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常英 赵欣
摘 要: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党员评价体系是高校提高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基于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将“五育”并举理念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从德智体美劳全要素均衡发展视角制定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综合评价指标,创新性运用EWM-AHP混合赋权法构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并以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学生党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验证,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升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和活力。
关键词:“五育”并举;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综合评价体系;EWM-AHP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0-0009-04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党员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保证。“五育”并举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新方向,将其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并从“五育并举”视角出发,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
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或者结合不同方法构建党员质量评价体系,如从“卓越计划”视角[1]、“四个合格”视角[2]等构建大学生党员评价体系;结合模型方法构建评价体系,如层次分析法(AHP)[3];在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进行个别案例探讨,如以上海E高校学生党支部为例,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4],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星级评价指标体系[5]等。
本文基于以上研究,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究:一是从“五育”并举视角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综合评价体系;二是开创性采用熵值法-层次分析法(EWM-AHP)主客观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赋权方法,有效消除单一方法产生的随机误差和系统偏差,解决多方法评价结论的非一致性问题,得到更加稳定的评价结果;三是选取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学生党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适用性验证。
一、研究方法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教育评价改革总方案》)指出,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针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评价问题,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就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发展状况构建评价体系既能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又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在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切实可行的教育评价操作。
从“五育”并举视阈出发运用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科学性、专业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基本步骤如下:
(一)选取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某一方面情况特征的代表性指标。综合评价的结果是否客观、准确,首先取决于评价指标是否准确、全面。评价指标的选取有定性选择和定量选择两大类,本文根据实际经验和专业人士建议,采用定性选择方法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评价指标。
(二)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权重的确定直接影响着综合评价的结果,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十分敏感而重要的工作,包括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集成赋权法三种。其中,主观赋权法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等,客观赋权法主要包括均方差法、极差法、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EWM)等。主观赋权法虽简单实用,便于推广,但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客观赋权法虽具有客观性的优势,但无法反映决策层对不同指标的重视程度,且可能会出现权重选择与指标实际重要程度相差较大的情况,由此,为了有效消除单一方法产生的随机误差和系统偏差,本文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混合赋权法,获得更具稳定性的权重。
(三)综合指标的汇总合成
将多个评价指标汇总合成为一个整体指标,通过比较合成指标的数值大小来判断被评价对象的表现情况。具体来说,合成方法包括算数平均法、加权几何平均法及加权算数平均法等,本文考虑到“五育”并举理念强调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故选取简单平均法进行综合指标的合成。采用公式(1)将EWM与AHP所得权重相结合,其中,WEWMj表示EWM所得权重,WAHPj表示AHP所得权重,P值为EWM在混合赋权中所占比重,1-P为AHP在混合赋权中所占的比重,选取P值为0.5,即主客观赋权所占比重相同。
Wj=PWEWMj+(1-P)PWAHPj
二、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遴选
根据《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评价改革总方案》《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高校党务工作者、党建专家、辅导员、学生党员和群众意见,在充分考虑指标选取的科学性、目的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的基础上,本文从“五育并举”视角出发贯彻德育要求、拓展智育路径、弘扬体育精神、增强美育熏陶和引导劳育实践,完善大学生党员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综合评价体系。
1. 德育,即道德教育
