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群兴
一、学情分析
已知点:四年级语文教材安排过“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要点,五年级上册教材还安排了“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要点。
生长点: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人的方法,即选择典型事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细致描写,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监、侄、痰、揩”4个生字,会写“监、侄、喉、咙”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监生、侄子、喉咙”等词语。
2.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 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4. 激发学生阅读《儒林外史》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预习单、研学案。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动作描写感受到小嘎子的机灵,通过外貌描写感受到祥子的健壮。今天,我们走进《两茎灯草》,看看吴敬梓是怎样描写临死的地主?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严监生)就是一位姓严的监生。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监生是什么。学习多音字监:监(jiàn)生、监(jiān)督。
2. 简介《儒林外史》、吴敬梓。
板块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音和注释,多读几遍。
2. 交流反馈(检查学前预习1),读生字新词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3. 请看图,结合你预习的情况,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检查学前预习2)
板块三:品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
(一)感悟“吝啬”
1. 找出严监生病重的句子(直接在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来),并用一个词语形容严监生。
预设需要汇报的句子:①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②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③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2. 小组合作学习:严监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吝啬)
要求:1. 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画横线。2. 小组内讨论,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严监生的吝啬?3. 汇报。
预设:
(1)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
点拨:从这句话你捕捉到严监生有什么一样的举动?(病得很重,快不行了,总不得断气,还伸出两个指头)对呀,他当时已经病得不能说话了,他要跟亲人交流只能用……(板书:头、手、眼)这是为什么呢?(他还有心愿没了)你们还找到哪些句子呢?
(2)他把头摇了两三摇。(板书:摇)
点拨:从这里你看到大侄子猜中他的心思了吗?(没有)如果他能说话,他会说什么呢?(不是呀,我是想告诉你,多点了一茎灯草)
(3)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点拨:从这句话,我们看出严监生当时心情如何?(很着急)哪些词能看出他着急?(板书:两眼睁的的溜圆、狠狠摇了几摇、指得紧)
(4)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点拨:从这里,你感受到严监生当时心情如何?(失望、不甘心)从哪个词感受到他的失望?(板书:把眼闭着摇头)
(5)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点拨:赵氏猜对了吗?(猜对了)他怎么告诉大家赵氏猜对的?(点头)果然啊,最了解他的还是他的枕边人。所以,他了无遗憾地离开了。(若此句不是最后一句汇报,则说:赵氏最了解他了,但其他人并不了解他。在其他人的猜测中,他又有什么表现呢?我们继续找找)
课文除了细致入微地写到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突出他的吝啬,还写到了其他人的猜测来衬托他。这是什么写法?(侧面描写)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男生读亲人的猜测,女生读严监生的表现。(PPT显示)
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纪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爷,別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二)对比、体会人物描写方法
1. 回答填空:《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和《两茎灯草》三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摔跤》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运用了外貌描写,《两茎灯草》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2.请看视频《对弈》,注意观察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三)拓展、练笔
用几句话写写你所看到的视频《对弈》的情况,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板块四: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 学生谈收获。
2. 教师总结:在这节课的学习中,通过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人物的思想。
3. 作业布置:(1)完成《阳光学业评价》13课的积累与运用。(2)选读《儒林外史》其中一篇。
六、板书设计
两茎灯草
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