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利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作品中每一个字词的意思,而且要带领他们体会蕴藏在古诗词中的情感,让他们感受古诗词的美。在传统的古诗词鉴赏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不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只引导他们关注知识层面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对古诗词的学习失去兴趣。笔者认为,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体会古诗词中的情感,以此来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接下来,笔者就详细地谈一谈。
一、展示相关图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文字、理解文字,而且要适时展示图片,引导他们结合图片去欣赏和感受。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的内容选择一张或几张图片,鼓励学生一边阅读古诗词一边欣赏图片,适时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样一来,他们就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解《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这样的图片:
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内容去欣赏图片,并结合图片去想象词中的场景。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大家能从这张图片中看到什么呢?图片对应的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哪一个句子?图中的女子是谁?这是谁的视角?……结合词作的内容,你还能想象出哪些画面?”
通过阅读词作、欣赏图片,学生能够明确以下内容:
1.图中有一名妇人,她正在梳妆打扮;
2.图片对应的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一句;
3.图中的女子是苏轼的妻子王弗;
4.这是苏轼的视角;
……
结合词作中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子,学生能够想象出:妻子去世后,苏轼只能看着她的孤坟,与她阴阳相隔。这么多年过去了,苏轼在岁月和苦难的消磨中已是满面风霜,鬓发斑白,早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他能想象出,即使自己再与妻子相逢,她也应该认不出自己了。梦中,他与妻子相对,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却无从说起……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尝试着将自己读到的内容想象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他们能想象出人物的动作、神态、穿着,进而拥有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展示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古诗词中的情感是非常隐晦的。一些作者往往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此,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让他们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或词的,以此来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解《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这样一份资料: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四川有名的才子苏东坡,新娘是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年轻貌美,天资聪颖。一对新人郎才女貌,非常般配。王弗贤淑端庄,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她对苏轼关怀备至,是苏轼学业和事业上的好帮手。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可惜天妒红颜,王弗在26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蘇轼来到密州(进山东诸城县)。在这一年的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亡妻王氏,便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此时,诗人已经四十岁了,其妻子王弗也已经去世十年整。题目中的“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结合资料,学生就更能体会“不思量,自难忘”中的情感。这句词看似自相矛盾,但是结合资料和词作内容去分析,学生不难体会到其中的情感。这里的“不思量”其实就等同于“思量”。词人是想说自己并没有刻意去思念、想念自己的妻子,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她。思念妻子已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总之,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和思考,帮助他们结合这些素材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画面,让他们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