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千年》中的形式美与内容美

2022-05-30 20:05杨诗逸
美与时代·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形式美传统文化

摘  要:《舞千年》是河南卫视和哔哩哔哩联合打造的一档文化剧情类舞蹈节目,主要是通过舞蹈来讲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故事,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河南卫视自从在今年的元宵晚会因舞蹈《唐宫夜宴》成功出圈后,便开始着力打造与舞蹈相关的文化类节目,这一次携手哔哩哔哩这样一个“年轻”的平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舞千年》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舞蹈为载体,将典籍与诗词融入舞蹈作品中,让这些故事以舞而起。“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形式美”与“内容美”是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在这个节目中总是能呈现出这两种“美”,或单独存在,或彼此相融,都能让觀众领略一番韵味。“舞”与“文”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关键词:传统文化;形式美;内容美;舞千年;舞蹈节目

《舞千年》不同于以往的舞蹈类节目,以往的舞蹈类节目中单单是舞者之间的较量,然后一决胜负,例如《舞林争霸》《舞蹈风暴》等。而这档节目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舞蹈之中,又将舞蹈用影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从一个个舞蹈作品出发中来讲述中国故事。在这当中,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舞的魅力,同时,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之美呈现了出来。整个节目中,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无不流露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之美、精神之美、气质之美。节目以一本《十二风舞志》作为线索,从中国汉代出发,由荐舞官来进行舞蹈推荐,再由观众投票选出最终能留存在这本“舞志”里的作品,使其随时代而流传。将虚构的剧情代入舞蹈,将舞蹈与影视相结合,一一解锁每个作品里的故事,带观众领略华夏舞蹈文化、华夏文明之美。

一、诗中有舞,舞中有诗的内容美

(一)从诗舞中看见朝代之美

汉代盛行儒家文化,因此这个朝代中的美便与儒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围绕“礼”“乐”而展开是节目所选。“乐”由诗、歌、曲、舞组成,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在汉代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礼乐制度。舞剧《孔子》就进行了最佳诠释,节目中舞剧选段《书简舞》结合了对于孔子传道授业解惑的影视化呈现,向观众传递了儒家真、善、美,以及“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在舞蹈《相和歌》中,盘根鼓的出现,又彰显出汉代的“艺技相融”的艺术特色,舞者站在鼓上而舞,鞋上的铜片随音乐而碰击鼓边,配合着乐曲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唱词。诗融于曲,又融于舞,表现着汉代女子对于爱情的向往。衣着交叉领与广袖,是一种洒脱与飘逸。体现出社会、文化、政治繁荣的汉代,诗舞艺术中饱含无数的“美”。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绚烂夺目的一个篇章,“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强横乱闯甚至可以带点无赖气的豪迈风度跃然纸上。因此,剑舞《越女凌风》在《舞千年》中的呈现,俨然流露出唐代特有的豪迈、霸气之美。唐代也是一个诗文化极其繁荣的时代,初唐时期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幽静、婉转;盛唐时期有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壮志凌云;边塞诗派“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壮丽;田园诗派中“青山隐隐水迢迢”的清秀。这些诗句中的情感与情怀融于舞蹈,使唐代之美不再似汉代的“礼乐”,而有了一种世俗欢快之感。唐代出现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为唐代又添上了一层新的美学色彩。异域音乐和器乐的引入,为唐代的舞蹈增添了新的种类——敦煌舞,舞者反弹琵琶之美,引无数观众惊叹不已。就像《舞千年》在唐代篇章的第一集,便向观众呈现了敦煌舞的经典剧目《丝路花雨》,为唐代的气势磅礴之美点缀上了民族的独特韵味。

山水画在宋代的兴盛,意味着宋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完全异于唐汉两代。宋朝时期的美倾向于清新淡雅、温柔含蓄,正如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山水,以及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的细腻情感。而《舞千年》中的《点绛唇》一舞,正展现出女子的温柔、腼腆,舞者通过写意般的肢体表达,传递出了对于爱情的忧思,让观众窥见女子内心的情愫。

