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普通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研究

2022-05-30 20:13朱芳芳
理财·市场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能双师应用型

朱芳芳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高等教育体系规模越来越大,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石。然而,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出现,人才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的问题越来越突显,比如生产企业一线需要的是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但地方普通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更注重的是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人才结构和质量提升的速度落后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改革的步伐,更加突出了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因此积极推进地方普通院校转型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积极推进地方普通院校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转型发展中突显的各种问题。特别要注重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明确转型发展的重点和突破点,切实提升地方普通院校人才匹配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创造价值的空间。地方普通院校应积极变被动为主动,清晰地认识到转型工作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从服务创新推动发展的大局出发,把转型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地方普通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地方普通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动力

省市下属的地方普通院校,主要是依靠地方财政支持,负责培训地方专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任务的院校,如公立本科、私立本科和一些独立学院。而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具有基本专业技能和深厚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为工厂生产、一线管理等专业技术岗位源源不断地输出人才。我们深入剖析地方普通院校的转型过程发现,地方普通院校转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动力。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目前,国家正大力加快转变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急需大量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来满足经济社会转型的需求。加快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速度,紧跟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节奏,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实现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注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也为地方普通院校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重大方针政策的推动力

目前,人才培养的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改变一些地方普通院校的办学方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坚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不断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刻苦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2014年5月,国务院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院校,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2019年,国家又提出了具体指标:到2022年,高职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大批量普通本科院校将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50所高职院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2020年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将完善高校评价工作列为重点工作,明确提出“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这些政策充分表明,地方普通院校的转型已引起国家充分重视,列入国家宏观战略范畴,为转型提供了许多政策保障和强大的后盾。2021年,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对《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议》的批复。答复称,将大力支持应用型高校的发展。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通过“支持地方普通院校改革发展基金”等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适当向在应用型高校转型试点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地区倾斜。

三、就业压力、招生压力的驱动力

当今,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不断增多,就业情况越来越紧张,疫情的发生更使就业雪上加霜,甚至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同时很多企业却出现了“用工荒”,无法招聘到与企业需求匹配的应用型人才。具备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是企业急需的,但部分高职院校培養的复合型人才短缺,导致这类人才相对匮乏。

近年来,随着学生总数的不断减少,以及类似学院数量的大幅增加,地方普通院校的招生困境越来越突出。学生的学费是地方普通院校发展资金的最重要来源,招生人数的减少直接导致地方普通院校办学资金的缩水,相继会引起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短缺,最终引发教育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学校的声誉和招生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为了不被淘汰,地方普通院校需要把握“就业质量”的标准,努力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最终推动转型成功。

地方普通院校转型面临的困境

一、地方普通院校转型深度不够,过程流于形式

应用型大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大学,是在教育不断大众化的进程中兴起的,成立时间不长,没有相关实践经验,再加上很多地方普通院校在转型发展中,办学定位不太清晰,也没有找准转型的关键矛盾,导致在不考虑自身办学条件下盲目模仿国内外其他院校的转型经验,转型不够深入,流于形式。这样的转型,自主性和灵活性当然不够,办学思路被禁锢,陷入传统高校的“制度惯性”或“窄化”应用型的理念误区中,最终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不一致。

二、缺乏“双师双能型”教师

“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是应用型高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双师双能型”教师具有既在学校任职又具备行业从业经验的双重身份,在教学中运用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给学生授课,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凭借丰富的技术经验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

然而,目前新建应用型高校和地方普通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一方面,新建应用型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有关“双师双能型”教师考核、评聘机制还不完善,再加上高校工资跟企业相比没有竞争力,所以新建应用型高校很难吸引拥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到学校任教。另一方面,很多地方普通院校受编制的限制,无法引入合适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有些地方普通院校虽然很努力地去探索建立企业导师制度,聘请企业优秀工程师、技能大师、业务骨干等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但是难以达成人力资源的共建共享,地方普通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缺乏的问题依然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校企合作不深,无法有效服务地方经济

地方普通院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产业长远发展,但实际上,校企合作的形式,大多数是企业在高校开设职业规划讲解、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也就是说应用型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仅限于企业而不是企业技术骨干到高校任教,高校教师带学生到企业实习只是临时性的顶岗工作,而未能真正学习到专业技术。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和企业合作不深,“政产研”的联系不够紧密,并没有就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的制定展开研究,也没有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校企合作人才教育培养方案。

加快地方普通院校转型的建议

一、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

地方普通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更多地需要高校在转型的过程中对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明确自身的转型方向,树立明确的转型愿景,根据地方市场需求以及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实施“校企紧密合作、产学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各相关产业共同制订各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力争培养一批高素质、会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逐渐搭建院校与地方、院校与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二、建设一支“双师双能型”队伍

依据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制,应用型高校需要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熟悉技术业务的“双师双能型”教学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能够传授基本专业知识,而且熟悉岗位操作。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中心,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培养模式,通过让教学名师和行业领军人物作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带头人,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双能型”教学队伍。通过校企融合的机制平台,高校教师可以定期到企业直接参与生产实践,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一些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行业和企业专家也可以参与到高校的教学中来,给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指导。与此同时,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的互动交流、知识碰撞,也会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市场化就业,保障提供的就业服务做到“不断线”。为了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高校在与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合作中,要积极寻求优质教学资源,广泛建立适应各学科学生能力发展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等方式,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工作流程,以保障建成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建成以后,可以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选拔和培训能够为当地企业服务的预备人才,以在当地企业担任特定职位,比如某高校的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再比如某高校的中税中兴会计学院。

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高校要緊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力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高校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任务。地方普通院校在转型的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自身的办学目标,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与各相关产业共同制订各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同时,借助政策和社会资源,实现普通院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高等教育对于中国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确保地方普通院校的完美转型,使地方普通院校持续输出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地方普通院校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仍应关注的课题。

猜你喜欢
双能双师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