键词—“生气”。这里的“生气”,是“生气蓬勃”的“生气”。在我的体验里,过于精致乃至规范的课堂,最大的麻烦就是没有那种纯粹而勃发的元气。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有不那么规范的、内含着更多可能性和问题意识的课,芜杂乃至粗糙的课,才可能真正让教师纵横驰骋、从容挥洒,才有可能有生气蓬勃的感觉。精致的、规范的东西太多,顾虑太多,节制太多,不仅容易失真,而且尤其容易失去那种饱满而蓬勃的生气。
当倪老师站在课堂上,双目精光闪闪,一一道来时,无论他与学生之间有多少“不熟悉”,无论课堂上有多少“跳跃”,无论那些形形色色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答,这都是一堂充满了生气和趣味的课。
话说回来,只有真实的、开阔的胸襟,才能在课堂中,带出一种趣味和蓬勃的生气。
(马 臻,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