中国的诗词典籍源远流长,每一个朝代都各具特色,古典舞亦是如此,中国古典舞之美美在与诗词相交融,写意抒情、虚实相间。诗词中的美,人们大多都能领略,人人皆可读诗;但舞蹈中的美不一定人人都能了解,尤其是中国古典舞、民族舞。这些舞蹈都受到诗词歌赋的影响,形成自己的风格,先有《春江花月夜》,后有《爱莲说》,再有《点绛唇》,以诗作舞。《舞千年》的呈现,诗舞相融,展现出舞蹈之美,传统文化之美。汉舞的礼仪之美,唐舞的大气之美,宋舞的含蓄之美,都是诗舞相融的极佳呈现。

(二)从诗舞中体会意境之美

《舞千年》中,诗词典与舞蹈的结合让节目多了意境之美。从诗中意境到舞中意境,绘出了象外之境,意外之旨,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巧妙之处。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是意境的特点所在。古人向来喜欢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正如《毛诗序》中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不仅表达出古人用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说明肢体语言更能够生动、直观地抒情。因此,舞蹈中所蕴含的意境之美更能使人体会。诗舞相融,共同营造一种诗意的境界,诗之意境在于辞藻之间,舞之意境在于肢体之间,二者相融,词藻赋予想象,肢体赋予意象。意境之美,存于诗中,又流淌于舞中。

《舞千年》从选题入手,立足于古典韵味,选取古代经典的诗词典籍。在《但愿人长久》这支舞蹈中,演员如同走进了诗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一个简单的人工搭建的场景中,舞者却用肢体语言表现出了无限的意蕴,实现了意境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中国古典舞的剧目有时会选取古人来作为题材,如《酒仙》就节选自舞剧《李白》,跳舞的女子衣袂飘飘,李白饮酒于雾色朦胧的仙境之中,似醉非醉。正如意境中所蕴藏的若有若无的朦胧美,虚实相间,是对于无限美好的想象。

诗舞相融,没有过多华丽的修饰,诗中有舞,舞中有诗,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舞千年》着重于用舞之意境抒发诗之意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从一部影视作品来看,立足于本真即内容,从内容而寻求与之相和的形式,赋予了诗舞以外在的意境,透露出内在的意蕴。

二、以舞蹈讲述中国故事的形式美

(一)“舞”与“景”的交融

《舞千年》中的场景布置别有一番设计。不同的舞蹈作品发生在不同的时代,而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背景,每一个背景下都有着独具特色的场景设置和特有的表现形式。其中的形式美就好似演奏音乐的乐器,提起二胡总能想到《二泉映月》,提起古筝总能想到《渔舟唱晚》,器与乐相互适配,演奏出相辅相成的乐章。通过再现舞蹈中场景与意境,能够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舞蹈的情感与境界。《侠骨伞影》以黑色为主的场景设置,配合红色的伞与灯光,呈现出江湖的侠气,这一场景设置虽然简单,却不失对观众视觉和情感的冲击。同样,原生态舞蹈《火》的场景设置依旧简单,但是在特效的合理运用下,整个场景依然不失单调,舞蹈演员的表演也能打动观众。这样简单的场景呈现出了朴素的形式美,讲述着中国古老的故事与传说。

当然,《舞千年》的场景设置并不简单,多场景的切换能使舞蹈剧目随情景的变换而变换,实现换景移情。室内景与室外景、实景与虚拟景,适时切换、相互交替。这一设计将舞蹈从舞台上搬到了生活场景之中,更具有生活气息。《相和歌》的舞蹈场景开始于一个“立春”节的热闹集市中,七个舞者从天而降,而后起舞,随之,场景切换到了室内宫殿,室内与室外的来回切换,同时加入虚拟场景,结合舞蹈意象,镜头与景别的合理运用,营造出舞蹈中的时空感与情节感。

