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毛毛 吴国玺 葛晖
摘 要:神垕镇四面环山,历史悠久,拥有“六古”人文历史资源,钧瓷文化产业集聚,人文历史厚重。通过分析神垕镇地域要素及现状,提出以钧瓷文化产业为引领,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一心三路四区”的思路,建设特色古镇。通过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打造“一区四园一中心”生态绿色屏障,传承文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产业调整;“三生融合”;乡村振兴;神垕镇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YJS2022AL122)、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22400410266)研究成果。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推动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使传统古镇得以修复,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需要不断促进乡村重生。在实证层面,学者基于景观引导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对乡村振兴视域下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和古村落活化开发进行了研究[1-3]。在规划与设计层面,根据乡村地区景观资源的特征,构建了乡村生态结构与空间格局[4]。在规划实施层面,围绕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规划,立足乡村特质,探讨了包括以公众参与为基础、乡村富裕为目标、绿色增长协同发展的路径,对乡村振兴进行了规划[5]。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考虑到相关政策、制度和规划较多,本研究通过对神垕镇人文历史特性分析,合理调整产业与文化传承、生态的关系,进行基于人文历史特性的古镇保护性规划研究,以利于古镇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神垕镇人文历史特性
(一)悠久的建镇历史
据考证,夏商时期神垕地区就有最初的居民点。由于具备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聚落规模不断扩大,在唐代形成了城镇雏形。当地陶瓷生产和交易频繁,主要集中在肖河、白峪河两岸的老街。到了宋代,钧瓷生产的规模扩大,逐步演变为北方陶瓷生产的中心。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围绕窑口区域人口聚集,形成生活区和多个居民点,古镇兴起。宋元时期,钧瓷手工艺快速发展,朝廷对钧瓷的需求量增加,钧瓷的生产和交易规模不断扩大,钧瓷商贸区域不断外延,老街两岸的二道街、老窑坡、高老庄等居民点连成一片,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古镇聚落空间。
(二)深厚的古镇文化
神垕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主要包括钧瓷产业文化、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建筑又分为防御性建筑、公共建筑、居民建筑和宗祀与礼制建筑,其中公共建筑包含具有生产性功能的建筑等。依据乡土元素、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产业特征,按照资源类型和功能,将建筑分为“古寨、古堡、古街、古宅、古窑、古庙”等“六古”人文历史资源(表1),镇中心由东、西、南、北四座古寨构成,形成神垕老街[6]。从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出发,在规划中应确保古镇空间格局、传统村落、文化街巷及历史街区建筑的完整。
(三)发达的钧瓷产业
文化古镇和传统村落既是乡土文脉的载体,又是产业发展和延续的根本。禹州钧瓷产业起于唐、兴于宋,是中国古代“四大瓷都”之一。神垕以瓷兴镇,钧瓷文化底蕴丰厚,形成了特色陶瓷产业体系。古有:“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根据神垕钧瓷产业发展,恢复重建古窑址,规划建设下白峪古钧窑遗址公园、国家级钧瓷文化产业园。通过挖掘神垕镇农耕文化、产业文化和建筑文化资源,涵养乡村发展活力,进而推动城镇建设、产业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神垕镇规划思路与目标
(一)规划思路
以神垕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通过确立乡村振兴的定位与目标,从资源条件、历史文脉和城镇发展的实际出发,规划引导,构建集现代农业、传统钧瓷产业、现代旅游业于一体的产业体系,积极推进融产业发展、生态宜居、城乡融合、城镇建设为一体的古镇振兴和发展。
(二)保护性规划目标
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以生态文明理念和科学规划的方法,按照生态适应性原则,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相关产业,形成科学、美观、和谐的产业布局。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民的实际需求,将人的主观感受与产业发展融合在一起,使广大居民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中,打造绿色宜人、温馨和谐的乡村生活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充分考虑历史文化与本土特色,延续文脉,推进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统筹规划,逐步实施,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
三、神垕镇保护性规划
(一)延续文脉,构建神垕镇文化展示带
依托神垕古镇钧瓷、旅游、古窑遗址等相关产业,以东西向为主要发展轴,同时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按照“一心三路四区”的发展思路,依托神垕中心镇(一心)国家4A级景区,以老街为中心,综合考虑古钧、古堡、古宅、古窑多元文化元素,并与现代产业相结合,形成连接文化商业和神垕老街的发展轴。合理布局老鸠神路、新鸠神路、新东环路“三路”,将其打造成为主要的商业步行道路,并连接沿其两侧的四个片区。自西北而东南重点建设民俗文化公园、古玩文物区、钧瓷文化区与肖河民俗文化区等“四区”,再现古镇古朴厚重的风貌,形成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核心区。延续原有文脉空间,共同打造古镇的文化展示带,从而带动古镇的发展(图1)。
(二)实施“三位一体”,使传统业态融合共生