“德育”是学生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导向。《教育评价改革总方案》中提到,完善德育评价,需要客观记录学生品行的日常表现情况,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因此,进行大学生党员“德育”评价,应综合考察大学生党员的个人行为习惯和在校作风。本文采用“组织纪律”和“日常作风”两个二級准则层指标考察大学生党员在党组织和学校的表现情况。其中,“组织纪律”准则层为了客观考核大学生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表现情况,选取负向指标“未按时参加党组织活动次数”“违反党纪党规次数”和正向指标“线下理论学习时长”“线上理论学习时长”作为指标层。“日常作风”由正向指标“获表扬奖励次数”和负向指标“违反校规校纪次数”代表。
2. 智育,即智力培育
“智育”指以学校为基础,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课业知识、发挥创造性思维,并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教育。大学生党员“智育”评价,应同时关注大学生党员对“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故选取“党务知识竞赛成绩”和“提交学习心得等次数”作为“党务知识”的细分指标用于考核大学生党员党务知识掌握和理解情况;选取“发表论文、参与课题数量”“科研竞赛获奖数量”“学习成绩平均分”作为“专业知识”的细分指标用于考察大学生党员专业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
3. 体育,即身心教育
“体育”要强化学生身体和心理共同发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和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故本文采用“体育活动”和“心理健康”作为二级准则层指标。《教育评价改革总方案》中提到,学生体质健康考核内容应当包括:日常体育活动参与情况、专项运动技能评比情况、体制监测情况,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本文选取“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平均时长”和“参加各类体育赛事次数”分别测度大学生党员日常参与锻炼和进行专项运动情况,采用“心理测试成绩”对大学生党员心理状况进行监测。
4. 美育,即审美教育
《教育评价改革总方案》提到,为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评价应把艺术课程以及艺术实践活动纳入要求。因此,本文选取“文艺活动”和“文艺培训”作为准则层分别表示大学生党员参加艺术实践和艺术课程的情况,其中,“文艺活动”包括“参与各类文艺演出次数”“参与主题征文次数”“绘制主题手抄报次数”。“文艺培训”情况由“参加美育培训及讲座次数”表示,包含学习音乐、美术、书法、花艺、茶艺等系列美育课程培训及讲座活动。
5. 劳育,即劳动教育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教育评价改革总方案》指出,应当将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因此,本文选取“志愿服务”和“实践实训”两个二级准测层考核大学生党员劳动教育情况,其中,“志愿服务”由大学生黨员“参加各类公益活动时长”表示,“实践实训”由三级指标“有无在党团支部或学生组织任职”“实地参观学习次数”“勤工助学时长”“社会实践时长”“创新创业比赛、培训次数”综合表示。
本文构建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目标层是“五育”并举视阈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综合评价体系,一级准测层指标5个,二级准则层指标10个,三级指标层指标24个[6]。详见图1。
(二)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立
因客观赋权的EWM倾向于强调“美育”和“劳育”的重要性,而主观赋权的AHP赋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相同的权重,为了有效消除单一方法产生的随机误差和系统偏差,故本文采用EWM-AHP混合赋权方法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EWM-AHP混合赋权法所得最终权重较EWM更加均衡,较AHP更有侧重,详见表1。由表1可知EWM-AHP混合赋权法在“五育”视角下强调了大学生党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其中,一级准则层中“美育”“劳育”“智育”所占权重较大。二级准则层中“专业知识”“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实践实训”的重要性较为突出,权重系数较大。在三级指标层中,“参加各类文艺演出次数”最被看重,接下来依次是“绘制主题手抄报次数”“发表论文数量”“勤工助学时长”“获表扬奖励次数”。总体而言,大学生党员思想觉悟较高,日常学习生活中基本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因此“未按时参加党组织活动次数”“违反党规党纪次数”“违反校规校纪”等情况都很少出现。综合可见,由EWM-AHP混合赋权法构建的“五育”并举视阈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是合乎实际的。
三、适用性验证
为检验文章所构建的“五育”并举教育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党员表现情况考核评定的适用性,本文以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的108名学生党员(博士、硕士和本科学生党员)为对象从验证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得结果从总体来看,该综合评价体系评级结果大致符合正态分布,证实了该评价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可以看出,不同阶段学生党员“五育”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博士生党员在“智育”和“体育”方面较为突出,“美育”和“劳育”水平较差;硕士生党员在“劳育”方面发展相对较好,但在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方面表现不是很好;本科生党员“德育”和“美育”水平相对较高,但评级为优秀和不及格的同学所占比例均较大,一定程度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参考文献:
[1] 石祥. “卓越计划”视角下大学生党员评价体系的构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7):48-50.
[2] 李念春,张婷婷. “四个合格”视角下大学生党员评价体系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2018(26):237-239.
[3] 倪红耀. 基于AHP的大学生党员发展指标的评价机制[J].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1):77-79.
[4] 刘德强,彭国樑. 大学生党员的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上海E高校学生党支部为例[J]. 改革与开放,2018(07):131-133.
[5] 陈晓玲. 高校学生党员评星定级管理实践研究——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32):183-184.
[6] 任常英,连欣燕,马茹. “五育”并举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 智库时代,2020(44):137-138.
(荐稿人:马晓君,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专业教授)
(责任编辑: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