情景的设置为《舞千年》赋予了更多的故事性。在整个过程中,舞蹈之间有情节衔接,而每一支舞蹈又有各自的故事情节,更像是一部剧集,使得原本平面线性的节目模式变成了立体的版块式,并且是具有连续性的立体版块式,这是在舞蹈类节目中的一次突破。节目以一本名为《十二风舞志》的神书作为故事的开篇和叙事线索,接着向嘉宾即荐舞官发布任务,集齐五种舞之要义于书中。在每一章节,荐舞官都会变成故事里的样子,穿越中国上下五千年,进行舞蹈的推荐。例如在第一期中,就以铜雀台上的舞会作为情景的衔接,由此开启荐舞;以女皇武则天的万寿宴开启的第二个情景,将观众带入了唐代舞蹈之行。

当情景与舞蹈相互穿插,既延续了舞剧的特点,又增强了舞蹈可观的情节性。《五星出东方》中汉宣帝派兵平定匈奴叛乱,保卫中原百姓;敦煌这片土地里的爱情故事由舞蹈《敦煌飞天》演绎。虽然这些情节有的源自改编,也有虚构,但是都由舞蹈而生,一朝代一情景、一舞一情景。这样的叙事与展现形式,赋予了舞蹈类节目新的创意所在,不仅仅让舞蹈的外在美得以展现,也让其内涵美得以诠释。

在这档节目中,每一处场景与情景的设置,都在向观众述说中国故事,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添砖加瓦”,是舞蹈,也是讲述一个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载体。

(二)“舞”与“情”的交融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字在《舞千年》中处处体现。也正因为有情,使许多艺术作品有了生机和生命力,舞蹈亦是如此。爱情、亲情、家国之情,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情感精髓,同时也是各类艺术作品里抒发与赞美的对象。舞蹈最重要的一个目的便是抒情,舞者动情,观众也随着舞者的肢体语言和情感摇摆。

爱情在《舞千年》中多有提及。《相和歌》中“立春”之时,爱神降临,女子是否能够获得自己的爱情?“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支舞毕,男女相视,终成眷属,鼓舞相和不分离。“灯花耿耿漏迟迟,人别后,夜凉时……我恨你,我憶你,你争知”,女子思君归来,《点绛唇》是一个凄清寂寞待君归来的爱情故事。爱情之美,在于有甘有甜,在于心中萌动着的情愫。

《丝路花雨》里英娘与神笔张的父女之情,打动着观众的内心:唐代丝绸之路上,盗匪的出现拆散了父女二人,被关进洞窟的神笔张因为思念女儿而在洞窟里画下了女儿反弹琵琶的画像。而“言不尽,意难忘”的父子之情又在舞蹈《背影》中体现:来自于朱自清的同名散文,一筐橘子、一个背影,让观众潸然泪下。亲情之美在于血浓于水的爱,在于不见时的牵挂以及相见时的守护。

《昭君出塞》中的家国之情,让所有远离家乡的人感慨万千。昭君出塞,和亲匈奴,平息灾祸,救治灾民,体现出的是女性在面对”和亲“时的勇气与大义。家国情之美,在于一腔热血的壮志凌云,在于保家卫国的无畏。

“舞”与“情”的交融,使《舞千年》具有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动之以情,将中国故事以情所述,感动着观众,并將一个个舞蹈以及其中的故事深深进入观众的内心。真情实感,因美而生,由美而动。“舞”之美,在于情满其中,而“情”之美在舞于其中,以舞抒情,又因情而感动。

三、内容与形式“舞”出传统文化之美

(一)古典气质之美

舞蹈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舞”字也有着深厚的含义,它既指舞蹈,也指一种艺术精神。在中国传统艺术精神:“道、气、心、舞、悟、和”中,舞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它不仅存在于舞蹈中,还存在于各个艺术种类之中:书法中线条的流动、绘画中的各类画法都是舞的体现。宗白华先生曾经说过:“‘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回归到舞蹈本身,它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典气质之美,不仅体现于舞者曼妙的舞姿之中,本身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气质之美。

在《舞千年》中,剑舞《越女凌风》所体现出的女子侠气便是古代女剑术家以剑舞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十年一剑,回归自然,倚山林而居,就像是道家文化中百转千回中的气韵生动。舞剑于天地间,穿梭于山林中,这是一种朴素、专一的古典气质之美。同样,竹林七贤之舞《逍遥》,一挥衣袖带来清风,隐居山林,自乐其中。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琴歌》所写:“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与君逍遥游。”正如庄子所称:“兴斋,坐忘”。如此自由、自然,便是古之典雅,由此体现出古代文人雅士淡泊名利的品格与逍遥洒脱、气韵非凡的文人情怀。