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规划,实施传统产业與新兴产业融合共生。依托神垕镇的资源优势,把农业、工业和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形成“特色工业—智慧农业—全域旅游业”的镇域经济融合共生模式。首先,积极发展神垕的特色工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钧瓷、日用陶瓷、仿古瓷、高白细瓷、炻瓷等五大系列千余品种产品。其次,充分利用神垕镇支柱产业,实施“一村一品”计划,建设河南省陶瓷出口基地。神垕镇以居住和商业为主,商业主要为钧瓷零售批发。商业集中分布于神垕古街,街区功能结构单一,破坏了肖河的景观通廊。应以“钧瓷产业+文化旅游业+特色种植业”为突破口,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城镇集体经济,形成具有神垕地方特色的农村集体经济。
(三)实现“三生融合”,建设生态旅游景区
以产业兴旺为规划原则,结合神垕镇农业资源禀赋,实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乡村产业。首先,将神垕镇周边地区规划为居民生活区和农家院生态旅游区,挖掘钧瓷文化和低山氧吧旅游资源,统筹发展特色旅游业,建设“一区四园一中心”旅游景区。以神垕镇老街为中心,打造居住、生活和商业空间,建设神垕镇老街景区。依托景前街、南岸街、建业街,打造“烟火人家、华彩生辉、千年窑口、百厂汇聚”四大主题,建设“六院八馆”主体院落,挖掘古院落文化,形成“一心两园、九桥十二景”。
其次,以生活富裕为目标,重点建设产业开发型乡镇、农业观光型村庄、康体养生型村庄、产业集聚区内村庄,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型的村庄建设。结合乡村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积极开发钧瓷文化、山地休闲度假、文化旅游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从文化、产业及休闲旅游等方面入手,打造国家钧瓷文化产业园、凤阳山运动休闲公园、凤翅山灵泉寺文化园和下白峪钧窑遗址公园等四个生态文化园。
最后,深入挖掘神垕钧瓷文化,打造国际品牌,建设国际钧瓷文化艺术中心。在周边地区,把农业和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槐树湾陶艺部落、梁桥村优质冬桃种植生态园、杨岭钧瓷文化体验园、驻驾山千亩生态养吧等项目,引领神垕特色旅游发展。沿新东环路区域和古鎮区两个部分,围绕古窑址博物馆建设,加强老街古建筑、历史遗存保护,严格限制无序的新建及扩建。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村庄的撤并、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等方式,统筹解决村庄内部的改造升级。对周边生态保护红线区内不具备发展条件的村庄,开展局部搬迁或者整体撤并,并对村庄原址进行生态治理,绘制“三生融合”的发展蓝图。
(四)构建三类保护区,形成生态绿色屏障
制定生态环境规划,建三类保护区,打造生态绿色廊道。以神垕镇为核心,划定生态屏障区,构建山区生态屏障。按照开发程度,将神垕镇区划分为三类不同环境保护区。第一类是土地资源开发强度大,受人类影响严重的区域,主要指神垕镇核心区,必须加大保护。以老街两侧为中心形成古街风貌保护区,区内禁止建设与传统建筑风貌不符的建筑,保护和延续老街的建筑和空间肌理(图2)。
第二类是镶嵌在城镇区域的绿地和园区,在一定程度上受人类影响。该区域应统筹城镇、庭院、田间林网和生态廊道,有效综合利用农村耕地,提升农村耕地的资源综合利用率,构建“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共同体。推广培育地方常绿乡土树种,合理配置乔、灌、草的种植比例,丰富园林绿化层次,实现园林绿化向景观美化、彩色化升级,实现村庄美、环境美、生态美、庭院美的目标。
第三类是城镇周边的广大农耕区,大部分为农作物种植区,属于受人类影响较小的农业区。主要为农区与居住区的交接带,可以将农业生态资源划定为自然生态资源渗透区。加强农田生态林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增强林产品供给能力和农田生态涵养区建设,做好生态建设,拓展生态空间,提升生态和服务的功能,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融合
通过对神垕钧瓷窑址考古遗址的重点发掘,以钧瓷文化为依托,改善神垕镇的生态、业态,建设国际陶瓷艺术中心,传承厚重的历史文脉。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开展路、网、水、电、公共服务等规划与建设,突出“多规融合”,通过全域性设计优化生产、住宅与生活空间,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型古镇。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村庄整体功能及布局方面,对村庄以及相关要素进行整合,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资源共享,逐步推动城镇一体化,实现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
传统古镇是地域特色、文脉传承、保留城乡记忆的重要空间,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承载着农耕文明,也彰显产业文化和建筑文化。从物质空间、功能结构、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神垕镇保护性规划:延续文脉,构建神垕镇文化展示带;实施“三位一体”,传统业态融合共生;实现“三生融合”,建设生态旅游景区;构建三类保护区,形成生态绿色屏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冰,姚臻,张华,等.景观引导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园林,2020(8):58-62.
[2]温佳琪,唐梓琳.乡村振兴视域下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以山西省平遥古城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1):13-15.
[3]张文硕.乡村振兴视域下古村落活化开发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6):42-43.
[4]吴国玺.许昌新区生态结构与空间格局的构建[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3):1-5.
[5]武联,余侃华,鱼晓惠,等.秦巴山区典型乡村“三生空间”振兴路径探究:以商洛市花园村乡村振兴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9(21):45-51.
[6]台灿林.神垕镇历史空间保护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8.
作者简介:
张毛毛,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吴国玺(通讯作者),硕士,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葛晖,硕士,信阳农林学院规划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