三月三,上巳节,又称女儿节,代表着女子的成人礼。中国女子的古典之美向来吸引着无数人。我国古代四大美人,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各有独特的古典气质之美。在古典舞当中,女子的美也能从中感受到。《舞千年》中《踏歌》一舞,在上巳节里勾勒出衣服古代俪人携手游春的踏青图,美景与佳人,又是一番别样的古典气质之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各美其美中无处不在,传统节日、传统艺术精神、传统器乐等,都在《舞千年》中得以展现,以“舞”传承。

(二)民族精神之美

中国的民族精神是磅礴有力的,从《舞千年》中可以看出,不论哪个时代,这些精神都振奋人心。传统文化之美也美在民族精神,王昭君与匈奴和亲;“英雄末路百战死,兄弟桃源结义魂”的铮铮铁骨;忠孝家国两难全的赵氏孤儿,都是《舞千年》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它就像是传统文化中的“脊柱”,挺立之中,如人的精气神一般。内容与形式相融,用舞蹈表现精神,用影视语言加持,直击人们内心,《舞千年》最打动人心之处便在于此。同时,民族精神也不断丰富,《舞千年》中一支《冰嬉》舞,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了现在,为了2022冬奥会而舞,与时俱进,又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古今联动,连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历史长河。

精神之美,是美的意蕴与内涵,我们拥有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这些都需要用艺术来表达和展现。艺术语言是多样的,艺术形象是丰富的,艺术意蕴是深厚的。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备以上三者,精神融于意蕴之中,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使民族精神在传统文化之中流淌。

四、结语

《舞千年》作为一档新兴的舞蹈类节目,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既向人们展现了中国舞蹈之美,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将舞蹈用影视化的语言呈现,并结合故事情节,让许多优秀的舞剧作品及舞蹈作品被观众熟知,以舞蹈之美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在内容呈现上,以舞蹈、情节为主线,表达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细节与人文情怀,在舞中动情,在情中起舞。每一章每一集都精心打磨,选择具有深刻含义、符合主题的舞蹈,再以此去构造情节与故事,动之以情。在形式构建中,镜头的运用以及景别的切换加持着舞蹈之美、文化之美。场景的变换与镜头的剪辑打破了舞蹈的空间限制,舞蹈与剧情穿插进行,好似一部独特的影视作品。

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使艺术具有审美性,将舞蹈艺术与电视艺术相结合,两者都有各自的内容美与形式美,二者相交融,碰撞出的火花使美更加可观。在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很多时候都会为了追求形式美而将内容美抛于脑后。一部优质的艺术作品,应当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结合,《舞千年》主打文化与舞蹈,又运用当代的影视技术手段,带给观众一场视听盛宴和文化之旅。

随着舞蹈类节目多样化的今天,在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可以思考如何在此类节目上继续创新。关于戏剧已经有了《戏剧新生活》这类节目的推出,舞剧是否也可以与电视节目相结合,从舞剧中继续挖掘与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美。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4]李佳奕.诗舞交融,意舞相生——探析中国古典舞的意境营造[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20.

[5]赵烜依.解析新时期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建构[J].传媒论坛,2020(7):67.

[6]王蕾.电视舞蹈节目视觉美感蜕变与创新模式思考[J].当代电视,2017(9):88-90.

[7]阿斯茹.电视舞蹈节目的现状及创新模式思考[J].新闻战线,2016(18):85-86.

[8]任安静.探析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中的美学思想[J].美术教育研究,2020(19):54-55.

[9]庞志娟.舞蹈小众化与电视舞蹈节目衰落的关联性研究[J].当代电视,2017(3):86-87,81.

作者简介:杨诗逸,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形式美传统文化
现代室内空间照明设计形式美的探析
论庆阳香包的图案设计特色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包装设计中字体的形式美研究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